莆田学院

莆田学院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 原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

光绪二十一年(1897年),英国人雷腾于莆田县城内半门街设兴化圣教医院附属看护训练班。

当初创办一所高质量的国内最早的教会学校——高级护士助产职业学校,目的在于培养出对中国医学和卫生事业发展有影响的人才,鼓励学生毕业后开业行医,鼓励学生献身于中国的卫生事业,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针,也是学校一贯的方针。回顾建校后的历史,学校在创办之初的宗旨是"办可与欧美最优的医学校相媲美的高水平的医学教育",拿到莆田圣路加高级护士助产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的学生,可以得到世界多地的认可。

学校从1895年创办一直到1949年解放,内部设施、装备都是国内一流的。并有一套科学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系统,包括行政体系、后勤体系和教学体系。前两者保证了教学体系的顺利运行。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业务质量,采取筛选、淘汰的方法选拔学生。正是因为有了国内一流的装备、科学的行政和业务系统,以及独到的学生选择和培养方法,才使得教育宗旨得以实现。

民国4年,兴化圣教医院附属看护学堂改称莆田圣路加医院附属看护学校。

民国7年,圣路加医院于莆田县城北门街设产科学校。

民国26年,圣路加医院附属看护、产科两校合并,称莆田县私立圣路加高级助产护士职业学校,校址仍在城内北门街。

20世纪40年代,医院、学校的特点是人才比较集中,是专家、教授较汇集的年代。余文光任院长,他毕业于香港医学院,获英国剑桥公共卫生文凭,是爱丁堡皇家外科学会会员。

1952年,莆田县人民政府奉令接办私立圣路加高级护士助产职业学校,并改称莆田卫生学校。

1969年,莆田卫生学校停办。

1979年,复办莆田卫生学校,改称莆田地区莆田卫生学校。

1982年改称福建省妇幼卫生学校。

1995年在原福建省妇幼卫生学校基础上组建而成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

  • 原兴化职业大学和莆田高等专科学校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兴化职业大学和莆田师范大专班,创办于1985年1月,初址借用涵江区黄霞坡驻军营房。时莆田市政府成立兴化职业大学建校筹备小组。

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来校参观指导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来校参观指导(2)同年1月,省教育局批设莆田师范大专班,寄托在兴化职业大学管理。

同年3月,学校正式开学。开设师专中文、英语、地理、生物专业,招收166名学生入学;开设职专文秘、英语专业,招收100名学生入学。生源来自省内闽南地区10余县。

1986年择定城厢区梅峰街太平山为校址,兴建校舍。

1987年秋季,迁至太平山新校舍。并相继成立中共委员会、共青团委员会。

同年,成立兴化大学教育基金会,林文豪任董事长。

1988年,增设职大财会专业。

莆田学院莆田学院(22)1989年增设职大装潢美术专业,并逐渐扩大学校建设规模。先后兴建教学楼1幢、膳厅1幢、学生宿舍2幢、图书馆1幢、教师集资房楼1座,扩充实验室设备,举办兴大复合肥厂1所。

1991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兴化职业大学、莆田师范大专班,省电大莆田分班、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定称莆田高等专科学校,校址以原兴化职业大学为校址。

  • 原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

1979年,于城厢设莆田地区师范学校莆田分校。

1984年,莆田地区师范学校莆田分校改办为莆田华侨师范学校,迁址城厢区下磨村 旗盘山。

1993年6月,更名为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

  • 原仙游师范学校

仙游师范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由金石山书院改办的官立金石小学堂。

1950年,仙游县政府奉令接办省立仙游师范学校。

1969年,仙游师范学校停办。

1972年,仙游师范复办,改称莆田地区师范学校。

1982年莆田地区师范学校改称福建省仙游师范学校。

合并建校

莆田学院建立莆田学院建立2002年3月兴化职业大学、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福建高级妇幼卫生学校、莆田高等专科学校、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合并升格为莆田学院。

2013年10月,仙游师范学校并入莆田学院。

2016年6月,原仙游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并入,成为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2018年1月,学校新增为福建省2018-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名单

2019年12月27日,北京理工大学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莆田学院举行。[8]

2021年11月,莆田学院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9]

2022年3月2日,莆田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该校紫霄校区蔡襄楼举行;5月14日,福建省19所高校将首次试点,依据台湾科技院校四年制及专科学校二年制联合统一测试(简称“统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攻读本专科,莆田学院在列。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5月,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开设56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了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8大学科门类。[3]

院系名称 本科专业
莆田学院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
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英语、商务英语、日语
莆田学院商学院 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
莆田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工程
莆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生物技术、应用化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环境生态工程、生物信息学
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城乡规划
莆田学院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
莆田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 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
莆田学院护理学院 护理学、护理学(闽台合作)、助产学
莆田学院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休闲体育
莆田学院音乐学院 音乐学、音乐表演
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 美术学(师范)、绘画、视觉传达设计(闽台合作)、环境设计、工艺美术
莆田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 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10]

师资力量

院系名称 本科专业
莆田学院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
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英语、商务英语、日语
莆田学院商学院 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
莆田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工程
莆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生物技术、应用化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环境生态工程、生物信息学
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城乡规划
莆田学院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
莆田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 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
莆田学院护理学院 护理学、护理学(闽台合作)、助产学
莆田学院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休闲体育
莆田学院音乐学院 音乐学、音乐表演
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 美术学(师范)、绘画、视觉传达设计(闽台合作)、环境设计、工艺美术
莆田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 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10]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5月,现有教职工1683人,其中专任教师124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575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046人、双师双能型教师718人。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20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福建省引进高层次B类人才2人、C类人才10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8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选17人;福建省第二届“最美教师”1人,福建省优秀教师6人,福建省教学名师4人。[3]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6月,学校共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9个校级重点学科,5个校级专业硕士培育点 。[3]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基础数学、生态环境、护理学、生物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

省级应用型学科: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教育学(数学)

校级重点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体育学、妈祖学/新闻传播学

(妈祖文化传播)、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机械、资源与环境[9]

学术研究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拥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包括计算中心、电教中心、网络中心),40个实验室,其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实习实训基地 231个,其中部级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个;国家级校外实训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项目4项;省“提升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立项5项、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直属附属医院1个,非直属附属医院3个,教学、实习医院38个。[3]

2012年至2014年,学生在BIM软件建模大赛、英语竞赛、护理技能操作大赛、建筑结构设计大赛、临床技能操作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15项,省级190项。特别是,连续两届蝉联“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总冠军;在第23届“时报金犊奖”及妈祖文创设计大赛中,获金、银、铜等一半以上的奖项。首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全国执医资格考试通过率为59.68%。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2.96%  。

学校建筑学校建筑(7)

省级特色专业: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护理学、体育教育、旅游管理。

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土木工程、临床医学、护理学、工程管理  、环境工程、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数字电子技术、网络文化与乡村振兴

省级精品课程:翻译、英语听力、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生物化学、护理学基础、助产学、数学分析、旅游文化、现代汉语、运动训练学、现代写作、妇产科护理学、高级助产学等。

省级教学团队:英语教学团队、数学教学团队、大学体育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工程实训实验教学团队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护理、生物学、机电工程、现代传媒与妈祖文化传播。

省级人才创新实验区:会计专业海外合作班人才培养模式等 。[11]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6月,现有省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31个,其中工信部科研平台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特色新型智库1个、省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产学研示范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人文化社科基地8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现有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51个,服务地方团队39个。[3]

成立了10个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及莆田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莆田市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地方智库,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入选第二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激光智能制造与检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2019年度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批准部门:福建省科技厅)。

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应用数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生态环境及其信息图谱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枇杷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现代精密测量与激光无损检测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肿瘤转化医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药物分析与检验医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

学校风光学校风光(4)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激光精密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批准部门:福建省科技厅)。

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CAD/CAM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东南沿海工程结构防灾减灾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

部级人文社科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妈祖文化研究基地(批准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全国台联妈祖文化研习交流基地(批准部门: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批准部门:国家体育总局)。

省级人文社科基地: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中心(批准部门: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其他人文社科基地:妈祖文化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批准部门: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宗教文化理论研究基地(批准部门:福建省统战部)、福建省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批准部门:福建省体育局)。

研究所:妈祖文化研究所、数学研究所、骨科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肿瘤研究所、体育科研所、翻译研究中心、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机电技术研究所、莆仙音乐与戏曲研究中心、信息技术研究所、管理发展研究中心、廉政研究中心等。

学术资源

2002年以来,全校共承担校外科研项目280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7项、省部级项目472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400多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0项、授权专利1330项。2021年全校科研经费总投入1.24亿元,师均科研经费10.9万元。[3]

文化传统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9月,莆田学院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52万册,电子图书350万多册,电子博硕士论文500多万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3万多种。引进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数字阅读、SCI、SSCI、Springer、Proquest、Ebsco等中外文电子书、期刊数据库,涵盖了学校各个学科,自建5个数据库。加入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FULink(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12]

学术刊物

《莆田学院学报》(原《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一份以反映高校科研和教学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主要开设栏目有:“妈祖文化”、“政治·哲学·法律”、“经济·管理·史地”、“语言·文学·艺术”、“教育·教学·图书”、“数学研究”、“医药、生物技术”、“计算机世界”、“工业技术”等。其中,特色栏目有:“妈祖文化”、“数学研究”、“医药、生物技术”等。[13]

学校标识

社团组织

  • 学校精神

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

  • 校训

厚德、博学、慎思、笃行

厚德:词出自《周易·坤卦》。词义即推崇、重视美好的道德。

博学:词出自《论语·子张》。词义即广泛地学习,获取广博的知识。

慎思:词出自《礼记·中庸》。词义即用心思考,审慎求真。

笃行:词出自《礼记·中庸》。词义即行为淳厚,纯正踏实。

  • 校歌

校歌校歌(女)湄洲湾畔碧波荡漾,芳名湖边翰墨飘香,新兴的学府腾飞在灵秀的兰水壶山。

(男)赤子情深,助学兴邦,人才荟萃,学科多元。

(合)厚德博学,慎思笃行,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啊,莆田学院你是传播真理的殿堂,啊,莆田学院你是放飞希望的乐园。今天我们相聚在妈祖故乡,蓄积飞翔的力量;明天我们奔向四面八方抒写辉煌的篇章,啊,的篇章。

学院领导

据2014年4月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学生党、团校以及90多个学生社团协会,定期举办科技节、艺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

学生团体联合会(简称学联):是莆田学院团委学生会里的一个具体负责全校近百个学生社团工作,对各院系学生社团的工作,予以指导,监督和管理的学生组织。学联每学年举办一届“社团巡礼周”,评选“优秀社团”、“优秀社团工作单位”。

校级协会:篮球协会、足球协会、大学生读者协会、闽台文化研究协会、心理健康发展协会

莆田学院学生会:是由校党委领导,在校团委的指导下的校级学生组织。设立办公室、组织部、记者团、外联部、礼仪队、学习部、权益部、文体部、信息部、宣传部10个部门。各部门在主席团的领导下,成功举办了校园书法大赛 、校园混合排球赛、女子三人篮球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大学生辩论赛、校园饮食文化节、圣诞派对、社团巡礼周等一系列精品校园活动。

学院贴吧:莆院吧

学校荣誉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翁若平[6]
校长、党委副书记 周瑞祥
党委副书记 黄志源
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文芳、蔡晃、黄鹏飞
副院长 刘明华[14]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卢明光[15]

获得荣誉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翁若平[6]
校长、党委副书记 周瑞祥
党委副书记 黄志源
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文芳、蔡晃、黄鹏飞
副院长 刘明华[14]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卢明光[15]

学校排名

词条图册

2022年5月,莆田学院纳米抗菌抗病毒药物研发团队获得第十九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1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