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东京市本乡区。小学四年级随父母回故乡。这期间《鲁滨逊飘流记》、《西游记》等作品给他自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熊本县立中学和高校读书时,便在学友会志《江原》和《九州新闻》上发表过文章。1936年重返东京,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英文科,在中野好夫的指导下,研究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英国演剧史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1939年1月应征入伍,退役后在东京帝国大学学完了英国戏剧史的研究生课程。1946年任明治大学讲师。1947年他和日本著名话剧演员山本安英等共同组织成立了“葡萄之会”剧团。他在创作初期写的剧本,都由“葡萄之会”上演。
战后发表的《二十二待月之夜》、《彦市的故事》、《夕鹤》、《赛金刚盛衰记》等民间故事剧,表现劳动人民的淳朴和乐观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在日本剧坛开创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域。代表作《夕鹤》写仙鹤为报答农民与平救命之恩,变成美女相嫁,但在恶势力的破坏之下,美满姻缘终遭毁灭。它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揭露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对农民的剥削。剧本手法简洁,格调清新,人物形象优美,被认为是日本战后戏剧杰作之一。1978年,木下顺二整理发表了朗诵剧《子午线祭》,在演出中通过灯光变化描绘人物内心世界,推动情节,台词则亦文亦白,把话剧、能剧、狂言、歌舞伎等艺术结合在一起,是一出风格独特的作品。此外,还有描写明治初年社会急剧变革时期青年的苦闷、彷徨的历史剧《风浪》,取材于1950年菅季治事件的《蛙升天》和描写佐尔格案件中被判处死刑的进步文化人尾崎秀实的《叫作奥托的日本人》等现代剧。
木下顺二戏剧作品的特点是与民间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典型化原则较强。
木下顺二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并且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1955年4月参加了在新德里召开的亚洲会议,同年6月参加了在赫尔辛基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1955、1960年先后两次来我国访问后,1963年作为日本作家代表团团长,1977年作为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副团长率团来访,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和文化交流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话剧《夕鹤》是木下顺二的成名作,1949年1月发表在《妇女公论》杂志上。1949年10月由“葡萄之会”首次上演。1964年曾来我国演出。被译成法、英、俄、德、中、西班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