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泡桐

毛泡桐

拉丁学名 Paulowniatomentosa (Thunb.)Steud.
植物界
毛泡桐Paulowniatomentosa var. tsinlingensis
中文学名 毛泡桐
玄参科
分布区域 生长于海拔500米至1,800米的地区
泡桐属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毛泡桐的种植毛泡桐的种植乔木高达20米,树冠宽大伞形,树皮褐灰色;小枝有明显皮孔,幼时常具粘质短腺毛。叶片心脏形,长达40厘米,顶端锐尖头,全缘或波状浅裂,上面毛稀疏,下面毛密或较疏,老叶下面的灰褐色树枝状毛常具柄和3-12条细长丝状分枝,新枝上的叶较大,其毛常不分枝,有时具粘质腺毛;叶柄常有粘质短腺毛。花序枝的侧枝不发达,长约中央主枝之半或稍短,故花序为金字塔形或狭圆锥形,长一般在50厘米以下,少有更长,小聚伞花序的总花梗长1-2厘米,几与花梗等长,具花3-5朵;萼浅钟形,长约1.5厘米,外面绒毛不脱落,分裂至中部或裂过中部,萼齿卵状长圆形,在花中锐头或稍钝头至果中钝头;花冠紫色,漏斗状钟形,长5-7.5厘米,在离管基部约5毫米处弓曲,向上突然膨大,外面有腺毛,内面几无毛,檐部2唇形,直径约小5厘米;雄蕊长达2.5厘米;子房卵圆形,有腺毛,花柱短于雄蕊。蒴果卵圆形,幼时密生粘质腺毛,长3-4.5厘米,宿萼不反卷,果皮厚约1毫米;种子连翅长约2.5-4毫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2]

该种在被毛疏密,花枝及花冠大小,萼齿尖钝等方面常因生境和海拔高低而有变异,生长在海拔较高处,有花枝变小、萼齿在花期较钝、花冠稍短缩的趋势。[2]

生长环境

生性耐寒耐旱,耐盐碱,耐风沙,抗性很强,对气候的适应范围很大,高温38℃以上生长受到影响,绝对最低温度在-25℃时受冻害。该种较耐干旱与瘠薄,在北方较寒冷和干旱地区尤为适宜,但主干低矮,生长速度较慢。在土壤pH值为6~7.5之间生长最好。[2]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辽宁南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浙江、苏州、南京等地,通常栽培,西部地区有野生。海拔可达1800米。日本,朝鲜,欧洲和北美洲也有引种栽培。东经 105° ~ 115° 和北纬 30° 线附近的地区是泡桐属各个种集中的地区 ,湖北 ,特别是这个省的西部是这个属的中心点 ,似乎此地也发生天然杂种 ,具中间类型的标
本是普遍的。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疏叶大,树冠开张,四月间盛开簇簇紫花或白花,清香扑鼻。

绿化价值

叶片被毛,分泌一种粘性物质,能吸附大量烟尘及有毒气体,是城镇绿化及营造防护林的优良树种。

生活价值

5-6年成材,材质轻,弹性好,用于制作胶合板、乐器、模型等。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繁殖容易,采用分根、分蘖、播种和嫁接等,尤以前两种方法较普遍。

繁殖管理

育苗地可选背风向阳、以沙壤土或壤土为主的圃地,做高15~20厘米的高垄苗床,选用1~2年生苗根,以直埋根为好,埋根株行距以1米×0.8米或1米×1米为宜,施足基肥,在6月~8月生长旺盛期追施速效化肥,促使其快速生长。

变种

光泡桐

本变种和毛泡桐的主要区别在于成熟叶片下面无毛或毛极稀疏,基部圆形至浅心脏形。

分布于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四川北部,栽培或野生,海拔可达1700米。[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