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他出生在四川巴中一个贫苦家庭。父亲给地主当长工,拼命劳动,却连自己都吃不饱,在饥寒和屈辱中早早就过世了。为什么要当红军?十五岁的孙彪只有一个念头:为了让老百姓能真正做一个人。
不到十八岁,孙彪已经跟着红军队伍走完了长征路。孙彪(3)
雪山上,风如飞刀,雪似利剑,很多红军战士走着走着就一头掉进雪坑,再也站不起来。许多人听孙彪讲过长眠在雪山上的战友:“我们要救他们走的时候,他们说不要救我了,你们自己能够跟上就行了,等胜利了以后,不要忘掉我们,红军里面曾经有我们这个力量!”
草地中,渺无人烟,沼泽遍地,突然袭来的洪水把孙彪冲出半里地,战友们揪着他的耳朵把他救了上来。一次部队出发后才发现孙彪没有跟上来,战友们急忙回去找,发现他躺在草地上已经冻僵硬了,要是再晚来半个小时,人就没了……
长征刚刚结束,1936年10月,山城堡战役,孙彪又在鬼门关上走了一圈。他那时已经是一名班长,带着12名战士冲锋陷阵。打着打着,后面的战士喊“班长班长你负伤了,你看血都从棉衣里流出来了!”本来还在向敌人开火的孙彪,伸手一摸,看到一手血,人就倒在了地上,失去了知觉。一颗子弹射入了他的肩膀。被送入后方医院,物资短缺没有麻药,手术的时候,五个护士把孙彪按在床上,还怕他动,又用绑带把他捆起来。药钳夹不出子弹,医生就用大铁钳消了毒,把子弹从孙彪的肩膀取了出来……
在战斗中负伤后,他落下了残疾,不能再上战场端枪杀敌。1938年从抗大毕业,他被选调至总参谋部的机要科做密码工作,从此开启了在隐蔽战线上八十多年的风雨征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密码战士。
1942年,他被派往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机要密码工作。战斗在敌人的心脏,意外随时可能发生。为了打掩护,被派往办事处的人都换了新身份,孙开义的新身份就叫孙彪,以四川老乡探亲的名义前往重庆。为应付万一被国民党逮捕,他还准备了一套口供。
孙彪一行在宝鸡转火车赴重庆时,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查,上车匆忙,不慎将两包材料掉在月台上。火车已经徐徐开动,特务即将追来。党的机密文件眼看就要落入敌人手中。孙彪二话不说跳下火车,把资料抢回来扔到战友手中,自己却掉下月台。
眼看列车车轮就要从身上碾过,孙彪一个翻身,躺在两道铁轨中间,四仰朝上看车底从眼前轰鸣而过。火车过去了以后,孙彪立刻爬起,沿着铁轨追上了正在出站的列车。
死里逃生的孙彪护送着机密材料顺利到达了重庆。白区秘密工作有着最严苛的纪律要求,孙彪严守秘密,在红岩村重庆八办的那座三层小楼里,日夜守护在机要室内,一干就是四个寒暑,从未走出过办事处的大门。
重庆谈判,北平军事调处,在这些铭刻在党史上的重大历史瞬间,孙彪三赴白区,默默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守护着通往中央的核心密码,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1950年,新中国首次派出代表团到联合国。孙彪和外交部一位机要员被上级指定参加代表团,负责通信联络。代表团乘坐飞机,经苏联、英国等地,辗转到达美国。几天时间里,孙彪和另一个机要员轮流抱着密码箱。知情人回忆,孙老后来说,人在密码在,密码如果不在,人肯定已经不在了。
在美国的37天里,孙彪没有走出房间一步,睡觉时都是抱着密码箱睡。为了防止敌特获取和破译我密码,两人每次工作完之后都把电报底稿立即焚烧,纸灰倒入马桶搅碎后冲走。
2019年11月27日,传奇机要员孙彪遗体送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