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2月,麦贤得生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汫洲镇。祖父、父亲均系船民。解放前,祖父饿死,伯父被恶霸活埋,父亲曾遭日本海军烧船、毒打,三代都苦大仇深。
1953年入学。1961年在初一肄业后,即参加公社劳动。
1964年3月入伍,8月参加共青团。在部队里多次受到嘉奖,并被评为“五好”战士。在“八·六”海战后,根据他负伤前的多次入党申请,批准为预备党员。
在学校读书期间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入伍前连续两年被评为“五好”民兵。不管是当学生还是当民兵,为了集体利益,他总是敢闯敢干,勇于承担重任。在学校里,有一次帮公社送秧苗,由于风大雨大,沟宽水深,水蛇又多,麦贤得第一个自告奋勇去送,一直在水里干了近两个钟头。当民兵时,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他曾经趟着齐胸的潮水,一个人用船从被淹的公社粮仓里抢救出三千多斤粮食。在盐田受到潮水威胁的紧急时刻,他曾经和渔民一起,奋不顾身地投入堵堤坝的战斗!
1964年8月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海军基地某部副司令员、大校,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3]
1988年,他当选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成员。1989年9月28日,麦贤得出席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成为特邀代表。2007年麦贤得以大校军衔,从广州海军基地副司令员的职位退休[4]。
1964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任海军某艇机电兵。他克服文化底子薄的困难,勤奋钻研电机专业,他放弃了不知多少个午睡、节假日,经常一个人躲在山顶上,拼命地记呀、背呀。对生疏的术语、复杂的原理、无尽的数据艰辛一个个地去弄懂。在军事训练中,他同样严格要求自己。老战士都有一项在无照明条件下转油柜的训练,这项训练对新战士不做要求。但麦贤得却坚决要求参加,老同志在练,他就跟着看、用心学,他还经常请老同志出难题考验自己,练就一套较娴熟本领。同年8月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5年8月6日凌晨,“八六”海战打响。战斗中,611艇后左主机意外停车,轮机兵麦贤得立即跑过去帮助启动机器。一块弹片打进麦贤得的右前额,插到左侧靠近太阳穴的额叶里。在接受简单的包扎后,麦贤得又站到了自己的岗位上,一刻不停地检查机器。额上的鲜血和流出的脑浆粘住眼角和睫毛,影响了他的视线,但他凭着平时练就的一手“夜老虎”硬功夫,顽强地坚守在战斗岗位上。在剧烈摇摆的机舱里,他穿来绕去,摸索着检查一根根管路、一个个阀门、一颗颗螺丝钉,由于失血过多,麦贤得的动作逐渐有些迟钝,但他的战斗意志却更加坚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居然能在几台机器、几十条管路里,检查出一个只有手指头大的被震松了的螺丝,并顽强地用扳手把螺丝拧紧,保证了机器的正常运转。麦贤得以一往无前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持到战斗胜利结束。炮弹片严重伤害了麦贤得的脑神经,他被送到广州军区总医院治疗。毛泽东同志十分关心他的伤情,周恩来同志亲自组织全国著名的脑外科专家为他会诊,指示一定要把麦贤得的伤治好。[5]
麦贤得
麦贤得英雄事迹被写长篇通讯《钢铁战士麦贤得》,分别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等发表,引起全国反响。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及朱德、董必武、贺龙、叶剑英、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亲切接见了这位英雄的水兵。1966年,麦贤得荣立一等功,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麦贤得虽然康复,但头部重伤给麦贤得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他的智力大大衰退,语言障碍尤其明显。四次脑手术使他失去了很大部分的记忆,他克服种种困难,一边治疗,一边工作,他经常不辞辛苦,应邀到部队讲战斗经历,作革命优良传统教育。40余年来,“钢铁战士”麦贤得的故事在华夏大地上广为传颂,他的事迹曾被写进小学课本,激励过一代人。
战后,麦贤得荣立一等功。1966年2月4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同年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人民解放军海军授予611号护卫艇以“海上英雄艇”。
2017年6月,解放军新设立“八一勋章” 首批候选人名单公示,麦贤得在列。[6]
2017年7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授予麦贤得“八一勋章” 。[7][8]
2019年4月21日,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麦贤得荣获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9]
2019年9月17日,根据主席令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10]
1971年,麦贤得与李玉枝喜结良缘。作为英雄的贤内助,身为妇联干部的李玉枝给了麦贤得家庭的温暖,相夫教子,她都做得很出色。麦贤得的一子一女都“子承父业”———参了军。儿子在1996年湛江抗洪救灾时还因为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从海军后勤勤务学院毕业后,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舰艇大队任职,女儿从海军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在海军某医院工作。
麦贤得一直服用汕头市某制药厂生产的药丸,记忆功能有所恢复,过去时常发作的癫痫明显得到了控制。于是,该厂便找麦贤得,请他为该药丸做一例电视广告。麦贤得说:“该药丸在我身上的疗效固然不错,但不一定在别人身上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因我是战斗致伤,病例特殊,社会上绝大多数癫痫都是由病理及生理因素导致的,所以我不能为你们做宣传。”
不久,又有一家中外合资制药厂找到麦贤得,如麦贤得能为其药在电视或报纸上美言几句,他们除了长年免费供药外,还可付麦贤得一笔可观的酬金,也被麦贤得拒绝。麦贤得在金钱面前毫不动摇。
麦贤得平时艰苦朴素,但在扶贫济困上,他却格外大方。部队组织为灾区人民捐款,他每次都要捐上两三百元。1995年,汕头市成立残疾人协会,他闻讯后马上捐出200元。1996年,他在电视上看到当地一工厂发生爆炸、多名打工者受伤的新闻,他立即以“一名老兵”的称呼匿名捐了500元钱。甚至有一次,部队为申奥捐款,忘了告诉他。事后得知此事,他很恼火,找到部队领导专门捐了300元。
麦贤得英雄事迹被写成长篇通讯《钢铁战士麦贤得》,分别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等发表,引起全国反响。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及朱德、董必武、贺龙、叶剑英、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亲切接见了这位英雄的水兵。
40余年来,“钢铁战士”麦贤得的故事在华夏大地上广为传颂,他的事迹曾被写进小学课本,激励过一代人。
在战场上,麦贤得是“硬骨头”,退休后也“闲不住”。多年来,他一直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常常去学校给孩子们上国防教育课,播撒爱国主义种子。麦贤得勉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要把革命精神代代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