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暄中第

中文名 杨暄中第
定义 历史故事
目录导航

原文

   杨国忠之子暄,举明经,礼部侍郎达奚珣考之,不及格,将黜落,惧国忠而未敢定。时驾在华清宫,珣子抚为会昌尉,珣遽召使,以书报抚,令候国忠,具言其状。抚既至国忠私第, 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国忠方乘马,抚因趋入,谒於烛下,国忠谓其子必在选中,抚盖微笑,意色甚欢。抚乃白曰:「奉大人命,相君之子试不中,然不敢黜退。」国忠却立,大呼曰:「我儿何虑不富贵,岂藉一名,为鼠辈所卖耶?」不顾, 【 为鼠辈所卖耶不顾 太平广记卷一七九杨暄条「耶」作「即」,并注云:「『即』原作『耶』,据明钞本改。」】 乘马而去。抚惶骇,遽奔告於珣曰:「国忠持势倨贵,使人之惨舒,出於咄嗟,奈何以校其曲直?」因致暄於上第。既而为户部侍郎,珣才自礼部侍郎转吏部侍郎,与同列。暄话於所亲,尚叹己之淹徊,而谓珣迁改疾速。

译文

  杨国忠的儿子杨暄以通晓经书被举荐,由礼部侍郎达奚珣考他,不及格。达奚珣准备公布杨暄落第,又惧怕杨国忠的势力,不敢决定。当时, 唐玄宗在 华清池。达奚珣的儿子达抚做会昌县尉。达奚珣就让他带着自己的书信去候见杨国忠,说明情况。达抚到了杨家门前,天刚五更。烛光、火把通明,杨国忠将去参加早朝,冠盖、仪卫如云。杨国忠刚要上马,达抚就跑过去,在烛光下参谒。杨国忠以为他的儿子一定能考中,手扶彩幡的杆子微笑,很高兴的样子。达抚禀告说:“奉我父亲的命令,来报告宰相,你儿子没有考中。但是,不敢宣布落第。”杨国忠大声说:“我儿子还愁不富贵吗?在乎一个进士?你们这些出卖人的鼠辈!”丢下达抚,骑上马走了。达抚很害怕,立即赶回去见父亲,说杨国忠依仗自己是有势力的权贵,谁都惧怕,他要收拾谁,不是举手之劳吗,人们在他面前大气不敢出,怎么跟他说理?达奚珣没有办法,叹来叹去,终于把杨暄取在前几名。杨暄做到户部侍郎,达奚珣才由礼部侍郎转为吏部侍部。两人一样大的官,杨暄在亲信面前还叹息自己的官升的慢,反说达奚珣转官快。(由次要的职务转到重要的职务,亦为荣耀)

背景

  资治通鉴
  国忠子暄举明经,学业荒陋,不及格。礼部侍郎达奚畏国忠权势,遣其子昭应尉抚先白之。抚伺国忠入朝上马,趋至马下;国忠意其子必中选,有喜色。抚曰:“大人白相公,郎君所试,不中程式,然亦未敢落也。”国忠怒曰:“我子何患不富贵,乃令鼠辈相卖!”策马不顾而去。抚惶遽,书白其父曰:“彼恃挟贵势,令人惨嗟,安可复与论曲直!”遂置暄上第。及暄为户部侍郎,始自礼部迁吏部,暄与所亲言,犹叹己之淹回,之迅疾。

前因后果

杨国忠之子杨暄举明经,落地。主考官之子见过杨国忠曰:“奉大人命,相君之子试不中,然不敢黜落。”杨国忠骂道:“我儿何虑不富贵,岂藉一名,为鼠辈所卖耶!”主考官以“国忠恃势倨贵”,“奈何以校其曲直”,于是“致暄于上第”。

扩展阅读:
1.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6分)
2. 16.(4分)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3. (1)国忠却立 ( ) (2)奈何与校其曲直( )
4. (3)因致暄于上第 ( )(4)而谓殉迁改疾速 ( )
5. 17.(2分)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6. (1)惧国忠而未敢定 (2)乘马而去
7. (3)抚因趋入,谒于烛下 (4)遽奔告于殉曰
8. A.(1)和(2)相同,(3)和(4)不同 B.(1)和(2)相同,(3)和(4)也相同
9. C.(1)和(2)不同,(3)和(4)也不同 D.(1)和(2)不同,(3)和(4)相同
10. 18.(6分)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1. (1)遽召使,以书报抚,令候国忠具言其状。
12. 译文:
13. (2)我儿何虑不富贵,岂藉一名,为鼠辈所卖耶?
14. 19.(2分)第二段中,“抚盖微笑”刻画了杨国忠□□□□的心理,达奚殉之子达奚抚“白曰”时的心理可用□□□□形容。
15. 20.(2分)杨暄科举由“不及格”到“上第”,“既而为户部侍郎”,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这反映了当时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状况。
16. 16.(1)退后 (2)是非;对错 (3)使…达到(考上) (4)升官(4分,各1分)
17.答案:
18. 17. C(2分)
19. 18.(1)达奚殉急忙派人给达奚抚送信,让达奚抚去候见杨国忠,详细说明情况。(3分)
20. (2)我的儿子何愁不富贵,哪里要借助一个名位,被你们这些无名之辈耍弄呢? (或:难道要借助一个名位,被你们这些无名之辈耍弄吗?)
21. 19.得意洋洋(稳操胜券)(1分);忐忑不安(惴惴不安,诚惶诚恐)(1分)
22. 20.官员们害怕杨国忠的权势(1分);任人唯亲,吏治黑暗(1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