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拓荒者

啊,拓荒者

书名 啊,拓荒者
发表时间 1913年
原版名称 OPIONEEERS!
目录导航

内容简介

约翰·伯格森一家是来自瑞典的移民,在辛勤劳作了十一年之后,伯格森先生带着遗憾病逝,留下了妻子和四个孩子。大女儿亚历山德拉从此担负起了照顾母亲和三个弟弟的重担,并在经历了一系列困难和努力后将昔日不毛的荒地改造成为了物产丰饶的良田。全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亚历山德拉成为了富裕的农场主,三个弟弟也各得其所,卢和奥斯卡都拥有了自己的农场,埃米尔去上了大学。然而,看似平静的生活其实也潜藏着很多的问题,亚历山德拉在感情上一直很孤独,她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弟弟们并不真正理解她,她与卡尔·林斯特拉姆的爱情不被众人看好。在小弟弟埃米尔和有夫之妇玛丽被枪杀于他们幽会的果园后,亚历山德拉更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在她的身心最脆弱的时候,卡尔来到了她的身旁,二人也完成了从昔日的故交到如今的生活伴侣的角色转换。 

书籍目录

第一部 荒原

第二部 邻近的土地

第三部 冬日的回忆

第四部 白桑树

第五部 亚历山德拉 

人物分析

女主人公亚历凶德拉是具有双重性格的,男性自我和女性自我会在她的性格中产生冲突。一方面,维拉·凯瑟赋于了女主人公健壮的体格、坚强的意志、泼辣的性格、令人生畏的气概等等男性的品质。小说描述女主人公从少年时代开始,帮助父亲干活的同时经常读书看报,注意市场的行情和搜集信息。为了发展自家的土地,她去附近的农场呆了五天,主动向人们了解庄稼的种植、养鸡养鸭的事情,了解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决定要掌握更多有用的信息来发展自家农场:“那里的地价是这儿的三倍,但是不出五年,我们这儿的地一定比他们贵一倍。那儿的好地都让有钱人占了,他们还在尽量地买地。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把牛和那点陈玉米给卖了,把林斯特仑姆家的地买过来,这样我们就多了一千四百亩地,不是吗?六年之内不需要付赎金。到那时候,这里任何一块地都会值三十块饯一亩。然后随便卖掉哪儿的一小块园子,就可以付清一千六百块钱的债。我发愁的不是本钱,而是利息和税。我们付这些钱就得紧张一些。但是十年之后,我们再坐在这里,就是独立的地产主而不再是挣扎的农民了,这点是肯定的,就跟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一样肯定。”

另一方面,女主人公与活泼热情的麦丽交往,“麦丽是一个能与之倾心相谈的好伙伴,她们搭伴去教会一起做针线。”她也渐渐学着麦丽的样子,在头发上别漂亮的野花来装扮自己。在这种轻松的人际交往中,她在生活中逐渐焕发出女性应有的气质,并开始发展与卡尔的恋情,也更进一步认知了女性身份及女性气质。后来,作为女性,她能够觉察到麦丽正遭受着不幸婚姻的严酷考验。在对麦丽产生同情时,女主人公已经摒除了以往对她的排斥和蔑视,可以理解其女性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另外的一个情节是代表男权的两兄弟为了争夺女主人公的财产,粗暴阻拦她的感情和婚姻,以免落入外人之手。这样完全不顾亲情和恩情的做法,也让女主人公清醒地意识到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和压迫,进而决定奋起反抗来捍卫自己的感情和家庭。 

作品赏析

威拉·凯瑟在《啊,拓荒者》中为我们构建了一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后的美好图景。人通过不断地探索,更加了解自身的需求,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而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适应和融合中,人又明确了自己对自然、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这体现了一种普遍的联系,在这一系列联系中人作为纽带将自然与社会置于自身的顶端。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平衡与稳定构成了一个坚固的三角形,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惠特曼歌颂蛮荒的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男性力量和英雄主义及英雄情结的赞美,而他向我们传达的这种思想也正是男性社会突出的价值观念。凯瑟有意置换了惠特曼笔下的男性拓荒者形象,巧妙地将拓荒考这个词用于女性的身上,并丰富和发展了拓荒者形象的内涵。在她这里,拓荒者不再是一身蛮力、一心想着征服一切的强壮的男子汉,而是心思细密、坚定内敛的为家庭为他人着想的女强人。 

凯瑟为我们描绘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情,她看重的是按照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及启示顺承发展的自然之道。在她的笔下,人与自然、入与社会和谐发展、相互依存,而这种舒缓的、温和的对待周围一切的观点在惠特曼的诗作中是鲜有的。凯瑟一方面汲取了惠特曼诗作中对拓荒者的看法,一方面又融入了自己的独特观点,克服了前人认识和理解的片面性,丰富和发展了拓荒者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在《啊,拓荒者》这部作品中,人和自然、人和社会有了深层次的联系。凯瑟为我们描绘的生活场景犹如我们眼前发生的事情一样的平实和质朴,但是透过这种表面的乎实我们却能够看到她要问我们传达的关于生存、关于生活的看法和观点。凯瑟将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和体悟都凝于笔端,赋予平实的描写以深刻和悠远的内涵。 

作品评价

《啊,拓荒者!》是充分体现凯瑟创作风格的成名作,也是她第一部以拓荒为素材的长篇小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威廉·霍华斯在评论此部小说时说:“凯瑟的行文雄伟有力,结构严谨,每个句子都洋溢着她对大地的深情”。雷诺兹认为“凯瑟是个建构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论的杰出作家,她在《啊,拓荒者!》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是—位生态女性形象。” 

亚历山德拉的女性身份经历了从“父亲之女”到“母亲之女”的转换;意识认知则由崇尚独立的男性个人主义变为强调互依的女性环境主义。作为凯瑟首部成熟的小说,《啊,拓荒者》以对这一角色的成功刻画而批判了压迫女性和自然的男性个人主义,标示着作者对女性艺术传统的认可与继承。 

在整部作品中,作者尽情讴歌了以亚历山德拉为代表的欧洲移民们在土地上辛勤劳作与大自然奋力抗争的无畏精神,以及他们不怕失败,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乐观态度。

凯瑟热情地讴歌了边疆地区的拓荒者,它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是威拉·凯瑟“内布拉斯加小说系列”或者“拓荒者小说系列”的首部作品,也不仅仅在于它是首次充分体现威拉·凯瑟创作风格的作品,更在于它成功地呈示给人们一种美国的开拓精神。 

作者简介

威拉·凯瑟是美国20世纪初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在将近30年的写作生涯中她著作丰富,共有13本中长篇小说和3本短篇小说集。

为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写作,她于1912年辞去杂志社的工作。此后,便把自己关在屋里写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亚历山大的桥》,从这一部小说开始,她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此走上职业作家的道路。接着她又连续写了几部影响较大的长篇小说《啊,拓荒者!》(1913)、《云雀之歌》(1915)。《我的安东尼亚》(1918)、《青春与美丽的阿杜莎》(1920)、《我们中间的一个》(1922)、《教授的房子》(1926)、《死神来迎接大主教》(1927)等。凯瑟终于成为美国20世纪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她的作品受到了美国人的喜爱。她也获得很多荣誉:普利策奖、美国妇女奖以及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学位。1947年凯瑟在纽约病逝,享年74岁。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