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杨村镇太平居委会是杨村镇镇政府驻地;1个村民小组,196户,1076人,耕地135.8亩,主种水稻。[1]
太平桥 在江西省龙南县杨村镇街道北面一公里许的太平江上,有座建造奇特的两孔三墩、四拱双层重叠组合石拱桥,它紧联岚岭嶂和水口岭,这就是龙南县重点保护的文物之一“太平桥”。 杨村太平桥,是典型的廊桥结构,两孔三墩、四拱双层重叠组合石拱桥,上层有四通凉亭,亭顶四周三耙飞檐相衬,桥跨两岸,宛如长虹,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被《世界桥梁大观》收录。太平廊桥乃王阳明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后因风水等原因,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推倒重建。
燕翼围
杨村燕翼围,全国重点文物,建于清顺治年间,距今已320多年,为杨 燕翼围(40张)村赖福之所建,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中“燕翼”二字为围名,是深谋远虑、荣昌子孙之意。燕翼围高14.3米,墙厚1.45米,长41.5米,宽31.8米,外墙厚实坚固、笔直矗立,如千仞陡壁。墙上布满火枪眼,东南西北四座炮阁交相呼应,可形成无射击死角的火力网。进围内须经过唯一的围门,围门设有外铁门,中闸门和内木门,只要围门一关,外人莫想进来。楼上有米仓,院内有水井。
太平香菇
太平香菇为龙南传统特产。杨村镇产太平香菇驰名中外,杨村曾为全国最大的椴木香菇批发市场。杨村香菇又称“太平香菇”,盛产于菇木资源丰富的杨村镇,有平菇、信菇、花菇、冬菇等十几个品种。太平香菇以其菇厚柄短、色鲜味香、质纯肉脆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有“菇不到杨村不香”之说。太平香菇鼎盛时期,香菇年销售量有几千吨,销售额达到上亿元,其中80%以上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和中东。
太平水酒
太平水酒又称杨村米酒,地方风味非常深厚,口感极佳,更是远近闻名,脍炙人口,深受市场欢迎。精明的太平人利用自己生产的优质糯米和清沏透明的山泉水或井水,酿造出独具太平风味的醇良水酒。太平水酒清香醇甘、扑鼻迷人,酒精度适,一般二十度左右,热喝冷饮皆宜。太平水酒与众不同,其特点主要是将生酒装入特制的酒缸中密封锻烧开沸。所以,醇香顺口,饮后不上脑,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成份的酒饮料。据科学分析,水酒的营养价值是酒中之王。适量饮用水酒能通络活血,提神醒脑,有益于健康长寿。因此,太平水酒从古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享誉太平内外。从过去到现在,独具一格的太平水酒,只要是太平社区人家家都会做,人人都会饮的大众酒。逢年过节,婚庆喜事、办龙南浆酒家礼和农时大忙季节,家家一定会酿造最喜欢饮的水酒,喜事临门还猜拳助兴,热闹非凡,饮得人人红光满面,喜在面上乐在心中。 太平水酒如果冬天酿造,放的是冬至水,密封烧沸煮透放入大酒缸中,可以长期存放。称为陈年老酒。是太平社区人的主要饮食酒。家中自制,街上有买,圩镇上亲朋好友,总要喝上几杯太平水酒,以表情思。现在太平水酒已传入龙南县城和广东连平、和平等地,如能研究出防腐防变,太平水酒将以其独有的风味进入国内、以至国际市场,到远地去独放芬芳。
太平居委会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太平镇东面,距镇政府1公里,人口3756人,办事处设在冯屋村口,辖区有5个居民小组为:东闸、南闸、西闸、北闸、上中下路居民小组。村党支部共有党员64人,其中男党员55人,女党员9人。村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以创建高标准“五个好”村党支部,建设小康文明新农村为目标,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探讨新形势下的新办法,活动开展扎实有效取得了可喜成绩,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
太平居委会前身是太平村,于1999年沂涛乡撤乡设镇时而调整设立的,由原太平、大周庄两村合并而成,是沂涛镇政府所在地,原为太平集,现为沂涛街,因1965年为纪念革命烈士朱沂涛而更名。据县志记载:太平集在300多年前,是硕项湖中的一个小岛,常为船户避风之所,有太平港之称,因此现太平居委会也就一直沿用该名至今。该居委会下辖15个自然组,5880口人, 亩耕地。距沭阳县城东约33公里,位于326省道两侧,交通十分便利,投资环境优越,镇里很多企业均分布在326省道两侧与镇工业集中区内,是镇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最佳地方,近年来,曾吸引一大批县内外客商纷纷前来考察洽谈,并在此投资建厂、经商开店、镇区开发、置办实业等。
大周庄的木材加工业、葛庄的印刷及刷柄业,镇区商业、流通服务业,农村规模养殖业等。
沭阳县太平集是沂涛镇政府治所。
沂涛是它后改的名字。是因为它的瞎区内出了抗日英雄朱沂涛,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把镇的名字改叫沂涛。虽然镇名改了,但集市仍被人们称叫太平集。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也就是现在沂涛镇镇区的中心地带是一个面积不大的湖荡,边上有零散的几个自然村落,如崔楼、王庄、张庄、周庄等。日本鬼子入侵中国后,在离这个地方东南七华里的六塘河边有个叫杨家口的地方,成了日本鬼子的据点;而在这个地点的西北角五华里有个下埠桥的地方成了抗日武装的根据地。
杨家口的东面是日本鬼子在本地区的大本营,是他们的后方,那边自然挺安全,杨家口鬼子据点的最大麻烦就是来自他的西北方这个叫下埠桥的这股地方抗日武装的骚扰,所以他们就要经常下乡来扫荡。这对立的双方,一方要去那儿骚扰,另一方要进行还击清乡扫荡,如今沂涛镇行政中心的这位置就成了真正的两合水地方。
杨家口据点的日本鬼子和下埠桥的抗日武装,哪一方要采取行动都要经过这个地方,占领这个地方,双方的争夺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不尽的灾难。这里百姓家的房屋成了互相间攻击的工事和掩体,这里的人家的院墙被双方作为工势弄得百孔千疮。这里的人家平时都不准关门,村庄的横向就是各家的院落都被强强制地凿得家家相通。这样一方是守势时,他就可以在整过村庄里横向穿越,一但守势处于劣势时,就可以利用这家家相通的便利很快地撤出战斗。
抗战胜利后,当地的百姓得到了生息,认为不打仗了,天下太平了,百姓把这儿散居的村落称为太平庄。后来官方就在这里设治,四乡由于受战争而失所的游民也向这里聚集,人多了就形成的集市,这里也就被人们称叫了太平集。
太平集的周围有葛家集、沈家集、周家集、汤家沟、杨家口等集镇,它们都是以当地居民的姓氏命名的,唯独太平集这个名字不是起源于人们的姓氏。太平集的周围有崔楼、葛庄、崔庄、周庄等自然村落,这些自然村落里的居民姓氏大多和他们所在村落名字第一个字相同,而唯独居住于太平集中心位置的自然村落(平南平北两个村民小组)是“杂姓庄”,这都佐证了太平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段历史。
太平社区居委会地处张店城区腹地,东邻柳泉路,西邻张店区文化中心和区政府宿舍,南邻市体育馆和大众公司,北邻中心广场和凤阳大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隶属张店区和平街道办事处,于1992年12月全村集体农转非村改居,辖区占地43100平方米,516户,1500余人,党员38人。在张店世纪路南首建有工业园一处,直属企业—中源化纤有限公司,主要产品POY、DTY涤纶长丝,年生产可达10000吨,社区沿街房有金硕果大酒店和在水一方健身休闲广场,是以工业为主导,带动商贸、购销、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实体。
在上级党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居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立足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心城区村居独有的“城内改造与城外办厂联动发展”之路,实施退二进三战略,跳出城区求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培植新的增长点,实现了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和经济总量的膨胀。先后被授予省级卫生村、先进党员活动室,市级模范居委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花园式小区、平安建设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平安张店”建设模范社区、人口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十佳社区、尊师重教先进村居等荣誉称号。
太平社区居委会地处市中心繁华地带,是莆田的政治、文化和商贸中心,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共有居民2562户,总人口8896人,下辖20个居民小组。辖区内资源丰富,有影剧院、学校、体育馆、银行和大型商场等。2006年以来,通过广大干群的不懈努力,社区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社区多次受到了省、市、区各级的表彰。受省级以上表彰的有2006年8月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授予的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优秀示范区;2006年6月省"平安家庭"创建领导小组授予的"平安家庭"示范社区;2006年11月省委省政府授予的"03-05年度文明社区";2005年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受市级表彰的有:2008年先进基层党组织;人口与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市委市政府、莆田军分区共同颁发的04-06年度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关工委被评为04-06年度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荣获区委区政府授予的"平安社区"、06年度全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06年度综治和平安建设先进单位;2007年度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龙桥街道办事处授予的06年度城市卫生管理先进单位。太平社区党支部也于2007年6月被城厢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城市抓社区”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从社情实际出发,以社区工作社会化为思路,以创新管理体制为动力,以加强社区建设为龙头,以发展社区服务为保障,以完善社区功能为载体,以社区民主自治为目标,紧紧围绕“高标准、求实效、创特色、争一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坚持以社区建设为依托,在社区党建的核心领导下,积极探索以管理和建设为主体的同创共建新路子,建立了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制度,制定社区自治单程,保证社区成员能充分履行对社区事务的议事权、决策权、监督权,并从社区成员代表中推荐产生了社区事务监督小组,督促、检查社区居民委员会及社区各单位招待工作的情况,保证社区的依法自治,开创出社区建设的新局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