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无已

中文名 成无已
职业 医学家
代表作品 《伤寒明理论》50论
民族
出生日期 1063
目录导航

个人简介

  成无已(1063—1156) 宋朝著名医学家,茌平老城人.成是中国最早注释《伤寒论》的医学家,他以《内》,《难》经旨来辨析《伤寒论》的医学家.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可谓药方之祖,但缺乏理论阐述,未得广泛传播。成无已的《注解伤寒论》,从理论上阐述了各种症状的病机,病变及处方用药.阐明了辨证论治的实质.提示了《伤寒论》的隐奥,使其增强了理论色彩,他的《伤寒明理论》50论,每一论证,均包括释义,病因,病理,分型,鉴别及不同治法。《伤寒明理药方论》则选取常用20方,每方包括方义,方制,药理,加减及注意事项等.成无已对张仲景的辨证与方义有所阐发,形成了系统的中医理论体系.他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伤寒论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明理论

  《伤寒明理论》,伤寒著作。四卷。金成无己撰。约刊于1156年。作者对伤寒论研究很深,纵横无际,得心应手,故能深明其理,撰成此书。卷一-三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使习医之流,读其论而知其理,识其证而别其病,胸中了然而无惑”(本书严器之序)。卷四专论方药,选《伤寒论》常用方20首,强调配伍制使的关系,并以经典医著结合个人体会加以分析。本书为学习《伤寒论》的补充读物。现存宋、明、清十多种刻本、及《古今医统正脉》、《中国医学大成》本。

新版《伤寒明理论》

   此次刊印,由钱超尘、黄作阵两位先生亲自做的考证,点校过程中,以北京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景定辛酉建安庆有堂新刊本为底本,以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该书刻印于明 万历二十九年即1601年,简称《医统本》)为校本进行点校。本次点校意在将此珍稀之本公诸于世,以供同好学习研究之用。本书以保存本书原貌为目的,故凡通假字(如佗通“他”、“陀”等)、古今字(如府同“腑”、藏同“脏”、畜同“蓄”、差同“瘥”等)一仍其旧,注中择其要者简要说明;异体字为便于读者易明,一般径改为正字;明显属于形近而误者(如成与戍、暍与喝等)改为正字,并出校注;书中凡“丸”均作“圆”,乃避宋讳改字,今为保持本书原貌,不作改动,更好地为后来学者展示了原书的面貌。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