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曹庙乡位于泗洪县东北角,东濒成子湖,北与宿城区屠园乡接壤,境内岗洼平原交错。辖11个行政村,189个村民小组,8275户,35500人。总面积96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4845公顷。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95元;2004年考核获乡镇进位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道路建设、环境保护三项工作均跨入全县前三名。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基础上,推进和发展食用菌产业,种植双孢菇408万平方尺。农业总产量1.95亿元,同比净增2216万元;粮食总产量39635吨,水产总量2140吨,生猪饲养量3.3万头,家禽出栏65万羽。当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06户,入库税收92万元,同比净增8万元;招商引资1860万元,同比净增260万元;工业销售总产值9109万元,同比净增2020万元;实现增加值3010万元,同比净增672万元。实施小城镇“四个一”工程,铺设西环路1050米,建成商住楼58间,建成占地1.3公顷的农副产品集散交易市场。实施“科教兴乡”战略,引进科技项目24项,计划生育走出“重管乡镇”行列,大病统筹覆盖率85%以上,铺设乡村水泥路36公里,居全县第一,使用低氟卫生水3.3万人,占总人口98%以上。
近年来,曹庙乡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发展壮大市域经济的号召,充分利用外出务工人员多、信息广等优势,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再立新功。为使有意愿返乡创业的在外务工人员能尽快回乡办厂兴业,该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深入到各驻点村、组摸情况、做工作,并多次向外出人员宣传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两年来,已有百发帽业、宏申电子、迅昌针织、景润制衣等23家企业落户曹庙乡境内,共吸纳富余劳动力3000多人,年生产加工额近5000万元。 今年已38岁的武岗村11组村民黄秀梅外出进厂有近10年了,为能多些照顾家庭和子女相处的时间,春节过后就到家乡的百发帽业上班。“赚钱与外面相比差不多,还能与孩子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何乐而不为呢!”黄秀梅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不断增多,不仅有利于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还为交通运输、市场流通、信贷金融、通讯、社会教育(尤其是对原留守孩子的教育)等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曹庙乡食用菌生产基地位于曹庙至界集公路梨园村地段两侧,占地150亩,新建2500平方尺塑料大棚150个,播种面积37.5万平方尺。主要是以党员干部示范种植的模式推进,具体做法如下: 生产定位:在今春低温寡照,午季小麦减产,秋熟作物汲汲可危,以秋补戛形势严峻的关键时刻。该乡先后组织人员去浙江、上海、福建、沭阳等地实地考查,调研后认为,在种植业上还没有哪个项目象食用菌一样,投入产生比可以达到1∶1的。于是通过广泛调查和征求意见,决定把食用菌作为以秋补戛的重要抓手,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培育。 生产组织:该乡充分吸取强行摊压老百姓调整产业的失败教训。走动示范引导和服务之路,全乡组织三套班全体领导,机关干部,村三大员共112名党员,13名党员示范户,从我做起,克服长期阴雨和观念上的阻力,采取个人出资,政府奖励的办法,集中统一采购的手段,发动群众参与生产过程的措施,圆满完成了150亩37.5万平方尺的生产任务。 生产管理:该乡为了防止出现示范、示范,光“示”不“范”的现象。专门抽调一名分管领导挂帅,成立技术指导管理领导小组。每天在示范棚点名上班,每棚发技术指导记录簿一本,技术要领、管理要求当天指导并写到记录簿上,每天督查,确保了大棚成功率在100%。
曹庙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95元;2004年考核获乡镇进位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道路建设、环境保护三项工作均跨入全县前三名。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基础上,推进和发展食用菌产业,种植双孢菇408万平方尺。农业总产量1.95亿元,同比净增2216万元;粮食总产量39635吨,水产总量2140吨,生猪饲养量3.3万头,家禽出栏65万羽。当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06户,入库税收92万元,同比净增8万元;招商引资1860万元,同比净增260万元;工业销售总产值9109万元,同比净增2020万元;实现增加值3010万元,同比净增672万元。
曹庙乡食用菌生产基地,位于曹庙至界集公路梨园村地段两侧,占地150亩,新建2500平方尺塑料大棚150个,播种面积37.5万平方尺。主要是以党员干部示范种植的模式推进,具体做法如下: 生产定位:在2008年春低温寡照,午季小麦减产,秋熟作物汲汲可危,以秋补戛形势严峻的关键时刻。该乡先后组织人员去浙江、上海、福建、沐阳等地实地考查,调研后认为,在种植业上还没有哪个项目象食用菌一样,投入产生比可以达到1∶1的。于是通过广泛调查和征求意见,决定把食用菌作为以秋补戛的重要抓手,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培育。 生产组织:曹庙乡充分吸取强行摊压老百姓调整产业的失败教训。走动示范引导和服务之路,曹庙乡组织三套班全体领导,机关干部,村三大员共112名党员,13名党员示范户,从我做起,克服长期阴雨和观念上的阻力,采取个人出资,政府奖励的办法,集中统一采购的手段,发动群众参与生产过程的措施,圆满完成了150亩37.5万平方尺的生产任务。 曹庙乡 生产管理:曹庙乡为了防止出现示范、示范,光“示”不“范”的现象。专门抽调一名分管领导挂帅,成立技术指导管理领导小组。每天在示范棚点名上班,每棚发技术指导记录簿一本,技术要领、管理要求当天指导并写到记录簿上,每天督查,确保了大棚成功率在100%。 销售及效果评价:曹庙乡与上海亿元食用菌公司签供种与销售合同,本着互惠互利原则,负责技术指导和保护价收购。预计每平方尺产菇2斤,市场价1.5元/斤,每个大棚产值7500元,扣除成本3500元,每个棚毛利4000左右,150个大棚可获利60万元,目前已有部分大棚回收成本。相信通过2008年的示范推广,2009年曹庙乡食用菌生产会有更大的发展。
陈庆同志,负责党委全面工作,突出招商引资和干部人事工作。 石峻同志,负责政府全面工作,分管经济、财税工作、社会稳定、目标管理、策应扶贫、督查督办、农村财务及流通工作,突出社会稳定工作。 陈家军同志,负责人大主席团工作,分管民政、双拥、村建、国土、创建、环保、“四个一”工程,突出小城镇建设工作。 苗万银同志,分管政工、农业和农村工作、科技、多种经营、乡村道路、交通、供电、移民迁建工作,突出高效农业工作。 张国柱同志,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及后勤管理工作。 樊义彬同志,分管人武、民兵、政法工作。 潘伟同志,分管组织人事、机关、老龄、老干部、残联、人才、工会、干部考核工作,协助石峻同志抓好农村财务清理工作。 钟钢同志,分管宣传、统战、党史、档案、城乡移风易俗、广播电视文化、通信工作。 王彩荣同志,分管教育、劳动力培训、卫生、改水、关工委和食品安全工作。 许广三同志,分管信访、纪检、监察、软环境建设工作。协助石峻同志抓好督查督办工作,协助刘士俊同志抓好工业工作。 刘士俊同志,分管工业经济、个私经济、劳务输出、三外、安全生产、招商引资工作。 文继光同志,园区帮办。
曹庙乡 江苏省泗洪县曹庙乡在提前并高标准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毕沟村和瓦庙村召开了现场会。曹庙乡领导在会上要求其他各村学习以上两村的做法,确保在9月底前,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同时要求在工作中要做到“三无”,即:无障碍推进。实施过程中,村干部及分片负责人遇问题解决问题,遇矛盾解决矛盾,用“一线工作法”保证挂钩工作无障碍推进;无信访事件出现。乡增减挂钩领导小组成员对挂钩户实行“一对一”帮扶,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无安全事故发生。各村要与专业队签订了安全协议,并派专人进行跟踪指导,全程实行安全监护。 曹庙国土资源所在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中,确立了“建网络、明责任、提速度、保质量”的思路,通过强化组织功能着力构建土地调查网络。一是构建工作网。该所在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上,积极向乡分管和主要领导汇报,并成立由国土所等有关单位和各村负责人组成的乡二次调查领导小组,选派对当地情况熟悉和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和落实辖区内二次调查工作;并要求每个村配备一名得力能干的调查向导,保证了土地调查情况清、地形清、权属清。二是构建保障网。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通知》,深刻认识开展二次土地调查的重要性,理解和掌握相关工作内容和要求,做到思想有保障;采取“面上宣和基层宣、专题宣和常规宣、固定宣和流动宣”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土地调查信息覆盖全乡,做到宣传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