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

邵阳学院

中文名 邵阳学院
学校代码 10547
外文名 ShaoyangUniversity
所属地区 湖南
学校类型 综合类
全国综合排名 506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硕士点 2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
院长 张平
校址 邵阳市大祥区学院路七里坪
主管部门 湖南省
主要院系 经济与管理系、政法系、中文系、机械与能源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等21个教学学院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邵阳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7月,成立邵阳师范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

学校正门学校正门1958年9月,邵阳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同年与湘潭师范专科学校(现湖南科技大学)衡阳师范专科学校(现衡阳师范学院)为中国首批8所师专之一;

1959年9月,湖南省教育厅指示学校正式定名为邵阳师范专科学校,并上报国务院备案;

1965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郭沫若亲笔为学校题写“邵阳师范专科学校”校牌;

1993年,更名为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

1975年11月,创办湖南农学院邵阳分院,校址设邵阳地区茶铺茶场;

1978年11月,成立邵阳基础大学,校址设邵阳市江北资洲;

1985年07月,更名为邵阳工业专科学校;

邵阳学院邵阳学院(6)1980年上半年,省委决定撤消冷水江基础大学,该校1978年底扩招的机制专业学生66人,发配电专业学生34人划规湖南大学邵阳分校;

1981年8月,湖南农学院邵阳分院并入湖南大学邵阳分校;

1991年3月,湖南大学邵阳分校与邵阳工业专科学校合并,校名为湖南省邵阳工业专科学校。

合并建校

2002年,邵阳师范专科学校与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更名邵阳学院。

200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1年10月,获得硕士研究生招生权(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10]

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邵阳学院。

2017年11月,学校新增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第三批)[4]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4月,学校设有21个教学学院,开设53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11]

邵阳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本科专业

邵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管理科学

旅游管理

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邵阳学院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师范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师范类)

邵阳学院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

新闻学

历史学(师范类)

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类)

商务英语

邵阳学院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物理学(师范类)

地理科学(师范类)

邵阳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师范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生物工程

邵阳学院城乡建设学院

土木工程

测绘工程

城乡规划

风景园林

园林

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智能制造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邵阳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邵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联网工程

邵阳学院临床学院

临床医学

邵阳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医学影像技术

康复治疗学

医学检验技术

邵阳学院药学院

药学

邵阳学院护理学院

护理学

邵阳学院法商学院

会计学

法学

资产评估

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学(师范类)

舞蹈学(师范类)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学(师范类)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邵阳学院国际学院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12]

师资力量

邵阳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本科专业

邵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管理科学

旅游管理

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邵阳学院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师范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师范类)

邵阳学院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

新闻学

历史学(师范类)

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类)

商务英语

邵阳学院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物理学(师范类)

地理科学(师范类)

邵阳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师范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生物工程

邵阳学院城乡建设学院

土木工程

测绘工程

城乡规划

风景园林

园林

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智能制造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邵阳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邵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联网工程

邵阳学院临床学院

临床医学

邵阳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医学影像技术

康复治疗学

医学检验技术

邵阳学院药学院

药学

邵阳学院护理学院

护理学

邵阳学院法商学院

会计学

法学

资产评估

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学(师范类)

舞蹈学(师范类)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学(师范类)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邵阳学院国际学院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12]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4月15日,学校有教职工4324人,其中正高职称(含教授、主任医师等)216人,副高职称(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等)747人,博士553人(含在读),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有省级优秀研究生教学团队和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0余个。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教授为名誉校长、兼职教授,通过引进和培养并举,建立了“资峰学者”领军人才、学科(学术)带头人、中青年拔尖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四个层次的人才梯队,汇聚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芙蓉学者、省“百人计划”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121人才工程”专家、湖湘青年英才等116人为代表的高水平梯队式人才集群。[2]

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

负责人

团队

负责人

生物化工与食品化工教学团队

赵良忠[13]

动力机械及工程教学团队

杨建华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刘放鸣

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教学团队

黄同成 

管理科学教学团队

李新平

基础医学教学团队

易德保

临床医学教学团队

--

--

--

学科建设

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

负责人

团队

负责人

生物化工与食品化工教学团队

赵良忠[13]

动力机械及工程教学团队

杨建华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刘放鸣

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教学团队

黄同成 

管理科学教学团队

李新平

基础医学教学团队

易德保

临床医学教学团队

--

--

--

学术研究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11门。

校园鸟瞰校园鸟瞰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热能与动力工程、体育教育、管理科学、机械设计制造机器自动化。[14]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热能与动力工程、体育教育、管理科学、机械设计制造机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历史学等。[15]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电子工程实践中心。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机械与动力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11门):产品技术创新、电力系统分析、现代汉语、系统工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设计素描等。

科研平台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门。[16][17]

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工程硕士(含食品工程、机械工程2个领域);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门):动力机械及工程、区域经济学、汉语言文字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英语语言文学。

科研成果

学术资源

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省级社科研究基地5个、省级高校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校企共建的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各类研究所14个,各类实验室26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示范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18][19][16]

省级重点实验室:豆制品加工技术湖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地、湘西南农村信息化服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示范实验室: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实验室。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小型内燃机及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民营经济研究基地、魏源及湘西南文史研究基地。

省级高校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小型风冷柴油机性能提高与优化(负责人:袁文华)等。

校级研究所

序号 名称 名誉所长 所长 成立时间
1 激光技术研究所 -- 曾阳素 2003年3月
2 材料研究所 曾苏民 宁爱林 2003年3月
3 魏源研究所 蒋建国 华玉明 2003年9月
4 民营经济研究所 唐之享 谭镜星 2003年10月
5 社会哲学与人本工程研究所 -- 陈久 2004年3月
6 电气自动化研究所 -- 刘湘涛 2004年5月
7 数学与计算科学研究所 李经文,成礼智 刘水强 2004年10月
8 生物与化工应用技术研究所 张天晓 赵良忠 2008年9月
9 湘西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所 -- 刘淮保 2008年9月
10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 华玉明 2008年9月
11 龙狮文化研究所 曾宝成 肖谋文 2008年9月
12 湘西南民间美术研究所 -- 李巍 2008年9月
13 城市园林研究所 -- 陆步诗 2008年9月
14 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 曾阳素 陈红 2008年9月

学术交流

序号 名称 名誉所长 所长 成立时间
1 激光技术研究所 -- 曾阳素 2003年3月
2 材料研究所 曾苏民 宁爱林 2003年3月
3 魏源研究所 蒋建国 华玉明 2003年9月
4 民营经济研究所 唐之享 谭镜星 2003年10月
5 社会哲学与人本工程研究所 -- 陈久 2004年3月
6 电气自动化研究所 -- 刘湘涛 2004年5月
7 数学与计算科学研究所 李经文,成礼智 刘水强 2004年10月
8 生物与化工应用技术研究所 张天晓 赵良忠 2008年9月
9 湘西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所 -- 刘淮保 2008年9月
10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 华玉明 2008年9月
11 龙狮文化研究所 曾宝成 肖谋文 2008年9月
12 湘西南民间美术研究所 -- 李巍 2008年9月
13 城市园林研究所 -- 陆步诗 2008年9月
14 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 曾阳素 陈红 2008年9月

文化传统

学生宿舍学生宿舍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介绍,近5年来,共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887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等教学、科研成果奖150项;发表学术论文5200余篇,有363篇被国际三大权威索引收录;出版学术专著85部。[16]

学院领导

  •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5月,学院馆藏图书302.37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107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1471种,各类数据库及平台50个。[2]

  • 学术刊物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季刊。主要刊载数理科学、机械工程、化学化工、生命地理科学、土木建筑工程、计算机技术及体育等方面学术论文。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双月刊。主要刊载魏源及邵阳人文、哲学、法学、经济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等方面学术论文。

知名校友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组织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该校魏源国际学院国际教育项目广受赞誉。2015年开始招收留学生。[16]

学校荣誉

校歌

《邵阳学院校歌》

校歌校歌作词:阎肃;作曲:孟庆云

雪峰云,资江浪,魏源故里好课堂。

校园靓,天地广,桃李春风意气扬。

承载时代沉甸甸的厚望,沉甸甸的厚望。

心怀亲人殷切切的目光,殷切切的目光。

明德求真,共生超越,迎晨曦,向未来,展翅飞翔。

迎晨曦,向未来,展翅飞翔![20]

校训

“明德求真、共生超越”[21]

校训校训明德,源于《礼记》中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道理,在于净化自己光明的德行性,在于用这种德性去使民众自新,还在与使人们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在一个人的各种品性中,德性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百行以德为首”,恃力者亡”。诸如此类,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即德性在一个人各方面素质中占有首席的重要位置。好的品德不仅是社会的良心,而且是国家的原动力,因为世界是被德性统治的。

求真,出自《闽中理学渊源考》:“求真于未始有伪之先,而性之真可见矣;求善于未始因恶之先,而性之善可见矣”。意思是说,虚伪还没发生之前去求真,真实的人性就 能显示出来;罪过还没产生之前去求善,善良的人性就能显示出来。求真指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同时还意味着大学教育应讲究真才实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是一种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也是诚信精神的最好体现,它是在明德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邵阳学院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要追求真知,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品德高尚、真才实学的高素质人才。

共生,原意指两种生物相互依存,追求相互利益而共同生存的现象,是一种生命化教学理论。生命化教学理论所追求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满足。生命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 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发展。它具有生命的体验性,教学交往互动性和生成性。在生命化教学中,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师生共同促使书本知识成为生成性的知识,师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人格,师生、生生之间多向和谐交往,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

超越,源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要始终把握教育的本质——面向未来,实现对市场经济的适应与超越,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自我”,忽视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创造未来。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促进文化转型的历史使命,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高等教育是促进文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但是,要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实现双重超越。即一方面要超越自身,完善自我,把握住服务于市场经济的根本方式;另一方面要超越现实文化,促进文化整合,坚持高等教育的文化理想,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获得荣誉

职位 姓名
名誉院长 李国杰
党委书记 宁立伟[9]
党委副书记、院长 张平(试用期一年)[8]
党委副书记 葛金文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党校校长、医学部党委工委书记 陆步诗
党委委员、副校长、医学部主任、医学部党委工委书记 李金成
党委委员、副校长 向文江、赵敏丽、蒋剑平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李学勇
副院长 刘承智
党委委员、宣传部(统战部)部长 王玉林[22][23]

学校排名

职位 姓名
名誉院长 李国杰
党委书记 宁立伟[9]
党委副书记、院长 张平(试用期一年)[8]
党委副书记 葛金文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党校校长、医学部党委工委书记 陆步诗
党委委员、副校长、医学部主任、医学部党委工委书记 李金成
党委委员、副校长 向文江、赵敏丽、蒋剑平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李学勇
副院长 刘承智
党委委员、宣传部(统战部)部长 王玉林[22][23]

词条图册

姓名 性别 职位
廖名春 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庾建设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
唐运祥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经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易炼红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
欧阳斌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谢治平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委专职副书记(副省级)
邓立佳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安监局党组书记
李微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兼审判委员会委员
邹志强 湖南省科协党组书记
陈益枝 中共湖南省委委员,湖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杨平 湖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李兰君 原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盟邵阳市委主委(兼)[2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