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在东湖塘华侨农场基础上成立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简称东侨开发区),1998年开始进入实质性运作,1999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总体规划于1999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通过,规划区域总面积16.7平方公里。2000年2月闽编办16号文件明确东侨开发区管委会为宁德地区行署(当时未建市)的派出机构,规格为正处级,享有县一级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宁地委发[2000]8号文件规定东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派出机构,受地委、行署委托,代表地委、行署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2006年3月省政府批准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与闽东工业园区整合更名为福建东侨经济开发区,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正式公告。2012年12月26日,福建发改委官方微博发布:经国务院批准,我省宁德东侨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仍为3.9333平方公里,将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
东侨开发区的设立,是当时宁德地委、行署借助东湖塘华侨农场领导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华侨农场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推进闽东新一轮创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一项重要举措。她的成立对闽东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建设海上闽东、发展中心城市、弥合东南沿海经济断裂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至2012年,开发区已编制完成了16.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工业路南北14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以及东湖暨周边地区5.4平方公里“滨水文化休憩产业区”概念性规划设计,基本确立了蕉城、金塔、东兰三大组团以及商贸流通、行政文教、旅游休闲、高尚住宅、工业园区等几大功能区的布局。
东侨开发区具有依城、临海、居中的地理优势,供水、供变电、电讯网络齐全。开发区距省会福州98公里,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100公里,距建设中的闽东机场80公里,近临5000吨泊位的漳湾集装箱码头和对外开放口岸城澳万吨码头,104国道、同三高速以及建设中的福温铁路穿区而过,海陆交通十分便捷。东侨开发区是福建省山海协作的衔接点,是全省实施山海联动发展战略、促进福建经济向临省辐射乃至参与全国经济协作的重要中介和通道,是宁德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增长极港口中心城市的核心区。
东侨开发区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工委、管委会主动向前,积极呼应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大局,克服人少、面广、事杂的种种困难,强化高效、精干的办事理念,经过全体东侨人的不懈努力,城市建设迅速推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投资环境有效改善,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75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1.9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9亿元;财政总收入2.2866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6471亿元。截至2008年底,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3亿元,在建和建成高标准市政道路约60公里,建成小区27个,形成建筑面积215万平方公里,新区7平方公里,人口约5万人,中心城市核心区初步形成。随着城市建设迅速推进,东侨区域不断发展,居住人口不断增多,截至2012年小区数量达50多个,人口已超过6万。
2012年4月19日,管委会下发《关于增设城市社区居委会并调整社区管辖范围的通知》,成立富春、大门山、兰溪、万安、锦绣等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加上已成立的兰亭、侨兴、华侨新村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福建东侨经济开发区一共有8个社区。该通知还对各社区的管辖范围进行了调整。
侨兴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的范围:东至塔山路,南至天湖东路,西至侨兴路,北至东湖路。包括长兴城A区、国泰小区、置业小区、新亚大厦、紫东花苑、金玉良城、东侨花苑、嘉禾楼、九龙商城、建闽小区、天安经典、金龙商厦、丽景阳光等。社区办公地点不变。
东侨兰亭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东至福宁高速路桥下,南至天湖东路,西至塔山路,北至闽东中路。包括逸涛小区、新世纪花苑、冠宏星小区、东海商务广场、东嘉花园、盈丰佳园、豪景花园等。社区办公地点不变。
东侨华侨新村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东至金马南路,南至万安东路,西至福宁南路,北至南湖滨路。包括华侨新村、华侨小学、聚鑫玻璃、夏威水产、东晟泰怡园等。社区办公地点不变。
东侨富春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东至塔山路,南至富春东路,西至宁川北路,北至天湖东路。包括金城花苑、富华嘉园、东湖御景、建发绿庄、怡和丽景、怡和嘉园、中国红市场、琴海豪庭、万达广场等。社区办公服务场所暂设在东湖御景。
东侨兰溪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东至福宁高速路桥下,南至闽东中路,西至东湖路,北至三盛海德公园。包括五里亭、天安世家、南华花苑、文笔嘉园、东海富豪世家、三盛海德公园、金域兰湾等。社区办公服务场所设在金域兰湾。
东侨大门山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东至金马北路,南至塔山路,西至福宁高速路桥下,北至天山路。包括东湖豪门、碧海云天、君裕东湖、东湖天地、海滨壹号、水岸阳光、华府豪庭、东城国际、华庭小区、华侨三期等。社区办公服务场所暂设在君裕东湖。
东侨万安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东至金马南路,南至金马南路、福宁南路交界,西至福宁高速路桥下,北至万安东路。包括金港名都A区、金港名都B区、金港名都C区、汽车南站、塔南工业区等。社区办公服务场所设在金港名都B区。
东侨锦绣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为东侨工业集中区漳湾园区范围,成立后主要为入区工业企业和幸福家园保障房居民服务。社区办公室场所暂设工业园区服务楼。
2012年12月26日,福建发改委官方微博发布:经国务院批准,我省宁德东侨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仍为3.9333平方公里,将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
东侨经济开发区至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1997年,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在东湖塘华侨农场基础上成立;2006年,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与原闽东工业园区整合,更名为福建东侨经济开发区,自此,这片总体规划面积16.7平方公里的新城区肩负拓展宁德中心城市使命,成为宁德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并在全市环三都澳区域综合开发战略中日渐凸显出“排头兵”地位。
2012年的东侨,背倚大门山、塔山、金蛇山,坐拥3800亩东湖,拥有投资达8000多万元、面积21.9公顷环湖南北岸景观, “三山二景一水”的自然美景浑然天成,成为一座新兴生态海湾新城,一个春暖花开的宜居家园。
截至2012年,东侨已落户工业企业68家,建成投产48家,初步形成了电机电器、食品加工、生物科技、新型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五大支柱产业的产业集群。而常住人口数量也从15年前的不到3000人上升到6万多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