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由来
因地形“原隰宽平”得名。[7]
原平市行政地图
古称崞县,始置于秦始皇,属雁门郡。
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置原平县,属太原郡。
东汉改属雁门郡。
西晋末年复置云中县,楼烦县治自宁武府界徙今市区北部崞阳镇大阳村。
北魏永兴二年置石城县。始光三年(426)于红池村置敷城郡。东魏天平二年(535)侨置繁峙县,于县置繁峙郡,故治在今市区南9千米板寺村,侨置恒州,故治在云中故城。寻废恒州。
北齐废原平、楼烦、敷城3县及永定、建安、广安3郡,改武州为北灵州。寻废北灵州,改廓州为北显州,故治在今崞阳镇。
北周时繁峙郡、县及北显州俱废。
隋开皇十年(590)废石城县,平寇县自今定襄县境徙治崞阳镇,属代州。大业二年(606)改平寇县为崞县。十二年繁峙县自今繁峙县境徙治武州故地。
唐贞观五年(631)置怀化县,故治在今市区南12千米怀化村,属顺州,十二年改属代州。
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改唐林县为白鹿县。五代唐同光初年复改白鹿县为唐林县。五代晋改唐林县为广武县,后复为唐林县。
宋景德二年(1005)唐林县废入崞县。
蒙古太祖十四年(1219)升崞县为崞州,属冀宁路。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崞县,属太原府,八年改属雁门道。
1949年属忻县专区。
1958年,撤销崞县,设立原平县,属晋北专区。
1959年12月,原平县驻地由城关(今崞阳镇)迁至原平镇。
1961年代县析出,原平县改属忻县专区。
1967年属忻县地区。
1983年属忻州地区。
1993年撤县改市(县级)。
2000年12月,撤销忻州地区,设立忻州市(地级),原平市由忻州市代管。[7]
2021年2月5日,《关于忻州市乡级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已经山西省人民政府第99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2021年2月18日,并以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函〔2021〕36号)文件批复,同意原平市调整部分乡级行政区划。现就我市部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情况公告如下:
一、同意撤销楼板寨乡、解村乡,合并设立云水镇。以原楼板寨乡和原解村乡的行政区域为云水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解村村。
二、同意撤销南白乡、东社镇,合并设立同川镇。以原南白乡和原东社镇的行政区域为同川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王东社村。
三、同意撤销长梁沟镇,整建制并入轩岗镇。以原长梁沟镇和原轩岗镇的行政区域为轩岗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轩岗村。
四、同意撤销新原乡,设立新原街道。以原新原乡的大库狄、小库狄、桃园、小河、平地泉、唐林岗、新郭下、北郭下、新华街、解放街、太平街、南滩12个村委会,原北城街道的永兴社区居委会,原南城街道的桥南、铁路2个社区居委会为新原街道的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驻京原南路446号。
五、同意撤销轩煤矿区街道,设立吉祥街道,调整南城街道、北城街道的行政区域。以原新原乡的武彦、张村、东营、磨头4个村委会,原北城街道的沙河桥社区居委会,原轩煤矿区街道的吉祥花园社区居委会为吉祥街道的行政区域,代管原轩煤矿区街道机关、刘家梁矿、黄甲堡矿、焦家寨矿4个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驻吉祥花园社区服务中心;以原南城街道的体育路、建设街、教育路3个社区居委会,原新原乡的小集镇和柳巷、下原平、上原平3个村委会,轩岗采煤沉陷区搬迁村为南城街道的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驻青年街和谐路6号;以原北城街道的京原路、永康路、城西、平安大街4个社区居委会,原新原乡的班村村委会,解村乡的尚家庄村村委会,西镇乡的沙晃、文殊庄2个村委会和西镇新区为北城街道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驻前进西街177号。
六、2020年7月31日原平市政府常务会六届79次研究同意撤销新华街、解放街、太平街、南滩、班村、柳巷6个村民委员会,改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8]
截至2021年,原平市下辖7个镇、7个乡、4个街道、2个矿区、1个农场、1个开发区。[9]
7个镇:同川镇、轩岗镇、崞阳镇、大牛店镇、苏龙口镇、阎庄镇、云水镇。
7个乡:段家堡乡、沿沟乡、西镇乡、王家庄乡、子干乡、中阳乡、大林乡。
4个街道:北城街道、南城街道、新原街道、吉祥街道。
2个矿区:山西鲁能晋北铝业工矿区、原平区石豹沟煤矿工矿区。
1个农场:原平农场。
1个开发区: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9]
原平市地图原平市位于东经112°17′~ 113°35′,北纬38°35′~ 39° 09′之间。地处山西北中部,东临五台县,西靠宁武县,南与忻府区、定襄县毗邻,北和代县、朔州市平鲁区、朔州市朔城区接壤。东西绵亘群山为历代之天然界域,阳武河、滹沱河畔是全市之开阔地带。辖区东西相距62千米,南北长约58千米,总面积为2571平方千米。
因地势起伏显著,境内各地气候差异甚大,一般年均气温8℃左右,一月零下9℃,七月23℃。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60天。
2019年2月4日10时33分,在山西忻州市原平市(北纬38.95度,东经112.83度)发生2.8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10]
原平市(13)原平资源富集,素有“东山摇钱树,西山聚宝盆,中间米粮川”之称。“东山摇钱树”是指东社等东山地区乡镇是山西省最大的水果产区之一和酥梨生产基地;“西山聚宝盆”是指轩岗等西山地区乡镇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煤、铝、铁、石灰岩、钾长石、硅石、铜矿、粘土等20种之多;“中间米粮川”是指中部平川区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总产连续多年保持在5亿斤以上。
原平(3)原平市多年(1956—2008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1.5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5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降雨入渗补给量为1.50亿立方米,河川径流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0.66亿立方米。[11]
原平市共有土地3840553.17亩,其中农用地2009911.54亩,耕地1225783.6亩,林地380674.5亩,园地165918.03亩,牧草地30280.57亩,建设用地207254.57亩。
原平原平已探明的主要矿产中,煤:已探明保有储量11.2亿吨,含煤岩系展布面积400平方公里,煤层平均厚度19——20米,发热量在6500——7300大卡左右;铁:探明储量2.9亿吨,面积6平方公里,长2900余米,矿点大都分布在铁路沿线和干线公路两侧;铝:主要分布在段家堡、官地、牛食尧、长梁沟、龙宫、神山堡等地,已探明储量1.25亿吨,矿体平均厚度3米,矿床面积100平方公里;石灰石:估算储量为3019万吨,矿体厚度236.8米。其它矿产资源有白方岩、钾长石、硅石、磷矿、铜矿、水晶矿、金矿、花岗岩、大理岩、云母、盐碱硝、萤石、石膏等。[11]
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08349人,比上年末减 少3691人,其中:城镇人口227592人,乡村人口180757人,城镇化率 55.73%,男女性别比105.41%。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332人,人口出生率 5.66‰;死亡人口4151人,死亡率10.07‰;自然增长率-4.41‰。[2]
市委书记:马志强[12]
原平街心广场2021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92.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增长9.4%,占生产总值比重 为10.6%;第二产业增加值111.2亿元,同比增长10.0%,占生产总值比重 为57.7%;第三产业增加值61.1亿元,同比增长7.1%,占生产总值比重为 3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009元,同比增长31.7%。
2021年,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9.39亿元,同比增长2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9.9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税收收入7.4亿元,同口径比去年增长30.2 %;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 设税等共计完成税收5.7亿元,同比增长49.6%。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 出34.3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公共安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 就业、住房保障、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八项支出22.9亿 元,同比下降4.7%;“三保”类民生支出29.5万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 出的比重达86.0%。
2021年,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88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047人。年末城镇登 记失业率2.6%。[2]
原平农业以商品粮、制种、畜牧、经济林、蔬菜等五大基地建设为主体,是玉米、高梁、青椒定点制种基地,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
2021年,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59284.6公顷,比上年增加1173公顷,增长 2.0%。其中,粮食种植面积55479公顷,比上年增加1394公顷,增长2.6%; 蔬菜种植面积2363.9公顷,比上年减少210公顷,下降8.2%;油料种植面积 736.4公顷,比上年增加83公顷,增长12.6%。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 面积37392.4公顷,比上年增加15公顷,增长0.04%;小麦种植面积188.1公 顷,比上年减少91公顷,下降32.5%。果园面积4027.2公顷,比上增长2%。
2021年,全年全市粮食产量34.5万吨,比上年增加0.03万吨,增长0.1%。其中, 夏粮0.1万吨,比上年减少0.05万吨,下降32.9%;秋粮34.4万吨,比上年增 加0.08万吨,增长0.2%。
2021年,全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2333公顷,比上年增加1600公顷,增长218%。
2021年,全年全市猪牛羊肉总产量19894.6吨,比上年增长36.1%。其中,猪肉产 量16322.1吨,比上年增长38.8%;牛肉产量969.9吨,比上年增长51.2%;羊肉产量2602.6吨,比上年增长17.1%。禽蛋产量32615.8吨,比上年增长 8.9%;牛奶产量4776.3吨,比上年增长17.6%;水产品产量558吨,比上年 增长3.3%。年末生猪存栏127697头,生猪出栏218284头。
2021年,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6.55万千瓦,同比增长0.72%。机械耕地面积 56080公顷,同比下降4.1%;机械播种面积52011公顷,同比下降4.1%;机 械收获面积31170公顷,同比下降0.6%。全年全市农机化经营总收入25900万 元,同比增长0.4%。[2]
2021年,原平是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主要有铝业、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等行业,形成以化工、煤炭、机械、冶金、建材等五大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品以煤炭、化工、建材、机械、冶金产品为主。
2021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
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9.51亿元,占比4.2%。新能源产业完成产值3.1亿 元,增速为28.7%;节能环保产业完成产值0.38亿元,增速为-27.2%。
2021年,年末全市发电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1%。其中,火电装机 容量147.9万千瓦,与上年持平;并网风电装机容量26.9万千瓦,增长22.8%。
2021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9.93亿元,增长61.3%。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9.02亿元,增长99.6%;有色金属 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78.19亿元,增长29.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 23.16亿元,增长19.9%。
2021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8.61亿元,增长444.6%;实现利润21.41 亿元,增长1051.1%。
2021年,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483万元,同比下降1.50%。具有建筑业资质 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23.6%。[2]
服务业
原平宾馆2021年,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其 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2.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11.1亿元,增长4.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21.1%;金融业增加 值10.2亿元,增长4.6%;房地产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11.2%。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93 亿元,同比增长16.9%。按经营地统计,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3.95亿元,同比增长 1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98亿元, 同比增长22.1%。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 零售额62.93亿元,同比增长16.5%;餐 饮收入额2.0亿元,增长32.2%。
2021年,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35亿元,同比增长33.3%。其 中:城镇39858.1万元,同比增长33.6%,乡村3648.2万元,同比增长 30.6%;批发业144155.6万元,增长51.3%;零售业34197.8万元,增 长30.3%。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35640万元,同比下降42.57%。其中:进口额 33644万元,同比下降44.59%;出口额1996万元,同比增长48.73%;当年实 际使用外资额1723.83万美元,同比增长17400.81%。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1亿元,同比增长10.0%。
2021年,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7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99个, 计划总投资322亿元,完成投资77.8亿元,同比增长0.5%。
2021年,全年资质以上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2.316亿元,同比增长165.9%。其中, 住宅投资完成1.961亿元,同比增长158.0%。
金融
202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7.31亿元,比年初增长11.44%。 各项贷款余额137.78亿元,比年初增长8.16%,存贷比36.52%。
2021年,年末全市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人民币存款余额115.56亿元,比年初增长14.07%;人民币贷款余额76.31亿 元,比年初增长16.52%。[2]
凤秧歌
凤秧歌又名过街秧歌,也叫份秧歌,产生时间久远,是原平县独有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男角都是武士打扮,女角都打扮成古代村姑模样,手拿小锣,边扭边行。凤秧歌的表演有三种形式:踩街、踩圈、开轱辘。凤秧歌多于农历十四至十六在本村分“上院”、“踩街”、“撵旺火”三种形式进行表演。传统节目有80余个,大部分反映农村生活和生产。1955年民间艺人李二俊率队赴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1991年9月参加在山西省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民间艺术节期间;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魅力12》栏目中亮相;2006走进“星光大道”;2008年2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秧歌”之中;2010年5月,获得由文化部主办的广场舞类的最高奖项“群星奖”。
炕围画
炕围画也叫墙围画,俗称“炕围子”,是山西民间一种地域特色鲜明的造型艺术,融壁画、年画、建筑彩绘于一体。 晋北农村家家户户都以火炕为床,为防止墙土脱落弄脏被褥,人们就以胶水调制白土沿炕边墙上涂盖“围子”。炕围画属于家庭壁画,晋北宁武、五寨一带喜用红棕色,原平、代县一带喜用青绿色。以原平炕围画为代表的晋北炕围画,画风细腻,设色艳丽,构图饱满,明朗豁达。每当新房落成,新炕盘就,主家就约请当地有名气的炕围画匠上门作画,画工完毕后,主人常用透明纸或塑料薄膜罩遮其上,更多的人家则用桐油或清漆罩刷,以使其保存年久。原平炕围画曾在北京展出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原平也被称作“炕围画之乡”。
原平锅魁
原平锅魁因历史上夺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其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根据包馅与不包馅可以分成空心锅魁和实心锅魁两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应市的多是甜馅锅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锅魁。锅魁饼面橙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加之包馅的不同,又各具风味。
崞阳麻叶
崞阳麻叶制作方法比较复杂,选用精制面粉、发酵粉和糖剂,辅助油、盐、碱、矾等,加水按一定比例配制搅拌成松软面团,用刀雎切成约半两重的小面块,拉长两根扭两圈,放入油锅中炸到金黄色捞出即可食用,油料一般选用晋西北的胡麻油。崞阳麻叶手艺形成于清末,到建国初期几近失传。
原平是晋中南通向塞外的交通枢纽。境内京原、北同蒲铁路在市区交汇,朔黄铁路和京原、大运等公路穿境而过,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交通便利。
2021年,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152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8公里。年末实有公共汽 车56辆,实有运营出租汽车368辆,公路客运量782.4万人次,其中公共汽车客 运量329万人次。
2021年,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62316辆,比上年末增长1.9%,其中私人汽车 57171辆,增长0.4%。本年新注册汽车4277辆,增长11.1%。年末轿车保有量 34700辆,增长2.1%,其中私人轿车33843辆,增长2.1%。[2]
2021年,全年全社会用电总量319005万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6820万千 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的2.1%;第二产业用电238513万千瓦小时,占 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74.8%,其中工业用电236160万千瓦小时;第三产业用电 51622万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的16.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2050万 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的6.9%。[2]
2021年,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28038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收入5357万 元;电信业务总收入22681万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62284户,其中,4G移动 电话用户359457户,当年新增62345户。全市宽带接入用户139278户,其中当年新增18825户。[2]
十一五期间,原平市累计投资3.8亿元,建设了西山循环公路、环城公路,新增通村水泥(油)路224条,共643.4公里,改造县乡公路10条81.3公里。实现村村通,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和人畜饮水条件得到改善。
2021年,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74元,同比增长9.1%,人均消费支出 13751元,同比增长12.8%。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69元,同比 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954元,同比增长16.8%;农村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14303元,同比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408元,同比增 长6.7%。
2021年,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9305人,比上年末增加12808人;参 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59453人,比上年末减少2029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72245人,比上年末减少2698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33640 人,比上年末减少2233人;参加失业保险46281人,比上年末增加497人;参加 工伤保险36147人,比上年末减少299人;参加生育保险31025人,比上年末减 少10877人。
2021年,全年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4121人,全年共发放城市最低保障资金 2379万元。3943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
2021年,年末全市城镇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2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2个。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063人。接受社会捐赠款50.61万元。[2]
原平市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小学、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100%,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9%。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疾病控制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建立起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多孩率由2005年的2.75%下降到2010年的1.9%。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人口健康指标全面提升。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幼儿园(班)37所,小学66所,普通初中26所,普通高中5 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所。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1.57%,小学学龄儿童净入 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8%。
2021年,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367件,增长30.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2件,减 少18.5%。全年新登记科技成果4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19家。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年末累计高新技术企业20家。
2021年,全市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区内税收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19.4%;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3.7亿元,同比增长71.2%,实现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 140.3%。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省、市、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计量检定技术机构1个。全年完 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189台件。
2021年,全市有气象台站17个。全市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1个,防 雹、增雨累计受益面积为全市域内受益面积达350万亩。全市有卫星云图接收站1个。
2021年,年末全市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1个。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个, 文化站20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农村文化 活动场所368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6个。公共图书馆1个。出版报纸1种(不含 高校校报)《原平市报》0.21万份,杂志1种《梨花》2000册。广播电视台1座, 电台1座,一百瓦以上电视转播发射台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0%,卫星电视人口 覆盖率100%,自办节目电视覆盖率达90%,有线电视用户1.4万户。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618个,床位1798张。卫生防 疫、防治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3262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331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技术人员69 人,防疫、防治卫生技术人员30人,妇幼保健(所、站)卫生技术人员52人。
2021年,年末全市有体育场4个,体育馆0个。[2]
原平农学院
前身为原平农业学校,创办于1952年,198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1991年和1993年分别被农业部、山西省政府确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1998年被评为“山西省文明学校”,2002年7月1日经山西省政府批准成立山西农业大学原平农学院。
范亭中学
创建于1946年,以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名字命名。素有"南康杰,北范亭"之称,是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2006年5月4日举行了六十周年校庆,并在07年成为山西省示范高中。
2021年,年末全市2座中型水库蓄水量930万立方米。
2021年,年末全市森林面积28786.53公顷,森林覆盖率11.29%。
2021年,全年全市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376.95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 14.31万亩,其中绝收面积1.58万亩。
2021年,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2起,下降33.3%;死亡4人,增长 33.3%。全年全市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2]
原平滹沱河风景区原平文物古迹遍布全境,有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26处,其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阳武村朱氏牌楼、练家岗慧济寺、崞阳南桥等3处。著名胜景有“天涯石鼓”、 “五峰叠翠”等,另有土圣寺、佛堂寺、楼烦寺、文庙等十余处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有:续范亭纪念堂,原平市烈士陵园,抗日烈士纪念碑,朱德、刘少奇路居旧址,下神头惨案旧址,峙峪惨案旧址,南神头惨案旧址等;农业观光游景点有山西六大温泉之一的大营温泉。
天牙石鼓景区
原平天牙石鼓山距原平市5公里,南距忻州市30余公里。在崞阳(即原崞县城)东南20余公里处还有一座五峰山,古人将天牙石鼓山与其匹配媲美,时有“天牙是为天牙,五峰好比地角”。唐末诗人雍陶留有《再经天涯地角山》的四言绝句:“每忆云山养才,悔缘名利入尘埃。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天牙石山有鼓神祠,坐落于石鼓山下。祠宇坐北而南向,祠前门外有石旗杆、木雕牌坊和一对石狮,另有一座和神祠山门相对的古戏台。
崞阳普济桥
崞阳普济桥俗名南桥,横跨在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阳镇南门外河流上。创建于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以后历代曾予补修,保持了宋、金时期的石桥艺术。桥用行錾石和雕刻石砌成,主桥全长30米,跨度8米,券高7米。两端各有一引桥,二小券,以分洪水。大小券口均为石料横旋,券口之边均有造型精美的石刻浮雕。大券口的两边,中间雕有石狮头,余者均匀分布雕有故事人物的浮雕组画16幅;小券口边上雕有皎龙出水及九针图案。
慧济寺
慧济寺慧济寺位于市东北12.5公里处,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阳乡练家岗村“惠济祠”取给困苦者以好之意,整个寺院建筑是典型的唐塑风格,殿内菩萨及木刻罗汉均属宁代艺术雕塑。
崞阳文庙
崞阳文庙始建于元大德(公元1299)年间,原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历经明清两朝多次修葺,计有大成殿7间,东西廊房各10间,戟门5间,棂星门坊5间,敬一亭5间,小石林亭5间,泮宫坊3间,德配天地坊3间,道冠古今坊3间,金声玉振坊3间,库房3间,厨房3间,宰牲房3间,守庙住房3间,崇圣祠3间,名宦祠3间,乡贤祠3间,尊经阁上3间、下5间,文昌祠3间,乐楼3间,文昌三代祠3间,魁星楼1间,忠义祠3间,明伦堂3间,节孝祠3间,教谕署讲堂3间,训导署大门3间,讲堂5间,仪门内正厅3间,儒学大门1间等百楹建筑。
土圣寺
土圣寺土圣寺位于市城区西南30公里水油沟村附近,背靠云中山脉,因该寺原有山林土地上千亩,土地收入丰盛可观,故而得名,据考始建于唐,“施火毁于火,明隆庆,万历年间先后重修复,每年四月初八政祭。”寺院两侧有一清泉,名曰“灵泉”故又取名灵泉寺。
崞阳关帝庙
崞阳关帝庙位于崞阳镇东关。据碑记载,关帝庙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关帝庙座北向南,原有关公殿、戏台、东西配房、圣母殿、三义殿、龙王殿、山门等建筑,构成总体平面为长方形。戏台、西配房已无存,余其皆完整。关公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前有廊子,并有砖铺月台,四周有石质栏杆,栏杆左右各有望柱四根,前有八根。题记为清咸丰元年重修。关公殿后有小式木作圣母殿、龙王殿、三义殿各三间,均系晚清建筑。山门有台阶十四阶,逐级而上,又有台阶八级,并有砖铺平台,四周有砖砌花栏。山门门额上书“关帝庙”,门前有照壁一座,石狮一座。
班婕妤,西汉女辞赋家,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初为少使,立为婕妤。
张杨,字稚叔,汉末群雄之一。
杨沂中,一般指杨存中,宋朝将领,追封和王。
慧远大师,中国佛教净土宗初祖,俗姓贾,精通六经及老、庄之学。
秦玉根,电影鸡毛信中海娃原型。
黎玉,1925年参加革命,曾任山东省委书记、山东省政府主席等职。
李开信,1937年参加革命,曾任国家物资总局局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经委顾问等职。
张劲松,1987年11月入伍,1989年入选八一男篮,八一男篮主力之一。
续范亭,1925年前后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二混成支队参谋长、第六混成旅长、国民军军政学校校长。
傅全有,194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上将军衔。
张培梅,字鹤峰,国民党军事将领。
徐永昌,字次宸,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嗣任陆军大学校长,国防部长。
赵栓龙,曾任甘肃军区司令员,少将军衔。
赵尔陆,曾任国防工业政治部主任,上将军衔。
张廷桢,曾任北京卫戍区副政委,少将军衔。
张光汉,曾任湖北军区副政委。
张工,曾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上将军衔。
张二旺,1988年9月授予少将军衔。
王玮珍,新疆军区副政治委员,少将军衔。
王宇,曾任总参谋部办公厅副主任,少将军衔。
王恭,曾任后勤部副部长、宁夏军区副司令员。
石进元,曾任兰州军区后勤部部长。
吕义山,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李吾田,内蒙古军区参谋长,少将军衔。
黄乙俊,北京卫戍区原副政治委员。
常志义,曾任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院长。
谢高忠,曾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员。
陈明山,曾任第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