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 9克(经霜者,去枝、梗);石膏 7.5克(煅);甘草 3克;人参 2.1克;胡麻仁 3克(炒,研);真阿胶 2.4克;麦门冬 3.6克(去心);杏仁 2.1克(泡,去皮、尖,炒黄);枇杷叶 1片(刷去毛,蜜涂炙黄)
清燥润肺。治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二至三次热服。痰多,加贝母、瓜萎;血枯,加生地黄;热甚,加犀角、羚羊角,或加牛黄。
方中桑叶轻宣肺燥,石膏清肺胃燥热,共为君药;阿胶、麦冬、胡麻仁润肺滋液,同为臣药;人参益气生津,杏仁、枇杷叶泻肺降气,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使温燥之气得除,肺金之气阴得复,则诸证自解。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组成】桑叶 石膏 甘草 人参 桑白皮 阿胶 麦冬 杏仁 枇杷叶 知母 地骨皮
【用法】水煎服。 清燥救肺汤
【功用】清燥润肺。
4.1燥热咳嗽应用本方加减 桑叶、杏仁、麦冬、生石膏、黄芩各10g,枇杷叶、板蓝根各12g,蒲公英、地丁各15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西药用潘生丁50mg,每日3次口服;咳必清25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中、西药前后隔1小时服,4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只给中药清燥救肺汤,处方、服法、疗程同治疗组。治疗燥热咳嗽。观察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19-62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7-58岁。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咽痒,干咳或痰调少,咽干,口渴,心烦,夜卧不宁,咳甚有胸痛,便干,手足心热,舌尖红,苔黄干或白干,脉细数,咽部充血,有的可见淋巴滤泡增生。双肺无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等肺部感染及胸膜炎症。根据疗效标准(治疗l疗程结束后诸症均消,停药观察4日,咳嗽不复发者为痊愈;1疗程后咳嗽大减,但尚有轻咳,无咽不适等为显效;l疗程后咳不减或减轻不明显为无效)判定,结果:观察组痊愈31例,显效4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7侧,显效10例,无效13例,两组疗效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清燥救肺汤
4.2肺炎喘嗽应用本方加减 冬桑叶15g,石膏15g,人参5g(或党参15g),甘草7.5g,胡麻仁5g,阿胶10g,麦冬10g,杏仁10g,枇杷叶10g。上为5岁患儿剂量。水煎温服,1日4次口服,每次服40ml。治疗期间停用抗生素。治疗肺炎咳嗽100例,男56例,女44例;2岁以下者13例,2-5岁者48例,6-7岁者39例;多发于冬春季节;病程10日至2个月;复发1次者12例,复发2次者25例,复发3次者63例。结果: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肺部检查无异常,随诊1个月无复发)50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偶可闻及干啰音)40例;有效(咳嗽减轻无喘促,体温正常,肺部散在干啰音)10例。
4.3喉痹应用本方加减 冬桑叶、枇杷叶、沙参、麦冬、麻仁各15g,石膏20g,阿胶、杏仁、蝉衣、僵蚕、紫菀、百部、前胡各12g,桔梗6g,甘草5g。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水煎,煮沸后5分钟即可。L日3次,2日1剂。症状消失后,停药1周,再服1周,再停1周,再服1周。治疗慢性喉痹73例,男45例,女28例;年龄3-60岁,平均28.75岁;病程3月-6年,平均1.28年。结果:痊愈(症状消失,咽部或扁桃腺充血消失,淋巴滤泡消失或缩小)59例;好转(咽部或扁桃腺充血消失,但偶有咽部不适,轻微咳嗽)12例;无效(服药2周后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总有效率为97.26%。无效2例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好转12例均为病程在4年以上;痊愈病例的疗程最短7日,最长21日,平均12.69日。
4.4斑秃应用本方加减 人参5g,甘草5g,枇杷叶6g,麦冬10g,石膏15g,桑叶9g,阿胶6g,胡麻仁6g,杏仁6g。头痛者加菊花9g;便秘者以胡麻仁易火麻仁12g,并加郁李仁9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斑秃38例,男27例,女11例;病程15日至5个月。结果:毛发长齐,其它症状消失者为痊愈,共31例;毛发停脱,茸毛增多,其它临床诸症均有明显消退或减轻者为好转,共7例。
4.5蘑菇肺应用本方加减 人参6g(或党参15-18g),甘草、麦冬、石膏各12g阿胶、炙杷叶、杏仁、炒胡麻、桑叶各9g。日1剂水煎服。10日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蘑菇肺56例,男性42例,女性14例;年龄17-40岁43例,41-59岁11例,50岁以上2例;其中蘑菇种植专业人员49例,其余7例有密切接触史;初次患病者12例,反复发作者44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达半年余。结果:临床痊愈31例(症状完全消除,肺部啰音消失,胸X线透视较前明显好转);好转16例(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胸X线透视较前无明显改善);无效9例(症状、体征及胸X线透视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84%。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沙参三钱(9g),玉竹二钱(6g),生甘草一钱(3g),冬桑叶一钱五分(4.5g),麦冬三钱(9g),生扁豆一钱五分(4.5g),花粉一钱五分(4.5g),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三钱(9g)。功用: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主治:燥伤肺胃阴分。咽干口燥,或身热,或干咳,舌红少苔,肺细数者。
沙参麦冬汤与清燥救汤两方组成中均有桑叶、麦冬、甘草,两方功用亦颇类似。但沙参麦冬汤配伍玉竹、沙参,以燥伤肺胃阴津为主;清燥救肺汤配伍石膏、人参,则以燥热伤肺,气阴两伤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