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里镇

望里镇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中文名 望里镇
人口密度 1030人/平方千米
外文名 WangLiTown
地理位置 东经120°3’,北纬27°28’
火车站 苍南站
下辖地区 3个居民区、24个行政村
邮政区码 325804
电话区号 0577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今望里镇大部及繁枝一小部分古称荪湖,历史悠久。春秋时为东越瓯人地,战国时先属越,后属楚,秦时隶属闽中郡,汉代至晋大康前,先后属闽越国、东海王辖地。唐时属亲仁乡,历宋、元、明、清未变。

民国初属平阳县江南区亲仁乡二十五都。民国19年改村里为乡镇,原望里镇辖地有荪湖和马鞍二乡治(鲤鱼山港为界,南为荪湖乡,北为马鞍乡).据陈先满先生于2013年发掘史家陈功甫史料:民国29年(1940年),荪湖、马鞍两乡合并为一,当时国立北京大学文学士,曾任国立中山大学文科教授陈功甫隐居故乡,时任马鞍乡乡长的彭绍基邀陈功甫起乡名。他以境内巍峨的望洲山和秀丽的鲤鱼港各取首字定为"望鲤",寓"屏南山观鲤跃”之情趣,后简化为望里。[1]

解放初期,原望里镇辖区分望里、合作两乡,初属宜山区,后属钱库区。1956年撤销合作乡并入望里,后随钱库区的撤销与恢复,归属也几经变动。1958年称望里管理区,1961年成立望里人民公社,1984年建立乡政府,1988年改为建制镇,2011年区划调整并入钱库镇,称望里社区。2016年区划重新调整钱库镇管辖范围,增设望里镇(4月24日苍南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实施大会暨领导干部集体谈话会议会上正式授牌成立)。

望里是革命老区镇,有光辉的历史篇章。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望里人民就投身革命。1927年在望里东社成立了江南第一个农民协会--环川农民协会(现址属新安乡)。在张培农、吴信直、叶廷鹏、郑海啸、林辉山、陈阜等革命老同志的领导下,成立四个地下党支部,有98名党员,122名游击队员,分布在望里20个村,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曾参加攻打宜山、藻溪、石塘等战斗,可歌可泣。有20多位烈士为革命献出生命,有许多"红点户"为革命作出贡献。

区域概况

南面望洲山为江南平原最高峰,有屏南山望跃鲤之美誉。境内山清水秀,河网纵横交错,池塘星罗棋布,气候适宜,环境优美,既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又有山区的秀丽风光,可谓得天独厚。地势有"远望平川尽头处,临境别有一方天"之感,有人把望里作为苍南的缩影。

护法寺唐塔宋桥积沉千年文明,南北岙千亩橙园演绎十里田园风光,是苍南县唯一的市级生态示范镇。同时也被称棉纺重镇。总面积32.8平方千米。下辖3个居民区(南茶寮、港滨、镇前)、24个行政村(南茶寮、北岙、南北岙、北茶寮、河口、新民、浃底园、下堡、乌石岭、港头、六板桥、凤岙、马鞍、金家庄、罗厝、宫西、溪头埠、祺临、东前、雅儒、山岙口、护法寺、仙居山、神山)。

自然地理

地势南、北、西三面环山,全镇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4.7%。山清水秀,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3%o南部望洲山海拔752.3米,为境内最高山。东部为平原,海拔5米,河网纵横交错,池塘星罗棋布。南部山脉水源,汇集至镇内半港河,西部神山、百步岭诸水汇注大港河,是全镇人民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二河在镇中心区南茶寮汇合,河宽水深,浩浩荡荡进入鲤鱼港,分注望钱河、望宜河入海。另一支北岙藤岗内和乌石岭之水经新民、北茶寮汇入望宜河,北上云岩汇入横阳支江。据苍南县水资源区划,望里属江南平原蓄水区,望里水道是江南平原水网的正源。半港河上游已建两座水库一一护法寺水库和护法寺调节水库(平原引水工程)。

气候条件

望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无严寒酷暑。年均温度14-18°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约7°C,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5°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1-28.8°C历史上极端最高气温:38.3°C。

常年无霜期208-288天,初霜一般在11月底或1 2月上旬,终霜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

年平均降水量在1303-2140mm.

全年日照时数较多,大约在1922.5小时,雨量充足,空气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83%.

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干旱、龙卷风、冰雹、低温等,而以台风、暴雨、干旱为重。台风季节主要集中在7-9月,9月最多。由于沿海水闸扩修和桥墩水库及境内水利工程调节,洪涝和干旱基本可克服。

方言文化

闽南话

系苍南县的原住民语言。苍南讲闽南话的最初是明清时期从福建泉州、漳州迁入的,当地人称为福建话,属闽南话系统,传入浙江南部后,由于自身的演变和周围方言特别是“瓯语”的影响,与福建南部的闽语已有很大差别,学术上称为“浙南闽语”。

望里,念作mong li。

蛮话江南垟片区通行方言。

温州话

靠近宜山镇区域讲温州话。

镇内居民混杂使用2至3种完全不能互通的方言。

人口数据

(2016年望里镇户籍人口)

总户数 8184
总人口 37744
城镇人口 5131
乡村人口 32613
20320
17514

37507人(2017年)。

经济发展

总户数 8184
总人口 37744
城镇人口 5131
乡村人口 32613
20320
17514

城市规划

作为苍南县较大的建制镇,望里镇配套机构齐全,县属机构有派出所、供电所、信用社、消防队、城管中队、卫生院等。另外,还有广电站、交管站、地税组、市管组、环卫所、综巡队等机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望里的各项事业飞速发展。据2001年统计,望里镇国内生产总值10830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3048元,年递增1 7%。工业总产值32418万元,财政收入767万元,外贸出口额达2434万元,列全县第六位。农业总产值2819万元,家庭工副业产值达18556万元,水果总产量500吨,产值40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达3938万元。

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确定了我镇“十三五”发展战略目标和2016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十三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5%以上;财政税收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每年达到15%以上;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单位产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生态质量明显好转。

在今后五年中,我们必须着重把握能力着力特色发展,打造实力棉纺小镇;着力统筹发展,构筑协调城乡格局;着力绿色发展,创造幸福美好生活。[2]

镇内建设

根据苍南县十三五旅游总体规划要求和苍南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及“打造浙江省山海生态旅游胜地”的目标,充分整合全县旅游资源、旅游要素,实行多规合一,做到统一布局,统一规划,实现旅游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全域化旅游发展模式。围绕“一线一带八区”全域旅游规划,望里响应了燕窠洞的宗教文化旅游区块的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旅游胜地。

为了打造农村娃的课外乐园,2016年我镇将新增1所乡村学校少年宫,镇第一小学选为创建学校。

8月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森森来我镇调研,实地察看了望里镇机关文化走廊、镇机关大楼副中心(镇图书馆选址)和护法寺国家级文保单位唐塔宋桥遗址等。详细了解我镇文化建设情况。对我镇打造廉政文化风景线等做法给予充分肯定。[3]

同时,加强完善通讯、电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周全及完善。

加快城乡统筹建设,在望里,启动了综合整治村居旧房改造工程,促进城乡新面貌。

旅游资源

一亭:指的是同德爱心亭是由苍南县同德爱心服务联合会成立的一个“志愿者服务亭”。2015.6月位于钱库镇望里社区(现今望里镇)的首座“同德爱心亭暨红色细胞服务驿站”正式启用,主要免费为群众提供爱心茶水、爱心小药箱.......老人爱心关怀等服务内容。“同德爱心亭”标志着钱库镇(现今望里镇)公益服务和党员志愿服务事业掀开崭新的一页。

一居:指的是美丽居民。该工程项目位于望里镇罗厝村(半港河以西,望中路以南、站前路以东规划地块内),项目按“美丽居民“模式,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审批,建设为五层公寓式房屋。[4]

一馆:指的是图书馆(苍南县图书馆望里分馆)。2017.7月21日位于半港河畔的望里图书馆正式开馆。该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310平方米,上架书籍达1.6万册,涵盖少儿、文学、健康、教育等多个教育专题类别,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及知识层次的群体借阅。同时,该馆与市内所有图书馆实现“一卡通”通借通还,让读者享受“一馆办证,多管借书;一馆借书,多管还书”的便利服务。[5]

一房:指的是安置房(望里镇神山村下山异地脱贫安置房)。该项目位于龙港西桥村,洪湖路与西桥路交叉口地块。该项目的推进,不仅能切实改善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而且能有力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6]

重点工程项目

1.望洲山风景区

望州山位于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望里燕窝硐景区。是苍南境内主要山脉,海拔为753.3米,因地处沿海平原之中,突兀而起,所以显得十分雄峻,望州山南麓有荪湖山,地势险要,蜂峦众多,最高处为大尖山,上有龙湫,常云气蒸腾,风雨雷霆常从此出。

山上有望洲台,传说望洲台上可见温州、福州、台州三州,故又称望三州山,为登高胜地,当地群众有正月新春和深秋时节登望洲山的习俗。

乾隆年间的平阳诗人张綦毋的《船屯渔唱》,写到望州山:

山中无数药苗生,半日游人药径行。

识得菖蒲与荪草,莫将钩吻误黄精。

2.燕窠硐风景区

望里的燕窠硐风景区,是苍南县的旅游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区内山川巍峨,

气磅礴;奇岩怪石,拟人象形;幽洞珑珑,颇具特色;飞龙湖水,碧波涟漪;林木苍翠,山岳岩石,湖瀑幽洞,秀色怡人;古建筑唐塔宋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寺观(龙泉寺、慧恩寺、瑞云院、玉虚道观、龙隐观等)。古塔沧桑,历史悠久;寺院辉煌,香烟袅袅。 西南山区地势险要,为浙南地区革命根据地之一,革命先烈先辈叶廷鹏、陈铁军、王国桢、陈卓如、陈阜、林志枉和林辉山等同志早期曾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龙隐观是当年革命活动联络点。

3.江南名刹——护法寺

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邑中寺院始自隋唐,其时佛法已盛行。”坐落在荪湖龙头山下的护法寺,始建于唐大中年间(87-858),是钱库地区建寺时间最早,寺院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传说当时有一位和尚,法名僧老,原在望州山顶古刹当家。为了方便越来越多的善男信女免受攀登之劳,所以又在龙头山脚下,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先建一寺,坐南朝北,取名护法寺。到北宋乾德四年(963),他的继承者以为原寺太小,不能满足香火日盛的需要。于是就在原址上扩大规模,重建一座坐东朝西的护法大寺。它东倚龙头山、南至水礁沟、西靠塔基河、北接龙河水波殿,占地面积达四十库存,同时外加墙围。建设基金都由各方捐赠奉献,据荪湖林氏宗谱记载:当时单南道林克一家就施田240亩。建成后的护法寺:一进七间,当中是弥勒佛的神龛,左右分列四大金刚;二进七间,中间是大雄宝殿,有释加牟尼金身;三进也是七间,中间为观音阁,左右有文殊菩萨和善财童子等。中间庭院铺以花岗石,两厢明廊,都是紫木结构,额以花板,画梁雕栋,雄伟肃穆,十分壮观。它不仅是当时钱库境内的一大名寺,在邑内也颇有名气。如芦浦四月初八庙会,有善男信女过八寺的风俗。这八寺之中,护法寺排在首位,然后是灵峰寺、广福寺、灵鹫寺、瑞岩寺、香林寺等。护法寺始建时,没有寺、塔。到宋元祐三年(1088),才在寺前先后建成一座无祐桥和七座单檐塔,又称护法寺桥和护法寺塔。元祐桥三孔梁式结构,东西走向,长九米多,宽三米多,桥沿上刻有桥名和建桥时间。塔原有七座,现仅存三座(其中二座损坏后重新仿制),塔型与灵鹫寺单檐塔基本相同。桥和塔都已列为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护法寺始建时没有台门。到明永乐年间(1403-1424),有凤岙林氏自愿出资兴建,建筑也十分讲究,遗亦至今犹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护法寺因年久失修,损坏严重,时有僧通证主持大修一次。到道光四年(1824),僧雪舟再次重修。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建。到民国三十三年(1944),平阳县县长张韶舞,为镇压钱库大刀会起义,对钱库人民实行血腥的镇压,不仅钱库三条街被烧为灰烬,在追剿大刀会中还将护法寺及其所在的村庄也全部烧光。地处荪湖景区的护法寺,向来就是文人墨客游览和驻足之地,其间也留下许多诗文墨迹。后因寺毁人亡,保留下来的已经很少。手头只有金乡顾清标兄弟和刘绍宽等几首诗。现抄刘绍宽一首如下:夏历六月十五夜携小儿缙同姜肖玉,谢仲远诸君共十五人会集护法寺,兼游燕窠洞。吾乡山水窟,西南钟灵秀,群山纷熸烍①,宛似列屏绣,少闻护法寺,宏杰山中枸,父老避嚣喧,读书此岩岫。(舅氏杨仲渔先生混仲、杨省三师、常读书于此)旁有燕窠洞,谲诡②尤奇观。嗟予尘俗士,饥躯事奔走,未领烟霞处,一洗胸襟陋。姜子集吟倡,深夜驾相就,长筵坐讨论,烛影动杗廇③。歌呼杂笑谈,明月耀清昼。兴来恣游览,山僧导先后,忽忆山洞奇,欲遂岩扉叩……。余昔郡城游,飞霞一拳瘦,宾从日淹留,车马纷填辏④。岂若兹山奇,嵌空若雕镂。只惜荒草埋,惟见长材茂。今日选胜游,孰擅文词富,搜剔崖壑姿,名胜垂宇宙。……时光飞逝,护法寺被毁至今又过去了七十多年。2002年,在原护法寺的旧址,又新建一幢大雄宝殿。当家的是一位年青的出家人,问及“能否恢复旧观?”他说:“现在没有资金,我们的计划是逐步发展”。

4.陈功甫故里

陈功甫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民国时期著名文史教授、近代史教研先驱,国立北京大学文学士。据陈先满先生挖掘他史料发现:陈功甫生前曾是国立中山大学文科教授、史学系主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学生杂志》主编;他与顾颉刚、傅斯年、鲁迅等曾为同事;他编著大量近代史著,现有遗著:《中国史学史》《中国史学述略》《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最近三十年史》《中国革命史》《义和团运动与辛丑和约》《日俄战争史》等。 1937年,他回故里本镇浃底园,于1939年建成清末民初浙南建筑风格的“七间大院”,为纯木材与青砖组合结构,前后门房,门前院子地面由条石铺就,为时江南地区代表性建筑,现留有遗址;1942年,陈功甫逝世于故居,安葬于其故居酒瓶山脚下,为青砖结构民国官宦式墓园,现有遗迹;还有陈功甫于1920年取得国立北京大学文学士牌匾等遗物,是了解民国学者生活,感受民国先生精神世界的好去处。

双百亿提升工程

望里镇50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为了满足苍南“十三五”期间用电及三澳核电和华润电厂送出需求。)该项目为省重点工程,座落在望里镇溪头埠村,项目用地面积75亩,总投资3.2亿。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1亿元左右,预计2017年3月上旬完成桩基工程,2017年底前完成500KV输变电线路1号、2号、3号架装工程,2018年3月28日全面完工并组织验收。[7]

望里镇循环经济小微企业创业园工程:该项目浙商回归重点项目、是省重点工程,座落在望里镇河口村,园区占地面积159亩,预计总投资5.5亿元,将于2019年6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园区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20亿元,可解决1000多人的劳动就业。[8]

工业

钱望公路、瓦海线提升改造工程(交通项目):钱望公路路线全长2.56千米,路基、路面分别由7.5米、7米拓宽至8米,两侧各增设1.5米慢行绿道+3米绿化带。总投资约0.5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优化钱库、望里片区的交通道路网,为望里镇的城镇建设创造“畅、安、舒、美、洁”的交通环境。[9]

望里再生纤维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工业提升项目):项目坐落在望里镇河口村和北茶寮村,总用地面积144亩,总建筑面积21.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2亿元。项目的建成有效缓解望里镇“大拆大整”堵疏问题,将从根本上改变望里镇产业“低小散”及环境“脏乱差”现象。[9]

龙港望里神山村下山异地脱贫项目(住房保障项目):项目位于龙港西桥村洪湖路和西桥村交叉口(湖振线以东、萧龙线以北),总用地面积67.05亩,总建筑面积12.0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9.46万平方米,总户数767套,项目总投资为3.5亿元。本项目为苍南县重点民生工程,建成后望里镇神山村民可以实现异地搬迁,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增强群众幸福感。[9]

农业

工业以纺织业为主,2003年全镇有500多家气流纺企业,是全国再生气流纺纱生产基地,形成气流纺纱、土纺土织、宠物玩具、纱绳、洁具、工业用布、纺织机械等七大纺织系列。年产棉纱15万吨,全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8.64亿元,外贸出口总额达3000多万元,经济总量列全县第六位。

招商引资

生态和效益农业已成规模,有市级“万亩放心大米基地”、“千亩甜橙基础”和“百亩无公害蔬菜基地”,40余公里河网是天然养殖、垂钓基地。水果业是该镇的特产,有茶叶、甜橙、杨梅、油桐、乌桕、除虫菌等,特别是南北岙、北岙是全县名特产甜橙生产基地,品种有血橙、脐橙,以酸甜适度、芳香可口、营养丰富而闻名,获省著名农产品称号。2003年水果总产量1637吨,产值160万元。

教育

2006年,望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重新调整招商引资领导小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招商引资网络,搭建招商平台,出台优惠措施,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年合同引进外资81万美元,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内资投资项目二个,其中溪头埠村生态公墓项目投资约1000万元,已进入施工阶段,城东工业区投资项目,意向投资约1亿元,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社会事业

辖区学前教育
望里镇机关幼儿园(规划中)
望里镇中心幼儿园 望里百花幼儿园 望里望洲幼儿园 望里合作幼儿园 望里北岙幼儿园
辖区小学
望里第一小学 望里第二小学 望里第三小学
辖区中学
望里中学

环境整治

辖区学前教育
望里镇机关幼儿园(规划中)
望里镇中心幼儿园 望里百花幼儿园 望里望洲幼儿园 望里合作幼儿园 望里北岙幼儿园
辖区小学
望里第一小学 望里第二小学 望里第三小学
辖区中学
望里中学

生态建设

2006年,望里镇鼓励贫困地区农户下山异地扶贫,对神山、仙居山等少数居住在山中的特困人口,坚持自愿原则,鼓励异地脱贫,经多方努力协调,与龙港已初步达成协议,原居住在山上的农民共738户3130人,搬迁到龙港西桥村居住,以提高贫困农户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对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和引导劳动力健康有序地流动,积极稳妥地扩大劳务输出;高度重视慈善工作,多方努力着手建立慈善机构,于1月成立望里慈善分会,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向协会捐款,并由协会向特困老人、特困家庭进行慈善捐助,开展济困扶贫;经常性举办各种技术技能培训,开展知识扶贫、技术扶贫、医疗扶贫。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扶贫工作方式,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6年,温州市鞋革协会到望里镇护法寺村开展全市“百会(企)扶百村”精准帮扶活动。座谈会上,护法寺村书记介绍本村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市鞋革协会当场同意与该村帮扶结对。谢会长表示该村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可发展潜力大,我们结合他村实际,将尽我们企业最大的努力,积极商讨并帮助其精选发展路子,协调落实帮扶项目,如技能培训、创业指导、资金支持等,建立起扶贫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村企互惠双赢。当天,市鞋革协会向护法寺村捐赠人民币10万元,帮助该村重建党员活动室、生态停车场和望洲山游步道等。

随后还实地察看了该村村容村貌,并慰问了该村的贫困村民、困难学生家庭,同他们进行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目前生产生活情况,并为他们送上了慰问金。[10]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