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强溪水电站

五强溪水电站

中文名 五强溪水电站
总投资 89亿元
目录导航

简介

五强溪水电站五强溪水电站

湖南省五强溪水力发电厂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等综合效益。机组采用两回500千伏电压等级出线,一条送娄底民丰变,另一条送常德岗市变,形成湖南电网第一个500千伏主环网。采用坝后式厂房,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85.83米,正常蓄水位108米,总库容42.9亿立方米,属季调节水库,在上游凤滩水库配合下可将尾闾堤垸防洪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通航建筑物为单线连续三级船闸,设计年货运量250万吨,年过木量46万立方米。[1]

电厂特色

五强溪水电站五强溪水电站电厂采用“新厂新办”,实行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将生活基地设在离电厂108公里的常德市区内,有效解决了职工婚恋、子女就业、居家休闲的问题,甩掉了企业办社会的沉重包袱。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常德生活基地已成为常德市一道亮丽的风景,被喻为常德的“张家港”、湖南的“新加坡”。

电厂采用两条腿走路,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经企业,从电厂筹建开始就确立了“主副并举”的指导思想。1993年电厂以20万元起家,组建了劳动服务公司,1998年改制成为五强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实行主副分离,五强集团总部东迁长沙,2000年在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筹建五强科技园。十年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今天的五强集团下辖分、子公司10余家,已形成房产开发、电力工程、塑钢型材、软件开发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83800km2,占整个沅水流域面积的93%。流域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730mm。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为204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43亿m3,主要集中在4~8月,占年径流量的69.5%。流域内植被情况良好,多年平均含砂量仅为0.27kg/m3,多年平均输砂量为1660万t。坝址区地层属前震旦纪板溪群砂岩、页岩、板岩和千枚状板岩等,岩性坚硬,具备修建高坝的条件。但坝址区岩层软硬相间,存在层间软弱带及泥化夹层,断裂发育,特别是左岸因分布有倾向河床的板岩,又有背斜轴及较大断层通过,岩石较为破碎,在设计和施工时应予慎重对待。河床相对不透水层埋藏较深,一般为120~150m,最大达180~190m。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电厂荣誉

电厂环境优雅、设备完好、管理先进,建厂十年来,先后获得“国家一流水电厂”、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电力多种经营优秀企业”、“全国抗洪先进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种荣誉称号。厂长李瑞师同志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2002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电厂施工

五强溪水电站五强溪水电站五强溪水电站河床较窄,一列式布置坝后厂房、泄洪消能及通航建筑物等,其中泄洪消能建筑物占据了河床的大部分位置,如何减小溢流前缘及工程量,确保工程安全运行,是枢纽布置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水电部中南勘测设计院在有关单位的协作配合下,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选定“宽尾墩——挑射底孔——消力池”联合消能工方案,与初步设计选定方案相比,可减小溢流前缘长度24m、消力池长度50m,不仅解决了布置上的难题,而且仅这两项减少了开挖量110万m3,混凝土4.0万m3,约可节约投资4000万元。

五强溪水电站由水电部中南勘测设计院设计,集团公司水电八局进行施工。本电站于1980年列入国家建设计划,1980~1981年施工期间,已完成投资约5000万元,建成永久、半永久性房屋近50000m2,对外公路已初步通车,后由于某些原因暂停。198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复工建设。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