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境内人口属之管理。
明末清初(公元1650年),郑成功为了抗清复明,驻军同安县时,把思明区政区图同安县绥德乡嘉禾里改为思明州(蕴含“思念明朝”之意)。
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康熙九年四月(西元1670年)恢复置兴泉道。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分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福建。雍正六年(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属于福建省,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起,属于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永春州、大田县)道治自泉州移驻厦门。
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兴泉永道改名南路道。4月,划出同安县绥德乡嘉禾里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旋废。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厦门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次年同安县改直隶福建省。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厦门市成立 ,隶属兴泉省,兴泉省辖今泉州、莆田、厦门,翌年1月“闽变”失败后,厦门特别市政府和兴泉省撤销,厦门恢复思明县建制,与同安县均属福建省政府直辖。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开始,思明县和同安县隶于福建省第五专员督察区,驻同安县,次年,原福建省第五督察区并入福建省第四专员公署,第四专员公署驻地自仙游县迁驻同安县, 管辖县分别为同安、晋江、南安、安溪、惠安、莆田、仙游、金门、永春、德化、大田、思明县(管辖今泉州、莆田、厦门和大田)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今泉州、莆田、厦门)。
思明区(16)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沦陷。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国民政府福建省政府下令撤区建乡设保,进行乡镇并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为中心区区公所。
1949年9月、10月,同安县和厦门属福建省第五专区(1950年改名晋江专区, 管辖同安、晋江、南安、安溪、惠安、莆田、仙游、金门、永春、大田、思明县、德化县(1950年由永安专署划到晋江专署),厦门后改为福建省辖市。
1949年10月下旬,初期隶属于华东军政委员会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隶属厦门。
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
1950年,改思明区,以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
1952年12月,改区公所为区人民政府。
1955年3月,街政委员会进行合并,改名街道办事处。
1958年,“人民公社化”之后,三区境内实行政社合一体制。
1979年10月1日,公社改名全部恢复原名。
2003年,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厦门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由原开元、思明、鼓浪屿三区整合而成新思明区。思明区
1949年11月26日,划出大同保归开元区管辖。
1950年5月02日,撤销厦港区建制,原厦港区的鸿山、新生、太平、水上、福海和大澳等保划入思明区,而将原思明区的靖东、深田两个保改隶开元区。思明区的辖16个保。民主建政后,废除保甲制,市区基层政权组织改为街政委员会,思明区有:中山、思明、泰平、文安、中华、民安、厦港、碧山、大学街道委员会。
1956年6月,街政委员会完成合并,思明区下辖思明、泰平、文安、中华、厦港5个街道办事处。人民公社化时期,街道办事处再次调整合并,街道办事处名称改为公社,思明区所辖的4个公社。
1964年04月,全市政区又有一次调整,市区取消城市公社,恢复街道办事处。“文化大革命”期间,思明区改名向阳区,思明街道办事处改名东方红公社,文安街道办事处改名向东公社,厦港街道办事处改名前卫公社。
1966年底,前线公社曾塔大队被并入向阳区并升格为曾塔公社。
1970年02月,曾塔公社降为大队,仍隶于前线公社。
1980年底,思明区下辖文安、思明、中华、厦港4个街道办事处,有43个居委会。
2003年04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厦门市思明区管辖,撤销行政区,全区辖12个街道。
2004年9月,将思明、中华和文安3个街道合并为中华街道,将公园街道更名为开元街道,原先横跨文安、厦港两个街道的虎头山南片区划归中华街道;把梧村街道文灶社区文塔片区划归开元街道西边社区;原公园街道办事处靖山片区划归中华街道中华社区。处于滨海街道地 范围, 属厦港街道下澳社区管辖的大学路595号的三栋楼(595号、595之一、之二),结束十年飞地历史,划归滨海街道白城社区。
截至2021年,思明区下辖10个街道。[11]
10个街道:厦港街道、中华街道、梧村街道、滨海街道、鹭江街道、开元街道、筼筜街道、莲前街道、嘉莲街道、鼓浪屿街道。[11]
街道 | 所辖社区居委会 | 面积(平方公里) |
---|---|---|
合计 | 98 | 73.37 |
鼓浪屿街道 | 2 | 1.90 |
鹭江街道 | 7 | 2.55 |
中华街道 | 6 | 1.60 |
厦港街道 | 7 | 1.76 |
开元街道 | 12 | 5.70 |
筼筜街道 | 15 | 9.50 |
嘉莲街道 | 11 | 4.48 |
梧村街道 | 10 | 6.20 |
莲前街道 | 23 | 22.30 |
滨海街道 | 5 | 17.38 |
资料来源: |
街道 | 所辖社区居委会 | 面积(平方公里) |
---|---|---|
合计 | 98 | 73.37 |
鼓浪屿街道 | 2 | 1.90 |
鹭江街道 | 7 | 2.55 |
中华街道 | 6 | 1.60 |
厦港街道 | 7 | 1.76 |
开元街道 | 12 | 5.70 |
筼筜街道 | 15 | 9.50 |
嘉莲街道 | 11 | 4.48 |
梧村街道 | 10 | 6.20 |
莲前街道 | 23 | 22.30 |
滨海街道 | 5 | 17.38 |
资料来源: |
思明区思明区位于厦门市南部,境域介于北纬24°26′~24°28′,东经118°03′~118°13′之间,由厦门本岛南部和鼓浪屿全岛组成,北面与湖里区毗邻,东、西、南面与小金门诸岛及漳州隔海相望,总面积84平方公里。[12]
思明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台地、平原依次向海岸过渡。主要有:花岗岩丘陵、山地和沙滩。
思明区由于面积小,河流短小且直接入海。
思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长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按四季候温划分,春季84天,夏季178天,秋季103天,长夏无冬,春秋相连。受海风影响,夏季基本无酷暑,日最高气温≥35℃的,每年平均仅5天。每年平均最低候温12℃,在2月的第一候(1~5日),岛内平均霜日为8天,且为轻霜。岛内平均年降雨量为1390毫米左右,平均年降雨日数122.8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日照时数平均达1878.2小时。雨量多,温度适中,雨日少。
思明区
人口
2021年全区常住人口为 106.2万人。户籍人口88.86万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42.98万人、45.88万人;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数超过千人的是回族、畲族、满族,分别为6213人、5379人、2249人。[6]
民族
2018年,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数超过千人的是回族、畲族、满族、土家族、蒙古族和壮族,分别为6918人、4819人、2904人、1367人、1278人和1063人。
职务 | 姓名 |
---|---|
区委书记 | 林重阳[10] |
区委副书记 | 陈通汕、林跃锋[13] |
[14][15][16]
职务 | 姓名 |
---|---|
区委书记 | 林重阳[10] |
区委副书记 | 陈通汕、林跃锋[13] |
职务 | 姓名 |
---|---|
区长 | 陈通汕[8] |
副区长 | 倪杰、黄铭典、曾繁振、王嘉兴、占兆文、王一青、张云鹏、何毅伟[8] |
[14][15]
职务 | 姓名 |
---|---|
区长 | 陈通汕[8] |
副区长 | 倪杰、黄铭典、曾繁振、王嘉兴、占兆文、王一青、张云鹏、何毅伟[8]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吕永辉[8] |
副主任 | 卢彬、赵建明、洪亮、柯友谊、龚佶[8]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吕永辉[8] |
副主任 | 卢彬、赵建明、洪亮、柯友谊、龚佶[8]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苏德本[8] |
副主席 | 许建民、郑尤男、陈自平、梁黎虹[8]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苏德本[8] |
副主席 | 许建民、郑尤男、陈自平、梁黎虹[8] |
思明区2021年全年思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58.08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373.73亿元,比上年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1881.08亿元,比上年增长9.3 %,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0.1:16.6:83.3。[6]
2019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82.73 亿元,增长 0.4%,其中农业总产 值 42.39 亿元,增长 2.4%;林业总产值 2.03 亿元,增长 7.1%;牧业总产 值 31.11 亿元,下降 3.7%;渔业总产值 3.09 亿元,下降 3.1%;农林牧渔 服务业总产值 4.11 亿元,增长 13%。
2019年全县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园 18 处,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 6 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 12 个,新培育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镇 1 个(泉庄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1 个(院东头镇)、省级农业标准 化示范基地 5 处; 落实农机购置中央补贴资金 1400 万元,累计补贴机具 5288 台(套),受益群众 4105 户。建成小麦、玉米、花生全程机械化核心 示范园区 8 处、2.9 万亩,打造其他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18 处; 推进“沂 水十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工作,新增“三品一标”认证 6 个。
2021年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96.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52.63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46家,产值合计439.76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的97.2%。产销方面,规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4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出口交货值4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产销率98.2 %,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呈增长态势,3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0.18亿元,比上年增长30.3 %,其中光电子企业完成产值29.60亿元,比上年增长8.2 %。 全区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0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17.70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按构成分,完成建筑工程产值83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安装工程产值70.46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其他建筑业产值13.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倍。签订合同额17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其中上年结转合同863.08亿元,占比49.2%,比上年增长16.1 %,本年新签合同额890.45亿元,占比50.8%,比上年下降1.2 %。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15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1%,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46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5 %。[6]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销售
202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7%;其中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1.2%。
2021年城镇项目投资比上年下降9.4%。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下降20.7 %,占城镇项目投资58.6%;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比上年下降36.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比上年增长1.58倍。社会事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卫生投资增长比上年2.45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比上年2.45倍。
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5.2%。按构成分,建筑工程完成投资占房地产投资的21.8%,其他费用占78.2%。
2021年全区房屋施工面积443.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8%,其中新开工面积6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9%。商品房销售呈增长态势,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6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办公楼销售面积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5.5%,住宅销售面积34.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4%;商品房销售额163.49亿元,比上年下降15.1%,其中办公楼销售额13.07亿元,比上年增长44.4%,住宅销售额133.02亿元,比上年下降18.2%。
国内零售和住宿餐饮
202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7.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全区主要百货超市企业实现零售额94.58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百货类企业实现零售额24.28亿元,比上年下降5.2%,超市类企业实现零售额70.30亿元,比上年增长7.9%。电子商务持续增长,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共实现网络零售额247.32亿元,比上年增长43.3%。
2021年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共实现营业额10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其中餐费收入6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旅游与对外经济
截至2021年末,全区共有旅行社249个;星级酒店29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2家,四星级酒店14家。
2021年全年完成合同外资94.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2.29亿元,比上年增长73.6%。
财税和金融
2021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427.43亿元,比上年增长9.4%,连续6年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23亿元,完成预算的100.9%,比上年增长16.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9.30亿元,完成预算的98.3%,比上年下降0.4%。着力挖掘增收潜力,2021年税收超亿元企业数量达44家,比上年增加14家,税收合计占全区财政总收入超过三成。加码升级惠企服务,出台《思明区助力企业应对疫情加快复苏若干措施》,帮扶资金超5000万元;兑现区级各类扶持政策资金6.6亿元;率先全市发放消费券500万元,新增减税降费12.5亿元。全力保障民生支出,全年民生支出89.1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2%,投入疫情防控经费3.33亿元。
2021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566.37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5.1%。[6]
思明方言是厦门话的代表,闽南方言代表点之一。其形成和发展追溯到中原汉人三批大规模入闽。
思明方言在语音和词汇方面,存在着不同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的某些重要特征,保留古代汉语的许多重要特点。直接继承上古汉语系统,尤其是其声母系统,没有参加隋唐以后北方语语音的演变。
思明为厦、泉、漳与台湾、东南亚交往的交汇处,成了连接闽南传统民俗与台湾民俗、东南亚闽南华侨民俗的中心,在长期的交流融会、兼容并蓄中形成独特的思明民俗。
思明民俗中,清明吃薄饼,上元乞寿龟,端午飞龙船,中秋搏会饼,很有特点。
疍民,分布于中国浙、闽、粤、琼等省沿海、沿江疍民地带,终年浮荡江海,以舟为家,以渔为业,随处栖泊,逐潮往来。疍民最早是古百越族的后裔,民间有山畲水疍之说。
厦门岛西南隅的厦门港是疍民集居地之一,明末清初疍民大批从九龙江流域来到这里捕鱼或造船为生。厦门疍民集结于今思明区厦港街道,与其他地方来厦的渔民一起,通过长期的磨合交融,创造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厦门疍家出海捕鱼都穿上自制的 “油衫裤”,用本色的龙头细布,按各人的身材量体裁剪,在特制的红柴汁中染浸,擦两遍桐油,涂上一遍面光油。疍家姑娘头饰,头上用红纱线盘成“烟筒箍”。创建了大钓艚渔船,成为闽南定型的捕鱼船。疍民尊崇中华白海豚为“妈祖鱼”和“镇港鱼”。
中秋博饼是闽南地区一项重要的民间竞技游戏习俗。起源于厦门中秋博饼,流传于漳州的龙海、泉州的安海和金门等地。
中秋博饼是通过掷六个骰子的方式,博得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共6个等次,获取大小不等的月饼(状元饼1个,对堂饼2个,三红饼4个,四进饼8个,二举饼16个,一秀饼32个)。
送王船是闽台沿海村落的民俗活动,起于滨海渔村的“海醮”送王船习俗。保留着比较浓厚的原生态形式。
厦门送王船一般是三到四年举行一次,通过掷筊确定在固定的农历月份中的某一天举行。送王船仪式依序有王船的制造、出仓、祭奠、巡境、焚烧等。王船或用杉木制成,或用纸制。
宋江阵源于明代抗倭斗争中的军旅步战武术阵法和乡团训宋江阵练,明末清初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将此军事训练方法普及推广,逐渐演化成一种民俗活动。
宋江阵的演武内容主要有:行阵、单练与对练、群体演练、收阵四部分。行阵,指群体演绎军旅武术步战阵法。单练与对练主要是表演兵器和拳术套路。群体演练主要操演八卦阵(循环对练)。收阵以环螺阵收尾。演武时以行阵、八卦阵和收场的环螺阵最为激烈。演练的兵器有双短斧、九尺棍、月牙铲、藤牌刀、钩镰棍、双铁鞭等。
蜈蚣阁是流传于厦门的民间阵头表演,属于艺阁的一种,又蜈蚣阁叫“装阁”、“龙阁”、“凤阁”。蜈蚣阁以多节阁棚连成,每节阁棚饰以祥禽瑞兽、奇花异草图形,上坐装扮戏曲人物之儿童。因装饰阁棚、妆扮人物,花费相当精力、财力,故叫“装阁”。每一阁棚由两个或四个甚至八个成年男子扛抬,几十节阁棚相连,便宛如百足蜈蚣,故称“蜈蚣阁”。用于迎神赛会的化装游行,广泛流传于厦门、泉州、漳州及台湾、金门地区。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歌仔戏、京剧、闽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是中国360多个戏曲剧种中唯一根源闽南形成于台湾由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戏曲,传及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人华裔聚居地。
歌仔戏初以乡间小戏为主,后吸收南管戏、北管戏、京剧、福州戏的营养,发展为成熟的舞台剧。剧本内容以民间故事为主,经典剧本有《陈三五娘》、《山伯英台》、《乌白蛇》、《吕蒙正》等,多强调忠孝节义。歌仔戏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有一百多种传统的曲调,杂碎调和七字调为歌仔戏两个最主要的唱腔。脚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伴奏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月琴、笛子、鸭母哒、三弦、唢呐、单皮鼓、锣、铙钹等。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戈甲戏、九角高甲戏戏、大班等,流行于闽南方言区、台湾及东南亚闽南华侨、华裔聚居地。
高甲戏起源于明末清初闽南民间阵头“宋江阵”。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
答嘴鼓是闽南民间一种喜剧性的说唱艺术,近似中国北方的对口相声。它的重要特点是,善于运用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俚俗语,充分发挥闽南方言丰富多彩的音韵结构所构成的富有变化的音律美和节奏美,严格组织对白的韵语押韵,采用组织“包袱”的手法等艺术手段,来表现生活,刻画人物,从而取得较强的喜剧效果与艺术感染力。
闽南童谣是闽南民间创作的给儿童诵读、说唱的儿童歌谣。运用生动形象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丰富多彩的闽南方言语音所构成的韵律美与节奏美,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和理解能力,深受儿童喜爱,广泛流传于闽南城乡。闽南童谣属于闽南民间的口传文学,具有集体性(即集体创作)与变异性(即在流传过程中会发生增删补充等变化)的特点。
思明区的讲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讲古
厦门方言讲古是闽南方言的曲艺说书形式,是厦门百姓闲暇时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 “讲古”,原指讲述古代的历史故事,实已扩展为讲述古今一切民间故事。传统讲古的表演形式是艺人坐或站在讲古场里放着惊堂木的桌边,传统的“讲古”多以长篇历史故事为主,像《封神榜》、《三国演义》、《说唐演义》、《水浒传》以及《今古奇观》 、《警世通言》 、《拍案惊奇》等,新编的故事如《郑成功》以及《鲁迅在厦门》、《安业民》等。
厦门珠绣具有独特的装饰手法和艺术风格厦门珠绣清末民初,厦门民间制鞋艺人从海外传入的绣花拖鞋中受到启发,开始尝试在鞋面上用彩色玻璃珠子绣出各种花鸟图案,受到顾客青睐,厦门珠绣便开始流行。
珠绣主要原材料为玻璃珠、电光胶片和丝绒。其工艺是运用凸绣、平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直绣、叠片绣等传统的工艺手法,绣制出浅浮雕式图案。全珠图案构图严谨,密不容针;半珠图案优雅秀美。厦门珠绣以新颖别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见称。图案大多取材于传统民间吉祥题材,如龙飞凤舞、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牡丹引凤、荷花鸳鸯、孔雀开屏等。
佛教于唐大中年间传入境内,道教于明初传入,天主教和基督教分别于明崇祯年间和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传入。清代中叶,伊斯兰教传入。
截至2007年,全区有宗教场所45处,其中佛教32处、基督教7处、天主教2处、伊斯兰教1处、道教3处;执业宗教人员共469人,民间信仰小宫庙100多处,分布于10个街道诸多社区。
保生大帝又称吴真人,姓吴名夲,字华保生大帝信俗基,号云冲,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三月十五日生于同安县的白礁村,明永乐十七年(1419)封为“保生大帝”,民间俗称“大道公”。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的保生大帝颂典,包括闽南、台湾、东南亚、广东等地1000多座分庙的进香队伍齐聚青礁慈济宫,保生大帝信俗以劝善戒恶、扶危济弱、治病救人等道德观为主旨。
思明区周围海域宽阔,港港域面积达275平方公里,港阔水深,外航道水深达12~25米,宽1000米以上,可通航10万吨级船舶;内航道水深大部分在10米以上,局部8米,宽数百米,可通万吨级船舶港区岸线长234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3公里。港外有大金 门 岛、小金门岛、大担、浯屿等一系列岛屿组成天然屏障,港内风浪小,可建万吨泊位约40个,最大可建10万吨泊位。港内潮差达4~6米,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泥沙淤积少。地处亚热带,终年不冻。年平均雾日30.8天,对航行影响不大。
厦门站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梧村街道厦禾路900号,为鹰厦铁路、福厦铁路起终点站。
厦门市第五中学
2021年全区拥有各级学校(包含学前教育、社会办学)237所,学年初招生5.2万人,在校学生数19.5万人。其中普通中等学校27所,学年初招生数2.3万人,在校学生数6.6万人;小学49所,学年初招生数1.6万人,在校学生数8.5万人;幼儿园161所,学年初入园人数1.3万人,在园幼儿数4.4万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任职的专任教师12554人,比上年增长4.0%,平均每一教师负担学生15人。全区各级学校拥有教学及辅助用房104.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1万平方米。[6]
学校名称 | 类别 | 学校名称 | 类别 |
---|---|---|---|
厦门市第五中学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厦门市大同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槟榔中学 | 初级中学 | 厦门市科技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第九中学 | 初级中学 | 厦门第二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 | 初级中学 | 厦门第一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莲花中学 | 初级中学 | 厦门第六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逸夫中学 | 初级中学 | 厦门外国语学校 | 完全中学 |
厦门金鸡亭中学 | 初级中学 | 厦门市湖滨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思明区玉秀中学 | 初级中学 | 厦门市松柏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思明区东浦学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厦门康桥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思明区莲岳学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厦门双十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思明区世平学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厦门市华侨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 特殊教育学校 |
厦门市云顶学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 | 体育运动学校 |
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 | 初级中学 | 厦门市思明区特殊教育学校 | 特殊教育学校 |
资料来源: |
学校名称 | 类别 | 学校名称 | 类别 |
---|---|---|---|
厦门市第五中学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厦门市大同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槟榔中学 | 初级中学 | 厦门市科技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第九中学 | 初级中学 | 厦门第二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 | 初级中学 | 厦门第一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莲花中学 | 初级中学 | 厦门第六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逸夫中学 | 初级中学 | 厦门外国语学校 | 完全中学 |
厦门金鸡亭中学 | 初级中学 | 厦门市湖滨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思明区玉秀中学 | 初级中学 | 厦门市松柏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思明区东浦学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厦门康桥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思明区莲岳学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厦门双十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思明区世平学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厦门市华侨中学 | 完全中学 |
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 特殊教育学校 |
厦门市云顶学校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 | 体育运动学校 |
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 | 初级中学 | 厦门市思明区特殊教育学校 | 特殊教育学校 |
资料来源: |
2021年全年兑现科技创新、工业技改等各类政策资金约1.8亿元。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13家、厦门市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71家,数量均全市第一。2家入选2021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100强榜单;39家企业入选2021年福建数字经济领域排名榜单,占全市入选企业数量34.8%,其中独角兽1家,未来独角兽9家,瞪羚企业29家。[6]
2021年,举办厦门马拉松赛、厦门风筝节、思明区全民健身运动会、思明运动营、日出女子跑、厦门植物园趣跑赛、首届网球公开赛等各类体育活动50多场,十多万人次参与。持续打造“厦门音乐季”,以三大品牌赛事为主,重磅升级钢琴赛事,同步配套四十余场系列音乐艺术活动,吸引4.7万人次参与。新增12所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在梧村街道金祥社区、滨中社区以及嘉莲街道友邻中心建成3个公益性智慧健身房。[6]
思明区
2021年,面对“7.30”“9.12”输入性本地聚集性疫情,共调配院感人员1926人次,采样医务人员32008人次,大规模核酸检测729.88万人次,推进9轮全区(或部分街道)全员核酸检测顺利有序完成。全年累计完成入境人员核酸、抗体检测49万人次,区管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核酸检测33万人次,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核酸检测36万人次;完成1704个库次冷库冻库22506份标本的采集工作。不断完善公共医疗建设,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77个,其中医院22家,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0个,疗养院1个,门诊部257个,妇幼保健院2个,疾控中心1个,诊所181个,卫生所、医务室94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567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514人,注册护士7016人。医疗机构床位数8598张,其中医院7790张,疗养院140张,妇幼保健院668张。[6]
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224元,比上年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5318元,比上年增长13.2 %。[6]
2021年全年共发放就业资金5357.19万元,比上年增长31%;累计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年度目标5%以内。全力推动人才集聚成长,全年兑现新引进毕业生2968人生活补贴共6236万元,比上年增长90.6%;共引进院校毕业生约2.8万人。
2021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职工人数分别为77.34万人、108.42万人、71.68万人、71.35万人和71.24万人,分别比上年下降2.0%、1.2%、2.0%、1.8%和1.8%,各类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04.67亿元,比上年增长56.8%。
2021年,共发放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和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惠民资金7761.79万元,惠及13.85万人次。共组织募集款物345.8万元(含物资折价),救助支出294.9万元,“爱心超市”共接收45.1万元,发放物品价值48.75万元,救助6380人次。构建嘉莲街道照料中心等七个“近邻党建+养老”示范点,新增4家五星级照料中心,全区现有民办养老机构15家,其中10家五星级、4家四星级养老机构和照料中心,核定床位数3124张。拓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已增加家庭养老床位195张。[6]
2021年全年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保持10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34,排名全市第三。环保资金投入1578.2万元,比上年增长2.79倍。
2021年,推进污水“两高”建设,自启动以来已完成投资约7.46亿元,完成雨水管新建改造32.44公里、污水管新建改造63.7公里、完成改造面积12平方公里。提升园林绿化景观,完成改造提升项目共计20.90公顷。提升垃圾分类成效,在辖内9个街道、784个小区推行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新建276座智能环保垃圾屋,保障各类垃圾日产日清,新承接日常保洁工作量11.23万平方米,清洁楼共转运生活垃圾约6.97万吨,收运餐厨垃圾4.27万吨,清理海漂垃圾0.89万吨,处理大件杂物0.17万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