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延汗

达延汗

中文名 孛儿只斤·巴图孟克
主要成就 统一蒙古
性别
民族 蒙古族
出生日期 1473年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年少多难

孛儿只斤·巴图孟克的父亲孛儿只斤·巴延蒙克和其叔孛儿只斤·满都鲁结成联盟,本来要拥立孛儿只斤·巴延蒙克为大汗,但孛儿只斤·巴延蒙克主张拥立孛儿只斤·满都鲁为大汗。不久,孛儿只斤·满都鲁即大汗位,孛儿只斤·巴延蒙克为济农(辅政、副汗)。后来,因部族之间的纷争,二人同败,相继而死。

孛儿只斤·满都鲁可汗逝世后,他的遗孀满都海福晋执掌汗廷大权,统辖着蒙古各部。她在寡居期间,拒绝非黄金家族贵族的求婚,精心抚育孛儿只斤·巴延蒙克之子孛儿只斤·巴图孟克,两部联合,加强实力。

在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六岁时,满都海福晋扶立他即汗位,尊称察哈尔蒙古达延汗,并同他结婚。她辅佐年幼的达延汗,执掌政事,发誓报仇,维护黄金家族统治。在明朝时期的蒙古史上,有两位杰出的女性:一位是满都海福晋,另一位是三娘子(忠顺夫人)。满都海福晋曾率军出征,驰骋大漠,打败枭雄,消灭仇敌,巩固了蒙古察哈尔部的统治地位。

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达延汗就与明孝宗朱佑樘唱黑脸了。达延汗在后来的十数年间,间或领兵出没于大明的固原、宁夏、大同、宣府、榆林等边关重镇。明军一时被打痛了,就会间或开放一下宁夏、大同、宣府等地的边关贸易。等达延汗的队伍一退回去,明朝立即就恢复了边关的铁桶状态。

统一东蒙

达延汗亲政后,右翼永谢布、鄂尔多斯、土默特三万户的大小领主们共同商议,认为“众庶无主,难以行事”,一致同意派人到达延汗汗廷[4]

1509年,达延汗派次子乌鲁斯博罗特为右翼三万户济农,称“阿巴海”(尊称,有时也作叔父解)前往右翼任职。但是永谢布之亦不剌太师、鄂尔多斯之满都赉阿固勒呼二人秘密商议。拜音珠固尔达尔罕劝阻无效,亦不剌、满都赉起兵杀害了乌鲁斯博罗特济农[4]

次子乌鲁斯博罗特遇害,达延汗既伤心又愤怒。他召集左翼三万户的军队,下令出征右翼。达延汗亲率大军由威宁海以北的驻地(今乌兰察布北部地区)向西进发,从翁观山(今呼和浩特北大青山的蜈蚣坝)的峡谷穿入,沿着图尔根河(今呼和浩特地区大黑河)扎营。察哈尔将领察罕、察哈尔扎固特之彻格济闻声赶来,一同把达延汗扶上坐骑,慌乱中找不到峡谷的出口,只好摸索着从一处低坡翻越过去。部众互相践踏,人不及鞍,不少马鞍遗落在那里,后来人们把那个地方称作“马鞍岭”。[4]

马鞍岭一战并非是右翼军队的真正袭击,而是亦不剌让一个叫巴图尔讷古哷凯的人吹着牛角号骚扰。所谓的铠甲相碰的声音,是巴图尔讷古哷凯赶着一大群犍牛的牛蹄踏地发出的声音。亦不剌的计谋得逞后,趁机率军进攻左翼驻地。赶回驻地的达延汗接到火筛秘密禀报,急忙转移。在察哈尔部的克什克腾、克木齐古特两鄂托克兵众护卫达延汗,拼死抵抗追兵,才使大汗转危为安。此次失败更加坚定了他征服右翼的决心。1510年,达延汗在威宁海以北的驻地举行祭天仪式,酹洒马奶,整饬军队,再次陈兵右翼。右翼听到消息,在达兰特哩衮地方(今内蒙古西部)摆成弓形推车阵迎战。一声号令,各路人马按照牛角阵形冲向右翼阵地。两军相接,呐喊声震耳欲聋。此战达延汗大获全胜。亦不剌太师和满都赉阿固勒呼见败局已定,率领残部西逃甘肃、青海,其余右翼军队被达延汗尽行收服。不久,满都赉阿固勒呼被追杀于青海阿津柴达木地方,故那里后来被称作阿固勒呼柴达木。亦不刺在甘肃、青海地区活动了20余年,直到1533年左右才被达延汗之孙衮必里克和俺答剿灭。亦不剌只身逃入哈密,打算重返北山野乜克力故地,却因误入白帽之哈密城,被其人所杀[4]

达延汗与右翼封建主之间长达20余年的战争,最终使东蒙古六万户已经全部置于他的统治之下,成就了他作为中兴之主的美誉。庆功宴上,达延汗大封功臣,均赐以达尔罕的称号(注:达尔罕是因功劳而享有免除一切赋役等特权之人的称号),并且赏予丹书敕令和金印,封以显爵。达延汗征服右翼是北元时期蒙古史上的一件大事,不仅战争激烈,还引起了东蒙古部落配置的重大变化,对以后蒙古的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在这次收服右翼的战争中,察哈尔部几乎全部参加了战斗,并且冲锋陷阵,建立了巨大功勋[4]

死亡之谜

孛儿只斤·巴图孟克(达延汗)之死蒙汉史料皆未详载。四十四岁的达延汗死于应州大捷同年,去世是否和之前与朱厚照所率领的明军作战有关不得而知。据蒙古语史料记载:“达延可汗向南移动,在察罕·格尔台(郊)安营扎寨。由额尔克固特派出的哨所发现大明军向他们这里进发。立即向可汗报告后,派出额尔克固特的库冬、博力斯二人再探。他们看见明军从库克和坦出发,自奔他们这里来了。库冬、博力斯二人急报可汗。一个站在房后警戒,一个解下拴着的马来扶可汗和合敦二入上马,从麻因草原中逃出去了。可汗的儿妻察静夫人从墙的豁口处逃了出去,这位察静夫人就是后来的百岁太后。”

主要成就

达延汗废除太师,重新恢复了蒙古传统的济农制。济农,相当于副汗,是大汗的助手,其职责是秉承大汗旨意管辖蒙古右翼政务。济农这一职务,一般都由大汗的嫡长子担任。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确保济农同大汗之间政治上的一致和协同统治。

达延汗借助当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蒙古人当中的对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崇拜和无比信赖的社会心理状态,达到了简化蒙古汗廷机构和精简大臣的目的,提高和巩固了黄金家族的传统地位。

在稳固了统治权以后,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分封诸子,建左右两翼六个万户——左翼三万户为察哈尔部万户、兀良哈部万户和喀尔喀部万户;右翼三万户为鄂尔多斯部万户、土默特部万户和永谢布部(哈喇慎、阿苏特)万户。左翼三万户由孛儿只斤·巴图孟克自己直接统辖,大汗驻帐于察哈尔部万户;右翼三个万户由济农代表大汗行使管辖权,济农驻帐于鄂尔多斯部万户。

孛儿只斤·巴图孟克的这些举措,为后世蒙古各部落形成的起源,重新划定蒙古各部的行政版图等,均影响极为深远。

个人生活

达延汗有十一个儿子:

  1. 图鲁博罗特(察哈尔部的始祖,满都海哈屯所生)
  2. 乌鲁斯博罗特(济农,死后无嗣,满都海哈屯所生)
  3. 巴尔斯博罗特(济农部、土默特部的始祖,满都海哈屯所生)
  4. 阿尔苏博罗特(多伦土默特部的始祖,满都海哈屯所生)
  5. 阿勒楚博罗特(扎鲁特、巴林部的始祖,满都海哈屯所生)
  6. 斡齐尔博罗特(克什克腾的始祖,满都海哈屯所生)
  7. 阿尔博罗特(掌浩齐特部,后部归图鲁博罗特之孙库登汗,满都海哈屯所生)
  8. 鄂不锡衮青台吉(掌阿苏特部、永谢布部,后归土默特部,古实哈屯所生)
  9. 格哷森札札赉尔(外喀尔喀七部的始祖,札剌亦尔部少师之女苏密尔哈屯所生)
  10. 格哷图台吉(古实哈屯所生)
  11. 格哷博罗特(掌敖汉部、奈曼部,后部归图鲁博罗特曾孙岱青杜勒、额森伟征诺颜,苏密尔哈屯所生)

孙子:

俺答汗(俺答汗(1507年—1582年),明朝土默特部重要首领,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瓦剌也先绰罗斯家族后裔,达延汗孙。又译作阿勒坦汗、阿拉坦汗。)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