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是继发于腹腔内病变而引起,最常见是急性阑尾炎穿孔,其次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穿孔、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肠梗阻所致肠坏死等;腹部创伤,术后并发的消化道吻合口瘘及女性生殖器化脓性炎症等,也可引起本病。
1.腹痛为主要症状,呈持续性痛、较剧烈,活动身体时痛加重,但仍以原发病源处为著。
2.恶心、呕吐,早期反射性呕吐胃内容物,晚期呕吐频繁,量多,含胆汁或粪便。
3.中毒症状,表现为高热、大汗、口渴、脉速等,重症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4.腹胀、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
5.肝浊音界可缩小或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6.体温升高、脉率变快、中毒症状、脱水症状、少尿等均是常见的表现。
1.持续性腹痛,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全身性感染中毒表现。
3.X线检查提示腹腔炎症或膈下有游离气体。
4.腹腔穿刺抽到脓液。
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生化全项;3、B超X线;
1.半坐卧位;
2.禁食、胃肠减压;
3.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4.抗生素的应用;
5.支持疗法;
6.对症处理;
7.手术治疗:适应症:诊断明确,腹腔内病变严重者;腹内各种出血性腹膜炎,血压不稳定者;腹膜炎症状重,腹腔积液多,中毒症状明显者经非手术治疗腹膜炎的体征不减,反而加重者。手术原则要求:处理原发病源清理腹腔合理引流。
继发性腹膜炎需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允许采用非手术疗法如有恶化则迅速转为手术治疗。
(一)一般支持疗法:亦须加强输液输血及血浆补充血容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保持酸碱平衡抗休克改善微循环改善缺氧情况胃肠减压应用有效抗生素包括应用针对厌氧菌的药物均需尽量全面地考虑到但根本还是在作适当准备后采取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①引流脓液消除中毒休克的来源;②找到原发病并予以处理如切除已穿孔的阑尾胆囊引流坏死穿孔的胆道切除坏死的肠道切除坏死的胰腺组织切除坏死穿孔的胃肠道肿瘤修补指肠穿孔等等;③预防合并症冲洗腹腔引流易于形成脓肿的膈下肝下小网膜囊盆腔等处冲洗与否并非律;④胃肠减压造瘘或为今后胃肠营养而作空肠造瘘;⑤明确诊断。
1.早期轻症病例,静脉点滴青霉素,庆大霉素,抗感染治疗观察。
2.腹膜炎症状及中毒明显者应手术治疗,并加强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及支持治疗。(包括新特药物和人血白蛋白)
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病源痊愈。
2.好转:原发病基本愈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者。
3.未愈:原发病未愈或残留腹腔脓肿,需二期手术者。
该病是继发于腹腔内病变而引起,最常见是急性阑尾炎穿孔,其次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穿孔,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肠梗阻所致肠坏死等;腹部创伤,术后并发的消化道吻合口瘘及女性生殖器化脓性炎症等,也可引起本病。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对引起腹膜炎的原发病源能予以正确处理,便可使本病的发生率减至最少限度。当发生腹膜炎在未明原因及病源时,切勿滥用止痛药以防掩盖病情,应即停止进食,到有条件的医院诊治,腹膜炎病情重者一经确诊,在积极充分的准备下,应争取早期手术,以期对原发病变能适当处理,对腹腔内渗出液可给予清除及引流。
继发性腹膜炎患者应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另外,对于继发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也是尤为重要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⑴严密观察:特别在保守治疗阶段更显重要。观察腹痛情况及病人神态,可判断病情进展还是好转,做到出现危险信号能及时配合抢救。另外,闭合性损伤病人中,实质性情脏器如肝、脾破裂,有时为不完全性,仅有脏器中心破裂,而其包膜完整无损,称为包膜下破裂,此类病人伤后内出血情况不明显,亦无腹膜刺激症状,但根据其受伤史,应引起重视,一旦包膜破裂,就大量出血,会立即出现休克症状。所以在观察期间,每30分钟测量脉搏、血压1次,望颜观色,勤于询问和检查腹部体征有无变化、详细记录于护理单上。
⑵腹腔穿刺配合:腹腔穿刺是根据穿刺抽出之液体,以明确急性腹膜炎的性质,了解腹内脏器有否破裂或属哪个脏器破裂等诊断之用。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放10ml针筒1副,8号或9号针头1只,消毒也巾1块,弯盘和镊子各1只,玻璃试管1只,消纱布数块,消毒手套1双,新洁尔灭酊棉球1瓶。穿刺时病人取45°倾余侧卧位,穿刺点一般在髂前上棘与脐部连线的腹直肌外缘处,针头刺入腹腔,如有血液、胆汁或肠液抽出,证明有内脏损伤,应立即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