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区

洞头区

中文名 洞头区
车牌代码 浙C
外文名 DongtouDistrict
火车站 温州站、温州南站
下辖地区 5个街道、1个镇、1个乡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81730元(2021年)
机场 温州龙湾国际机场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区长 郭云强
著名景点 望海楼、仙叠岩、半屏山、大沙岙海滨浴场、龟岩峰等等
地区生产总值 126.07亿元(2021年)
电话区号 0577
行政区划代码 330305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洞头置县历史短,但开发历史悠久。据九亩丘出土文物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洞头列岛就有人类活动。

春秋战国,为瓯越之地。

秦,属闽中郡。

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属回浦县,隶会稽郡。东汉,建武元年至三年间(25-27),改回浦县为章安县,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遂为永宁县地,仍隶属会稽郡。

三国,属吴国,仍为永宁县地。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永宁县属之。

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立永嘉郡,以永宁县为郡治。宁康二年(374)分永宁县置乐成县,今洞头县境遂为乐成县地。

隋,开皇九年(589),改永宁县为永嘉县,隶处州,今洞头县境为永嘉县地。开皇十二年(592),改处州为括州。

唐,武德五年(622),分括州置东嘉州,分永嘉县复置乐成县,今洞头县境又为乐成县地,隶东嘉州,武德七年(624),又撤乐成县并入永嘉县,今洞头境地复为永嘉县地。贞观元年(627),废东嘉州,永嘉县隶括州。高宗上元二年(675),分括州置温州,设州治于永嘉。载初元年(689),复置乐成县,隶温州,今洞头县境复为乐成县地。

五代十国时,乐成县属吴越国。

后梁开平二年(908)改乐成为乐清,今洞头县境为乐清县地,仍属温州。

南宋,咸淳元年(1265)属瑞安府。

元,属温州路。

明,属温州府。

清,雍正六年(1728),置玉环厅,隶温州府。今洞头县境划玉环厅第二十都。

民国元年(1912),改玉环厅为玉环县,隶瓯海道,今洞头县境为玉环县第四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今洞头县境建政为三盘区。

1949年10月7日(农历八月十五)洞头境首次解放和1952年1月15日洞头全境最后解放后,均仍属玉环县。1953年6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洞头置县,隶浙江省温州地区专员公署。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洞头县建制,7月1日起划归玉环县。1959年1月7日,国务院决定撤销玉环县建制。4月1日起,洞头划归温州市。1964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洞头县建制,隶浙江省温州地区专员公署 。1965年3月1日起,县人民委员会正式对外办公。1981年9月22日,温州地区与温州市合并,洞头即改隶浙江省温州市。

2001年11月16日,洞头县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双朴乡、三盘乡、北沙乡建制,并入北岙镇。北岙镇辖27村、7居,驻镇前路1号(原址)。撤销半屏乡建制,并入东屏镇。东屏镇辖17村,驻府前路51号(原址)。撤销霓南乡、霓北乡建制,合并设立霓屿乡。霓屿乡辖10村,驻滨海北路2号(原霓北乡址)。调整后,洞头县辖北岙、东屏、大门3个镇和霓屿、元觉、鹿西3个乡。

2011年,洞头县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一、撤销北岙镇建制,在原北岙镇的行政区域内设立北岙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北岙街道办事处辖6个社区、23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镇前街1号。二、撤销东屏镇建制,在原东屏镇的行政区域内设立东屏街道办事处。调整后,东屏街道办事处辖16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府前路51号。三、撤销元觉乡建制,在原元觉乡的行政区域内设立元觉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元觉街道办事处辖7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繁府路15号。四、撤销霓屿乡建制,在原霓屿乡行政区域内设立霓屿街道办事处。调整后,霓屿街道办事处辖10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滨海北路2号。调整后,洞头县辖北岙、东屏、元觉、霓屿4个街道办事处和大门镇1个镇、鹿西乡1个乡。

2015年7月23日,国务院批准温州市洞头县撤县设区。9月1日,温州市举行洞头撤县设区动员大会暨授牌仪式。[12]2015年9月1日,温州市洞头区正式挂牌成立。[12]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洞头区辖6个街道、1个镇、1个乡。[13]

区划详情

6个街道:北岙街道、灵昆街道、东屏街道、元觉街道、霓屿街道、昆鹏街道。

1个镇:大门镇。

1个乡:鹿西乡。[13]

区域 面积 人口 政府驻地
北岙街道 24.28平方公里 4.73万人 镇前路1号
东屏街道 14.48平方公里 2.10万人 中仑村府前路51号
霓屿街道 11.50平方公里 1.22万人 布袋岙村滨海北路2号
元觉街道 7.84平方公里 0.94万人 状元村繁府路15号
灵昆街道 55.05平方公里 2.23万人 沙塘村繁灵街
大门镇 35.80平方公里 2.53万人 镇中路4号
鹿西乡 10.06平方公里 0.80万人 鹿西村海景街92号

自然环境

区域 面积 人口 政府驻地
北岙街道 24.28平方公里 4.73万人 镇前路1号
东屏街道 14.48平方公里 2.10万人 中仑村府前路51号
霓屿街道 11.50平方公里 1.22万人 布袋岙村滨海北路2号
元觉街道 7.84平方公里 0.94万人 状元村繁府路15号
灵昆街道 55.05平方公里 2.23万人 沙塘村繁灵街
大门镇 35.80平方公里 2.53万人 镇中路4号
鹿西乡 10.06平方公里 0.80万人 鹿西村海景街92号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洞头区洞头区(3)温州市洞头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14]总面积2777.3平方公里(含水域)。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59′45″-121°15′58″,北纬27°41′19″-28°01′10″之间。

气候特征

洞头区侵蚀丘陵地貌分布广泛,约占全区陆地面积的91%。其中高丘陵(海拔250米以上)主要分布于大门岛以及鹿西、霓屿、状元岙等岛的中部和洞头岛的西部,山坡较陡,一般30-40°,特别是边缘地带,常有大于40°的陡坡或陡崖出现;顶部较平缓,坡度一般15-25°。最高山峰烟墩山位于大门岛,海拔高391.8米。高丘陵以凸型坡及直线型坡为主,部分地段为复合型坡。低丘陵(海拔<250米)主要分布于洞头岛、半屏岛、三盘岛、小门岛以及鹿西、霓屿、状元岙等岛的边角部位,山顶部较平缓,为10-25°,山坡坡度25-35°,局部坡麓地带有超过35°的陡坡及陡崖。低丘陵的山坡地形以凸型坡和直线型坡为主,局部为阶梯状复合型坡。堆积地貌主要分布于大门、洞头两岛,面积小,分布零星。其中洪积平原零星分布于大岛屿的沟谷及山麓地带,上游坡度10-15°,下游坡度3-10°。海积平原主要分布于洞头岛、大门岛及小门岛,在霓屿岛及半屏岛亦有小块分布,地势平坦。

水文情况

洞头区洞头区(3)洞头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和月较差比较小,冬暖夏凉。据1971年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7.5℃,年平均降雨量1319.4毫米,年平均总蒸发量1538.3毫米,年总日照1932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自西北向东南由高到低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最大年降雨量为1990年的1822.7毫米,最小年降雨量为1971年的647.9毫米,降雨多集中在3-6月和8-9月。每年7-10月,是台风频繁影响的季节,台风及台风带来的强降雨是影响本区最主要的灾害性气候。2005年5号台风“海棠”在区境内的过程降雨量为472.5毫米,24小时降雨量372.2毫米(7月19日12时至20日12时),1小时降雨量76.3毫米(7月20日1时),均创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自然资源

洞头区境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常年流水的山间溪流稀少。

人口

水资源

洞头全区有小型水库6座,正常库容总量185.95万立方米。

油田资源

洞头距正在开发的东海油田最近勘探点仅10多公里。洞头小门岛上建有亚洲最大的天然液化石油气储运基地。

滩涂资源

洞头的浅海滩涂资源十分丰富,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26.6万亩,潮间带滩涂10.16万亩。

渔业资源

洞头的海域面积达792平方公里。洞头渔场是浙江重要渔场,渔场面积达4800多平方公里,常年洄游的鱼、虾、蟹类达300多种,其中常见的鱼类有40多种。

政治

2021年,年末户籍总户数 5.21 万户,户籍总人口 15.40 万人,其中城 镇人口 6.77 万人,乡村人口 8.63 万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 7.87 万人,女性人口 7.53 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 51.1%和 48.9%。据卫 健部门统计,全年出生人口 840 人,出生率 5.45‰;死亡人口 836 人,死亡率 5.42‰;全年自然增长人口 4 人,自然增长率为 0.03 ‰。[9]

全区以汉族为主体民族。

经济

区委领导

区委书记:郭云强[11]

区委副书记:何莉平[11]

政府领导

区长:郭云强[11]

综述

第一产业

11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 126.07 亿元(不含瓯江口区域地区生产总值 102.59 亿元,下同),比上年增长 8.3% (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7.21 亿元,增长 4.6%;第 二产业增加值 51.17 亿元,增长 8.2%,其中工业增加值 31.53 亿 元,增长 13.7%;第三产业增加值 67.69 亿元,增长 8.7%。按户籍人 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81730 元(78401 元)[按年平均 汇率折算为 12668 美元(12152 美元)],比上年增长 8.6%(8.1%)。 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 5.7:40.6:53.7。[9]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41280 万元,比上年增长 7.9%; 其中农业产值 2574 万元,增长 17.8%;林业产值 311 万元,下降 32.1%;牧业产值 1885 万元, 增长 9.2%;渔业产值 136510 万元, 增长 7.9%。农作物播种面积 1241 公顷,比上年增长 0.6%;其中粮 食作物播种面积 762 公顷,下降 0.4%;粮食作物中谷物播种面积 48 公顷,下降 21.7%,番薯播种面积 389 公顷,增长 6.3%,马铃 薯播种面积 191 公顷,增长 10.8%。

2021年,全年渔业总产量 18.50 万吨,比上年增长 6.1%,其中捕捞产 量 15.08 万吨,增长 7.6%,养殖产量 3.41 万吨,增长 0.2%。紫菜和生态大黄鱼获得国字号名片,创成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4 家、 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 2 家,3 家示范基地通过“瓯越鲜风”品牌授权。[9]

第三产业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2.4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8%;其 中,高新技术增加值、战略性新兴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 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 22.8%、8.0%、125.1%,占规模以上工业 的比重分别达 59.0%、29.1%、17.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59.76 亿元,比上年增长 38.0%,其中,机械汽配、电子电器、医药化工、水产品加工、建材工业等五大行业产值分别增长 10.8%、 4.1%、50.0%、0.7%、19.5%。工业用电量 1.73 亿千瓦时,比上年 增长 4.6%,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4.1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1%。 华田特种钢、开程混凝土、诚意健康产业园等工建项目建成投产, 诚意药业超级鱼油等项目加快推进。

2021年,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 93.77 亿元,比上年下降 10.8%;其中, 省内建筑业产值 79.05 亿元,下降 11.4%。全区拥有三级以上资质 的建筑企业 53 家,实现利润总额 3.46 亿元,增长 24.5%。[9]

文化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21年,全年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 30.1%,其中民间投 资(含房地产)增长 6.3%,交通投资增长 94.7%,高新技术产业 投资增长 45.5%,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下降 11.5%,制造业投资下降 22.4%,工业投资下降 29.9%。97 个重点建设项 目完成投资 50.81 亿元,为年度计划的 101.2%。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12.09 亿元,比上年增长 54.4%;房屋 施工面积 93.9 万平米,比上年增长 33.8%;受房地产市场宏观 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商品房现(期)房销售面积 9.03 万平米, 比上年下降 14.5%。

内外贸易和旅游

2021年,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2.8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6%。在能源市场恢复、大企业带动下,批零住餐实现销售总 额 261.87 亿元,比上年增长 44.3%,其中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 215.11 亿元,增长 48.0%。电子商务交易额 6.7 亿元,比上年下 降 2.7%。

2021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17.38 亿元,比上年下降 10.8%,其中自 营出口额 5.57 亿元,增长 41.2%。按企业类型分,外贸企业自营 出口额 2.96 亿元,增长 58.7%;生产企业自营出口额 2.37 亿元, 增长 30.2%;三资企业自营出口额 0.24 亿元,下降 8.3%。

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 304.7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2.9%,实现旅游总 收入 35.7 亿元,比上年增长 39.9%。获批半屏山海洋省级旅游度 假区,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复核评估 A 档。旅游品质迭代升级, 新增床位 1652 张,创成省银宿 2 家,金鼎级特色文化主题饭店、四 星级饭店、市示范性民宿集聚村各 1 家。新增省 4A 级景区城、4A 级景区镇、国家 3A 级景区各 1 个,3A 级景区村 2 个。

交通、邮电和电力

2021年,共有海运企业 21 家,总运力规模 82 万载重吨,持续 11 年居 全市第一,拥有万吨级以上船舶 25 艘(其中 5 万吨级以上 1 艘)。 全年完成全社会货运量 3400 万吨,比上年增长 5.9%;货物周转量 311.54 亿吨·公里,增长 18.2%;港口货物吞吐量 889 万吨,比上 年下降 11.0%;全社会客运量 865 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3.9%,客 运周转量 16528 万人·公里,下降 1.3%。新增温州-菲律宾外贸直 航 1 条,外贸航线拓展至 7 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49.6 万标箱, 是十三五初 20 倍。

2021年,全年固定电话用户 11617 户,比上年减少 35 户;移动电话用 户 133991 户,比上年增加 3283 户,其中 3g4g5g 移动电话用户 133521 户,增加 26865 户;互联网用户 184251 户,增加 20217 户, 其中宽带用户 66107 户,增加 12843 户,移动互联网用户 118144 户,增加 7374 户。

2021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 45352 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9.0%,其中 第一产业用电量 224 万千瓦时,增长 22.5%;第二产业用电量 19143 万千瓦时,增长 4.2%;第三产业用电量 12681 万千瓦时,增 长 19.9%;居民生活用电量 13305 万千瓦时,增长 6.6%。

财政和金融

2021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 26.3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7.49 亿元,增长 37.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44.12 亿元,增长 12.6%,节能环保、科学技术、城乡社区事务等 领域支出保持较快增长。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154.74 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 15.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 78.11 亿元,增长 11.2%;金融机构人 民币贷款余额 169.48 亿元,增长 21.8%,其中短期贷款 60.33 元, 增长 23.7%;中长期贷款余额 105.03 亿元,增长 21.0%。[9]

交通

地方节日

洞头的民间灯会

洞头的民间灯会,活动范围广,灯彩种类多,过去大多集中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展示,现在还在民俗文化节、旅游节等新的节庆活动中进行。

龙 灯

洞头的龙灯活动,始于清道光年间,已有近200年历史。制作龙灯,龙头龙尾大多以篾编纸糊彩绘而成,龙身则用布制,彩绘龙鳞。龙灯内原用蜡烛点燃,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改用干电池照明。龙灯队以龙为中心,辅以各种彩灯,也有扮古代戏剧人物的,组成舞龙队。

鱼 灯

洞头的鱼灯有两种:操闽南语区域所扎的鱼灯,为写实型,按海生动物的形状,扎成各种鱼、虾、蟹、贝等,大小各异。操温州方言区域所扎的鱼灯,为神幻型,以龙、虎、豹、狮、象等陆上动物的头面替代鱼头,扎连在鱼身上。

鱼灯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元宵节,其形式有单独组织鱼灯会的,也有配合龙灯、马灯等进行游舞活动。

马 灯

洞头列岛操两种方言的居民,都有马灯活动,只是其涵义和表演方式各不相同。

闽南语区域的马灯以小朴村为代表,源自福建,已有250多年历史。据说是为纪念解除旱情的白色神马而设。马灯队设16匹马,以白色为主,再加上各式鱼灯、锣鼓队和腰鼓队,约150多人。舞动时按龙滚水、马蹄奔、五角花等多种舞阵进行。

温州方言区域的马灯以三盘岛阜埠岙村为代表,由乐清传入,马灯队有10匹马,色彩各不相同;10名舞马人穿皇宫人物服饰,分别扮演娘娘、国舅、太监、宫女等。表演时以集体走阵和个人独舞结合,舞与唱相配合。

空明灯

空明灯也叫孔明灯,传说为诸葛亮首创。洞头的空明灯从福建传入,迄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本地人改装创新,成为大型灯艺活动。

空明灯放飞的活动地点,大多选在广场、旷野或海港,以避开树木和线杆。

贝壳灯

贝壳灯从福建泉州传入,源于在泉州流行的神人同乐“迎火鼎”游神活动, 至今已有200多年。贝壳灯制作方法如鱼灯,常见的贝类品种有蛏子、淡菜、牡蛎、西施舌等。其表演式样有两种,一种是手提式,表演较简单,大多仿照鱼灯的表演方法。另一种是背挂式,人贝合一,运用自如,以一张一合、或转或蹲的多种舞步,配合乐曲的节奏来表演,观赏性强。

鸟 灯

鸟灯在鹿西岛流行。

水 灯

水灯又称海蜇灯,从福建泉州传入,约有200多年历史。

迎火鼎

迎火鼎迎火鼎“迎火鼎”系闽南语,“迎”为游、巡;“鼎”即锅子。迎火鼎从福建泉州传入,原是妈祖祭典中妈祖神像出巡队伍的组成部分,“火鼎公”、“火鼎婆”合抬一口大锅,内置熊熊燃烧的木柴,象征兴旺、红火,祈求吉祥、平安。后来迎火鼎成了渔村特有的与灯会一起进行的祈祥活动。

妈祖平安节

妈祖平安节妈祖平安节洞头全区有11座妈祖庙,另有11座妈祖与陈十四合祀的庙宇。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各庙都有庙庆及祭拜活动。2011年6月,洞头妈祖祭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2010年开始,洞头区举办盛大的“中国·洞头妈祖平安节”,每年一届,在北岙街道东沙天后宫和元觉街道沙角天后宫同时举行。台湾进香团、各地游客、香客与当地渔民一起,参与千人妈祖祈福大典,做平安粿,享平安宴,接平安旗,领受平安祝福。

七夕”成人节

七夕”成人节七夕”成人节农历七月初七是洞头百姓感恩“七星娘妈”(即七仙女)、祈愿少儿健康成长的传统节日。岛上讲闽南话的家庭,以七星亭、巧人儿粿及其它供品祭拜七仙女。这个节日,对于未满16虚岁的儿童来说是儿童节,需祭拜祈福;对刚满16虚岁的少年来说是成人节,要举行成人礼,感恩父母和师长,从此长大成人,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

洞头区自2008年在东屏街道举办“七夕民俗风情节”,坚持每年一届,进行少儿祭拜、成人宣誓、民俗演出、感恩祈福盛宴等活动;龙灯鱼灯飞舞,祈愿水灯放流。

2014年8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洞头为“中国七夕文化之乡”。

七夕敬拜七星夫人

闽南语尊称七仙女为“七星娘妈”。洞头渔村讲闽南语的家庭,每逢“七夕”,家家户户都要制作 “巧人儿粿”、购置七星亭,拜奉七仙女。这一习俗的来源,有个传说。

王母娘娘装扮乞丐下凡到海边察访,看到一大户人家用糯米捣石灰砌坟墓,便上前乞讨,被管家鞭打。她上天禀报;凡间人糟蹋五谷食粮,又没有怜悯心。玉皇大帝震怒,下旨那一带三年大旱,出现“人吃人”的惨景,以示严惩。

七仙女得知后也下凡到这里乞讨,碰到老渔翁和他的儿子。老渔翁拿出糠菜饼,告诉说:“用糯米砌坟墓的是财主,穷苦打鱼人吃的是野菜糠饼。你看,我的孩子16岁了,吃不饱,瘦骨伶仃的。”七仙女带着糠菜饼上天庭复命,王母娘娘才知道搞错了。可是玉帝的旨令已下,怎么办呢?七仙女设计挽救。她和姐姐们教人们把米磨成粉,印制人形模样的米粿来吃,度过了这场“人吃人”劫难。老渔翁的儿子吃了七仙女亲手做的米粿,不久就长得又高又壮。

七仙女用的计策真是巧啊,大家把这种印有人形的米粿叫作“巧人儿粿”,年年在“七夕”节制作,又制作七星亭,给七仙女以后下凡遮风挡雨。16岁的孩子也在这一天过“成人节”,寄托着感恩和期盼健康成长的愿望。

这一习俗,就这样沿袭了下来。

迎头鬃(开渔节)

迎头鬃(开渔节)迎头鬃(开渔节)“迎头鬃”,原是过去渔行为捕捞产量第一名的渔船庆贺、巡游的渔业民俗活动。新时期以来,“迎头鬃”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表彰渔业生产先进单位、迎接新渔汛的开渔节。每年9月16日休渔期结束、渔船出征时,东屏街道、鹿西乡等乡镇、街道举行开渔仪式,送酒送肉为渔民壮行,为高产渔船挂丰产旗,激励渔民们再夺丰产。

千鱼宴(年货节)

“千鱼宴暨鳗香年货节”,是洞头为不断提升全时全季旅游知名度而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从2016年开办,每年的12月底举行,节庆活动一般3天。

千鱼宴(年货节)千鱼宴(年货节)(2)活动将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和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现场设置展销区、互动区、台湾馆等特色活动区域,每届参展商铺、特色小吃摊位近百家。除了洞头本地的年货外,还有来自温州其他县市区的特色名优农产品布展,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一站式”年货采购平台。活动期间,还举办吃货剥虾PK大赛、航拍大赛、抖音大赛、民俗表演、游戏互动等配套活动。

洞头八大巧

洞头八大巧,指的是:“木船用火烤,驾舟靠双脚,纸灯水上飘,动物满船跑”;“生米锅中炒,熟饭用粉包,猫耳朵下水煮,美人儿任你咬”。[15]前四巧是渔业生产习俗,后四巧是渔乡吃食习俗。

灯会

洞头的龙灯活动,始于清道光年间,已有近200年历史。制作龙灯,龙头龙尾大多以篾编纸糊彩绘而成,龙身则用布制,彩绘龙鳞。

社会

洞头交通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城区集镇市政道路、县道公路及农村公路。市政道路主要存在于洞头本岛老城区与新城区及在建的工业园区,县道公路的主要由基本贯通的环岛公路、本岛鸽梅线老公路、五岛接线公路、大门环岛公路,鹿西岛公路组成,农村公路则是由原来各乡村的机耕路改造而来康庄公路等等。

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小学 9 所,招生 1123 人,在校生 6543 人,小学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初中 4 所,招生 785 人,在校生 2481 人, 初中入学率达 100%;完全中学 1 所,招生 697 人,在校生 2184 人, 毕业生 305 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2 所,招生 409 人,在校生 1079 人,毕业生 296 人。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 945 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专任教师 80 人。全区共有 幼儿园 22 所,其中省一级幼儿园 4 所,省二级幼儿园 7 所,省三 级幼儿园 11 所;在园幼儿 4134 人,幼儿园专任教师 311 人。创成 全市唯一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投用元觉状元南片元觉 幼儿园新园、元觉义校新校,创成市级“小而优”学校 1 所,省现代化学校 2 所。[9]

医疗卫生

2021年专利申请受理量 294 件,专利授权量 397 件,其中发 明专利授权 21 件。鉴定科技成果 10 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0 家,累计 42 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企业 17 家,累计 134 家。[9]

文体事业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99 个,其中医院 3 家,卫生院(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7 家,社区服务站 17 家,村卫生室 29 家,个体 诊所医务室 34 家。卫生技术人员 842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382 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 2.58 人;注册护士 302 人。医疗机构年 诊疗 105.04 万人次;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406 张,平均每千人拥 有床位 2.73 张。妇幼健康管理服务不断强化,实现连续 16 年孕产 妇零死亡,产妇住院分娩比例达 100%。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56‰, 婴儿死亡率 1.56‰。[9]

2020年6月2日,洞头区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人民生活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文化馆 1 个,乡镇文化站 7 个,图书馆 1 个,总 藏书 44.2 万册;艺术表演 112 场,艺术表演观众 10.01 万人次; 拥有文化设施建筑面积 3.23 万平方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2 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3 个;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3 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33 处;拥有文化信息资源共 享基层支中心 1 个,省文化强镇 1 个,市级文化强镇 1 个,省级文 化示范村(社区)9 个,市级文化示范村(社区)28 个,区级文化 示范村(社区)29 个。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馆 1 个,体育场地设施面积 56.94 万平方 2 米;现有篮球场 62 个,门球场 14 个,健身苑点 150 个,登山健 步道 5 条。成功举办帆船邀请赛等体育赛事 13 场,高分通过省级 “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建设评估。全年参加体育运动会人 数 10000 人次,获国家级以上比赛铜牌 1 枚;获省级体育比赛金牌 1 枚、获省级体育比赛银牌 3 枚、获省级体育比赛铜牌 2 枚;获市级体育比赛金牌 16.5 枚。[9]

就业保障

2021年,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6775 元,同比增长 8.6%。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009 元,同比增长 11.5%。城乡居 民收入比由上年的 1.62 缩小为 1.58。

202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5798 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6714 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13.6%、18.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30.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33.2%,分别比上年降低 2.5 和 3.7 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64.3 平方米,农村居民人 均居住面积 69.2 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 39 辆,每百户农村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 30.1 辆。[9]

社保保障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1765 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120 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362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1.71%。举办大型 专场招聘会 5 场,其中赴外招聘 3 场,共提供就业岗位 1126 个, 达成就业意向 275 人,开发公益性岗位 22 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上岗 84 人。全年劳动合同签订率为 98.54%,与上年持平。[9]

环境保护

2021年,年末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人数 40733 人,比上年增加 1972 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22084 人,比上年增加 611 人;参加工 伤保险人数 41772 人,比上年增加 2488 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15950 人,比上年增加 142 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 38247 人,比上年减少 25 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 93246 人,比上年减少 2997 人。

2021年,年末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34 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38.7 万元;年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1403 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1242.74 万元。低保补助标准每人每月 886 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 人数 135 人,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人数 20 人,农村集中供养率14.8%。城乡医疗救助 1612 人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 281 万元。共 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64 家;中心敬老院 1 家,民办养老机构 7 家,养老机构床位数 602 张。全年办理结婚登记 792 对,离婚登记 263 对。[9]

旅游

2021年,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街道(乡镇)5 个,省级生态街道(乡镇)1 个,市级生态村 65 个,生态村覆盖率 95.0%;国家级绿色学校 1 家, 省级绿色学校 12 家,市级绿色学校 20 家;省级绿色社区 3 个,市级 绿色社区 5 个。

2021年,全年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 343 天,其中空气质量达优良的天 数 340 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 99.1%,PM2.5年均浓度为 18 微克 /立方米。[9]

荣誉

主要景点

望海楼景区

名楼情韵-陈裕法名楼情韵-陈裕法(5)望海楼位于洞头本岛海拔227米的烟墩山,为东南沿海最高楼,是洞头旅游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公元434年,后因故塌毁,望海楼于2005年重建,2012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主楼内的海洋民俗文化展厅以现代多媒体手段,再现“民俗八大巧”、“百岛十二鲜”、“妈祖祭典”、“七夕风情节”等洞头特色文化;五楼设有观景廊,2019年,望海楼夜游项目正式开放,望海楼是洞头历史文化的窗口和百岛旅游第一景,被誉为“气吞吴越三千里,名贯东南第一楼”。

仙叠岩景区

景区内设有临海悬崖栈道,沿途观音训狮、海天独径、祭海石猪、金鹰迎客、蛤蟆欲仙、仙童戴帽、十二生肖等景观,沙滩呈半环抱形,沙质属铁板砂,景区内南炮台山是东海海防要塞,戚继光雕像记录了抵抗倭寇的峥嵘岁月。

半屏山景区

景区为一个岛屿,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景区设有临海悬崖栈道,全长1.5公里,串联起娘娘洞,观景廊,百龙广场,盼归亭、同源同根碑等景点。

半屏山还有沙滩运动项目,韭菜岙沙滩岸线长663米,是浙南沿海最大的人工沙滩;有半屏山民宿一条街,共64条间,21家民宿有金岙101项目。

大门景区

大门景区以马岙潭沙滩为核心,呈辐射状向大门岛东南延伸,包括大门山脊游步道、小荆山森林公园、石和尚、龟岩峰、观音礁、舢舨岩、寨楼东川采摘园、西浪大沙岙等十多个景点。享有“温州夏威夷”的美誉。

鹿西景区

鹿西岛是洞头区唯一的离岛建制乡。其东北面的北爿山屿、南爿山屿,合称南北鸟岛,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海鸟在此安家筑巢,繁衍生息。

鹿西景区道坦岩公园鹿西景区道坦岩公园

竹屿景区

竹屿景区面临东海,由大竹屿、小竹屿、虎头屿、北猫屿、笔架屿等数十座岛礁组成,景区面积约3.8平方公里。大竹屿有数千平方米的天然大草坪,被誉为东海第一大天然草坪,

大瞿景区

大瞿岛与附近的双峰山、南摆屿、北摆屿、鸟岛等组成大瞿景区,有“七十二胜景”。被誉为“海上绿洲”,有”千佛山”、大卫岩,以及百鱼图、石佛观海、仙童击鼓、大象吸水等景观。大瞿山顶有明末抗清名将郑成功练兵的校场遗址。位于大瞿岛东南方的双峰山、北摆山、南摆山为鸥鸟、鹭丝等候鸟的聚集地。

东岙景区

东岙村是国家3A级景区,东岙村保留了闽南传统的节日习俗、地域民歌、方言俚语等地道的闽南符号。还有渔灯、贝壳画、渔民画、瓦石画东岙特有的传承工艺品。

词条图册

2021年2月,入选“2021中国县域网络购买力百强榜”榜单。[16]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