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舜年

丁舜年

中文名 丁舜年
主要成就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主持设计了国内自制最大的交流同步发电机
出生地 中国江苏泰兴
民族 汉族
毕业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1910年12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

1912年,丁舜年随父母从泰兴返回原籍浙江长兴县。在长兴县小学毕业后,考入湖州省立第三中学,1925年初中毕业。

1928年,高中毕业,同年考入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

1932年,交通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工学士,留校任教。

1934年,毅然辞去大学助教职务,受聘于华生电器厂,任工程师。

1935 年,华生电器厂南翔新厂建成,丁舜年被调任新厂技术科主任,负责设计制造发电机、直流电动机、变压器、开关、电表等产品。

1945年,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工程师。

1947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实习,同时在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生院进修。

1949年,上海电机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1951年,电器工业管理局第二设计分局副局长。

1956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工艺与生产组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1957年,参加中国科学院赴苏联科技考察团调查了解苏联电工技术的发展水平和长远规划,供修订《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参考。

1958年—1964年,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器科学研究院院长。

1964年—1978年,电器工业管理局总工程师。

1979年,机械工业部教育局副局长直到1984年退休。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83年,应邀出席在东京召开的国际电力电子学术会议。

1961年,参与了我国十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被国家科委聘为自动化组副组长和电工组组员参加制订自动化和电工技术长远发展规划。这期间曾多次被邀请去苏联、东欧各国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曾五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年会。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主持设计了国内自制最大的交流同步发电机,低噪声新型“华生”牌电扇。主持筹建上海电机厂,领导闵行电机新厂设计工作。领导设计了国内最大的高速感应电动机,研制成功无轨电车直流牵引电机。建立了一机部系统内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站。指导研制成功许多新产品,如高精度控制微电机(包括自整角机、伺服电机)和磁放大器等指导研制成功新型电工材料和新型绝缘材料。领导和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10万、20万、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成套设备的研制工作。对发展我国电机、电器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论著

      1.丁舜年.交流发电机与电动机.上海:上海电工图书出版社,1948.

      2.丁舜年.磁铁与电磁铁设计.上海:上海电工图书出版社,1951.

      3.丁舜年.保护替续器及其应用.上海:上海电工图书出版社,1954.

      4.丁舜年.电工技术参考资料(1-6册).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2.

      5.丁舜年.大型电机发热与冷却.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 备注
      1988年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授予终身荣誉会员奖状 获奖
      1986年 获北京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奖状 获奖
      1985年 获中国科学院从事科学工作50年荣誉奖状 获奖

      社会任职

      时间 荣誉 备注
      1988年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授予终身荣誉会员奖状 获奖
      1986年 获北京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奖状 获奖
      1985年 获中国科学院从事科学工作50年荣誉奖状 获奖

      人物评价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后任副理事长,同时还被选为汽轮机、锅炉学会(后改称动力工程学会)的副理事长。

      1981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成立任副理事长兼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5至1988年,被选为跨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北京分会副主席。

      1989年,被IEEE总会选为特级荣誉会员(Fellow)。

      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

      1962年和1964年,曾应民主德国电机工程师学会(VDE)邀请出席该会召开的年会。

      1981年至1987年,曾任国际大电网会议(CIERE)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1987年,主持了在北京召开的北京国际电机会议,任总主席。

      1988年,被聘为在北京召开的电磁场计算在电机工程应用国际会议的名誉主席。

      198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电介质及其应用国际会议上担任中国委员会主席。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