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家汇、上细腰、下细腰、碾子坪、河西、下社、泽泊、乔家庄、沟子口、下庄、会里、贾家峪、王家滩、庄里、七东、里千口、孙家口、夫城口、枣园、牛郎湾。
农业经济凸显。下社乡是一个纯农业区,种植业是全乡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主导产业。境内水源丰富,龙华河、滹沱河、乌河流经全境,全乡海拔500米左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无工业污染,是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天然场所。是全市、全县核桃、花椒、柿子、夏山药、大田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全乡农业生产以干果、蔬菜、水资源利用为三大主导产业的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目前已拥有全市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种植面积15000亩。拥有全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园区面积超5000亩。农业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全乡共有蔬菜、干果、小杂粮、养殖等各类专业技术合作社27个,其中尤以樊家汇汇龙水产养殖合作社、下细腰惠民小杂粮种植合作社、枣园天鸿养殖合作社经济效益最为良好。
全乡 境内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大理石、长石、至石、透辉石、石英石、石棉、铁矿、铜矿等蕴藏较为丰富。 受地域、资源等诸多因素制约,下社全境一直鲜有工业企业发展。水力资源已在开发,位于滹沱河畔的王家滩水电站已在建设中;金属和非金属矿藏资源尚待开发,第三产业发展主要集中于运输、餐饮服务、商业零售等几个方面。作为最为活跃的经济元素,对贫困山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政府不断加大对劳务输出的培训和管理力度,积极鼓励和帮助全乡农民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进步。全乡“村村通”、“户户通”、适龄儿童入学率、闭路电视覆盖率、五保供养率全部达到100%;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乡自来水、村级卫生所、便民店、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本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运转,新农保、新农合全部达标;环境面貌大有改观,园林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生态文明村、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已有13个;村政建设不断推进,基层民主进一步落实。
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稳定农业调结构,强化基础上项目,主攻生态兴旅游,转型发展增收入,构建和谐保稳定”的目标任务,大力弘扬老区精神,以生态开发、构建和谐总揽“十二五”工作,全面推进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开拓新里程。
下社乡是一片投资的热土,是一片兴业的宝地,更是一眼创造财富的源泉,这里山水钟灵毓秀,下社乡诚邀各界宾朋共同开发,共谋发展,共创下社美好明天。
盂县下社乡著名旅游风景区,天桥山旅游风景区位于龙华河畔,山清水秀,植被种类繁多,绿树成荫。山体凹凸起伏,峰回路转,有半山地特征,现有自然形成的40米高的水流瀑布2处,20米高的水流瀑布1处,80米高的龙腾外星石瀑布1处,特别是天桥景点处还有40米长的一段自然矿泉水,在零下40-50度也川流不息,极具观赏性与商业前景。天桥山是古仇犹国遗址,还是赵氏孤儿的第一藏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