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特夫

魏特夫

中文名称 魏特夫
出生日期 1896年9月6日
目录导航

生平简介

卡尔·奥古斯特·魏特夫(Karl August Wittfogel,1896年9月6日-1988年5月25日),德裔美国历史学家,汉学家,犹太裔。出生于德国汉诺威。他提出的东方专制主义理论,引起了很大争论和影响。

魏特夫魏特夫(2)于1919年加入德国共产党,曾任共产国际教育宣传委员。先后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和威廉中国研究所从事研究。1919年起关心中国革命,写了一系列研究中国的著述。1928年在法兰克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25—1933年是法兰克福学派大本营社会研究所成员。1931年发表名著《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在欧洲独树一帜。希特勒上台后,他作为德共中央委员被捕并关于集中营,但经国际性援救而获释,1934年流亡美国,公开批评纳粹党。1935年来华收集资料,与胡适、陶希圣相结识,研究中国的社会与历史。1937年回美,1938年入美国国籍。1939年8月,斯大林和希特勒签订和约,促使他重新思考共产主义,并逐渐成为意识形态的反对者。先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39年后任太平洋国际学会和社会问题研究所中国史教授及所长、华盛顿州立大学任中国史教授、美国东方学会会员、亚洲研究协会会员。直至1966年退休。主要成就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做出的。但其创造的东方古代水利专制主义学说长期受到中国大陆学界的批评。1989年《东方专制主义》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很快遭禁。

主要著作

1949年曾与我国著名学者冯家升合撰《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Liao,907—1125,1949)。1951年发表《中国社会与征服王朝》(Chinese Society and the Dynasties of Con-quest,1951)。首次提出“征服王朝”论,将中国史上诸王朝分为帝制王朝(秦、汉、隋、唐、宋、明)和征服—渗透王朝(辽、金、元、清和北魏等),契丹所建的辽朝则为典型的“征服王朝”。这种理论在欧、美、日本,乃至苏联都甚有影响。此外还有《市民社会史》、《觉醒中的中国:中国历史及当前问题概述》、《孙逸仙》、《中国工农业生产率的经济意义》、《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中国经济史的基础与分期》、《中国社会新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查》、《东方专制主义;极权的比较研究》、《农业——理解过去和现在中国社会的钥匙》等书。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