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耶

多耶

中文名 多耶
又称 踩歌堂
所属民族 侗族
目录导航

概述

侗族民歌形式之一。“多耶”,侗语音译,“多”含有“唱”、“舞”等意义的多义词。“耶”为侗族歌中集体边唱边舞的品种,“多耶”即“唱耶歌”。称“踩歌堂”。“多耶”是“月也”(即寨与寨之间集体访问作客) 的主要项目之一。唱时年轻人男女分队,列成圆圈,队手牵手,男队手攀肩,边唱边摇晃而舞。女队先唱支,男队还三支,步女队歌韵歌意。每三支一套,对一、二十套,最后唱结尾歌而结束。

历史来由

“多耶”是侗语音译,“耶”是从一种侗族民歌中带有耶的衬词而得名,“多”是侗语,是唱的意思,“多耶”为“踏歌而舞”之意,它是中国侗族的传统民歌形式之一,也是侗族大型集体舞。参与者需手拉手围成一圈,跟着领唱的节奏边唱边舞。人们没有尊卑贵贱之分,没有语言隔阂,没有授受不亲,人人忘我而唱,忘我而舞。“它以“欢乐、友谊、安定、团结”为永恒的主题,传达“平等、和谐、大同”的理想。

艺术起源于劳动,这是科学的论断。侗族多耶同样也起源于劳动。在古代,侗族先民们为了生存繁衍,必然要与自然界作斗争,比如抬石头砌墙,挖洞穴以防兽害;拉木头起木楼躲雨栖身;集体狩猎等。由于劳动需要而产生了语言,随着劳动方法的进行使语言与动作的变化逐渐增多,歌舞的基础也就由此而产生。

侗族多耶舞的来由

中国(柳州·三江)侗族多耶节是桂湘黔交界地区和广西乃至全国最成功、最有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庆品牌之一。它以“欢乐、友谊、安定、团结”为永恒的主题,传达“平等、和谐、大同”的理想。多耶节始终围绕着“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核展开各项活动。一般的,三江侗族自治县会在国庆黄金周(10月1日-7日)举行侗族多耶节,迎接海内外宾客到来旅游观光,更深入更贴近的了解侗族人文风俗。[1]

传承保护

2021年5月24日,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多耶在列。[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