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981年就读于四川医学院药学系药物化学专业;
1982年~1984年在四川医学院药学系攻读药物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5年赴德国图宾根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
1985至今,历任四川大学(原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
从事专业为药物化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药合成及药物合成工艺。
自留校任教以来,专注于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讲药物化学课程获得四川省精品课程。曾在2000年1月第一届全国药物化学教学研讨会上作了“抗溃疡药物”和“前药原理”两节的示范讲课,受到一致好评。会后,受多个兄弟院校的邀请,曾在河南大学药学院、遵义医学院、山东大学药学院和浙江大学药学院为本科生进行交流和示范讲课。
1. 生动的讲课和应用制作精美的电子投影片的。抓住药物化学结构的难点,把命名、性质、合成、代谢等的内在联系讲清楚,同时穿插大量的药物发展的历史、社会用药的情况、药物对疾病治疗方法的影响、故事、图片、甚至漫画,使课堂更为生动,同时有意识的促进对学生的素质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在生动的讲授之中,使学生爱学、易学,有较大的收获。
2. 通过案例的讨论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思考。运用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解决将来可能遇到的药学服务的问题,同时反过来加深对药物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应用药物化学的知识。
3,实验教学的特色:将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实验,药物设计性实验统筹安排,加强了基础实验到专业实验的内在联系,实验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以较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避免了实验内容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使教学在时间、空间、器材,人力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做到资金集中,资源优化,共享。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周学时/总学时 | 届数 | 学生总人数 |
药物化学 | 理论课(本科) | 3.5/63 | 5 | 716 |
制药工艺学 | 理论课(本科) | 2/28 | 5 | 120 |
高等药物化学 | 理论课(研究生) | 4/60 | 3 | 24 |
药物化学专业英语 | 理论课(研究生) | 4/60 | 3 | 24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周学时/总学时 | 届数 | 学生总人数 |
药物化学 | 理论课(本科) | 3.5/63 | 5 | 716 |
制药工艺学 | 理论课(本科) | 2/28 | 5 | 120 |
高等药物化学 | 理论课(研究生) | 4/60 | 3 | 24 |
药物化学专业英语 | 理论课(研究生) | 4/60 | 3 | 24 |
名称 | 届数 | 学生总人数 |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 | 5 | 9 |
带参观实习* | 5 | 800 |
(*任药学院学生参观实习领导小组组长)
名称 | 届数 | 学生总人数 |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 | 5 | 9 |
带参观实习* | 5 | 800 |
名称 | 课题来源 | 年限 | 本人所起作用 |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药物化学 | 华西医科大学 | 3 | 项目负责人 |
省级重点建设课程—药物化学 | 四川省 | 3 | 项目负责人 |
省级精品建设课程—药物化学 | 四川省 | 3 | 项目负责人 |
名称 | 课题来源 | 年限 | 本人所起作用 |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药物化学 | 华西医科大学 | 3 | 项目负责人 |
省级重点建设课程—药物化学 | 四川省 | 3 | 项目负责人 |
省级精品建设课程—药物化学 | 四川省 | 3 | 项目负责人 |
书名 | 何时在何刊物发表或出版社出版 | 本人承担的部分 |
药物化学(4版)(第5章 消化系统药物第12章 新药研究和设计) | 2000年12月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5章,12章的编委(约10万字)和全书的编写秘书。 |
药物化学(5版)(第2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第5章 消化系统药物第13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 2003年8月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2章,5章,编委(约12万字)13章的一半的编委(约2万字)。 |
药物化学(2版)(第4章药物代谢第19章 激素及相关药第20章维生素,及第9章非甾体抗炎药的部分) | 2004年1月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 4、19、20章,编委(约15万字)9章的一半的编委(约3万字)。 |
药学专业知识(二)(药物化学部分、共18章中的七章) | 2003年3月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 3~9章的编委(约15万字) |
药物化学学习指导(第2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第5章 消化系统药物 ) | 2004年4月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全书主编。2章,5章的编委(约5万字) |
书名 | 何时在何刊物发表或出版社出版 | 本人承担的部分 |
药物化学(4版)(第5章 消化系统药物第12章 新药研究和设计) | 2000年12月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5章,12章的编委(约10万字)和全书的编写秘书。 |
药物化学(5版)(第2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第5章 消化系统药物第13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 2003年8月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2章,5章,编委(约12万字)13章的一半的编委(约2万字)。 |
药物化学(2版)(第4章药物代谢第19章 激素及相关药第20章维生素,及第9章非甾体抗炎药的部分) | 2004年1月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 4、19、20章,编委(约15万字)9章的一半的编委(约3万字)。 |
药学专业知识(二)(药物化学部分、共18章中的七章) | 2003年3月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 3~9章的编委(约15万字) |
药物化学学习指导(第2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第5章 消化系统药物 ) | 2004年4月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全书主编。2章,5章的编委(约5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