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北下庄乡境域属盂县第六区。
1958年,属卫星公社。
1959年,设立北下庄公社。
1984年2月,北下庄公社改北下庄乡
2000年12月,东木口乡并入北下庄乡。
2011年末,北下庄乡下辖23个行政村:北下庄村、东坡头村、石旧都村、围沟村、郑家沟村、后川村、西井村、王家庄村、东麻河驿村、尧子门村、西麻河驿村、箭河村、上榆林铺村、下榆林铺村、张家山村、老石神村、獐儿坪村、东木口村、洞沟村、香草坪村、东关头村、西关头村、崔家庄村。
截至2020年6月,北下庄乡下辖17个行政村:石旧都村、郑家沟村、围沟村、北下庄村、榆林铺村、老石神村、王家庄村、后川村、尧子门村、东麻河驿村、西麻河驿村、箭河村、东木口村、洞沟村、獐儿坪村、西关头村、东关头村[1];乡人民政府驻北下庄村。
北下庄乡地处盂县东北部,东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仙人乡接壤,南连牛村镇,西邻孙家庄镇,北接上社镇,乡人民政府距县城约17千米,总面积124.33平方千米。
北下庄乡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阴山河、木口河2条,河流总长度24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阴山河,从北至南流经境内西麻河驿、东麻河驿、尧子门、王家庄、下榆林铺、石旧都等村,长18千米。
北下庄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大风、霜冻、雷击、大雪等,最严重的一次雪灾发生在2009年11月9日晚10点至12日上午10点,境内出现强降雪降温天气,降水量达到49.4毫米,积雪厚度达到45.4毫米,雪灾造成石旧都、崔家庄日光温室倒塌,55亩冬莱受压受冻绝收,倒塌牲畜圈舍600多平方米,死亡禽畜500多头(只),倒塌房屋库房300多平方米,核桃树、果园基地400多亩因受冻或树木折断受损,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北下庄乡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铝矾土、石灰石等。
截至2011年末,北下庄乡辖区总人口1067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68人,城镇化率6.3%,总人口中,男性5298人,占49.6%;女性5378人,占50.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0462人,占98%;有壮、回2个少数民族,共214人,占2%,人口出生率9.4‰,人口死亡率8.3‰,人口自然增长率1.1‰。
截至2017年,北下庄乡常住人口9490人。
截至2018年,北下庄乡有户籍人口10587人。
2011年末,北下庄乡有商业网点71个,职工440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亿元,比上年增长7.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80元。。
2018年,北下庄乡有工业企业15个,规模以上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
2011年,北下庄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耕地面积22920亩,农业总产值4000万元,粮食作物以玉米、谷物为主,生产粮食51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生产肉类191吨;畜牧业总产值800万元,森林面积50000亩,有林地面积30000亩,林木覆盖率36%,水果种植面积300亩,产量150吨,主要品种有核桃,大型农业机械7台(辆)。北下庄乡玉米图
2011年,北下庄乡工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比上年增长3%;工业增加值1.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11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
2011年末,北下庄乡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52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7所,在校生1436人,专任教师3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08人,专任教师2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末,北下庄乡有各类科技人才41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1人,经营管理人才50人,技能人才50人,农村实用人才300人。
2011年末,北下庄乡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20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0人。
2011年末,北下庄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1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7张,专业卫生人员12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4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8600人次,住院手术40台次,出院病人100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500人,参合率100%。
2011年,北下庄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1户,人数178人,支出15万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74户,人数796人,支出10.6万元,比上年增长57%;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21人,支出59.67万元,比上年增长77.6%;农村医疗救助14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0人次,共支出19万元,比上年增长35%;农村临时救济56人次,支出20000元,比上年增长1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7万元,比上年增长10%。
2011年末,北下庄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50千米,投递点27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10000份、期刊20册,业务收入10万元,固定电话用户600户,移动电话用户35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69万元。
北下庄乡有207国道过境,县乡级公路4条,总长35.3千米。
北下庄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北下庄村而得名。
如来洞位于盂县北下庄乡东北的如来山山顶西南侧,距县城20公里,是华北地区罕见的天然洞穴,洞口侧下丈余,有石乳三个,水珠流动,欲滴又止,从此北折深不可测。闻名遐迩的“恩石义救皇姑”民间神话故事即产生于此。早在清末、民国初年这个传说就被搬上舞台,香港电影《云中落绣鞋》也是据此题材而摄[2]。如来洞
泰山庙,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元代经幢记载,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重建,明天顺、清康熙、民国六年都曾进行过修缮,占地面积达1819.3平方米,主要建筑坐北向南,沿中轴线自南向北有戏台(剩基础)、石牌坊、过殿、正殿、后殿,两侧分布钟鼓楼、耳殿、配殿等。正殿和后殿均为元代建筑,其余建筑为明、清两代遗物。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梁架结构为三椽栿对后搭牵用三柱。斗拱四铺作单下昂,里转重翘,后墙和两侧山墙有壁画,色彩鲜艳,人物刻画细腻,衣纹流畅,听说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堪称建筑艺术瑰宝,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泰山庙
燕子崖位于北下庄乡崔家庄东0.5公里的悬沟村,“燕子崖”因其崖中一块巨大、突出的石头像燕子头,两边相连陡峭的山壁像展开的双翼而得名[3]。燕子崖
盂县十八盘,著名隘口,位于盂县东木口乡北部,地处白马山中段,山顶海拔1462米,因其北坡有十八道盘山弯路,故名十八盘,该处崇山峻岭,深涧险谷,地势十分险要,自古就是通往河北省平山县的重要隘口和军事要冲,由盘顶曲折而下,过县界上的东货郎头到盘底,便是平山县下口乡盘里村,《大清一统志》载,十八盘口“明正统二年(1437)筑城置戍”,古关城及盘道现已废,杨(树沟)平(山)公路(为207国道的一部分)蜿蜓其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