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 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端,徐州西北部,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与山东省微山县毗连,西北与山东省鱼台县接壤,西邻丰县,南界徐州市铜山区。面积1576平方公里。地处北纬34度28分~34度59分,东经116度41分-117度09分,全境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
沛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春季天干多变,年平均日照2307.9小时,年平均气温14.2度,年日照率为54%,平均年无霜期约201天,一般年平均降水量816.4毫米,年均湿度72%,空气质量指数92。
沛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典型的冲积平原形。沛县境内无山,全部为冲积平原,海拔由西南部的41米到东北部降至31.5米左右。
沛县境内的水系属淮河流域泗水水系中的南四湖水系。
沛县境内水资源较丰
沛县一景
富,东西走向的主要河道有杨屯河、沿河、鹿口河等,南北流向的主要河道有大沙河、姚楼河、龙口河、徐沛河、苏北堤河、顺堤河等。地下水储量约22.19亿立方米。
沛县牛蒡、山药、浅水藕等特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44种农副产品被省有关部门论证为无公害农副产品,23个农产品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
沛县林地面积4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60万立方米。
沛县沛县境内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煤田面积为16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为23。
7亿吨,具有煤层多、煤层厚、储量大、煤质好、分布稳定而有规律等特点。年产优质原煤已达1000万吨以上,是中国沿海地区主要的煤炭基地之一。
2014年,沛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5亿元、增长11.5%;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13亿元、增长15.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9.5亿元、增长23%,其中工业投资272.9亿元、增长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85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78元、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15元、增长11%。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跃居第56位,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排名第77位。2015年,沛县在全国百强县位居第52位,竞争力等级为A+级。
农业发展2014年,沛县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总产达6.07亿公斤。新增设施农业3.55万亩,设施农业占比全省第一,农业机械化作业综合水平达83%。建立村企对接基地3.2万亩,完成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家。17个黄河故道综合开发项目加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面积达6.1万亩。新增“三品”认证148个,新增“三品”产地15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成。“12316”为农服务热线投入使用。设施农业保险实现小麦、水稻、玉米全覆盖,高效农业保费占比达60%。162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部完成,修建村内道路190.7公里。化解26个经济薄弱村债务386.9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32亿元。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测评苏北第一。
2014年,沛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1400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2亿元、增长16%。
2014年,观茂焦化技改、天安干熄焦及余热发电、天旭粗苯煤焦油深加工等煤化工产业提升项目基本完成。新上光伏电站3座,中宇光伏黑硅电池片正式投产。苏飞客飞机制造、梅亿新能源电动车项目签约落地。
大屯铝业2014年,沛县开发区实力居全省省级开发区科学发展考核居第15位,全市7家省级开发区居第1位,被列为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园区。
2014年,沛县新增开工工业项目29个,新签约工业项目58个。完成实际到账注册外资7424万美元,进出口总额3.4亿美元。
2014年,沛县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6.43亿元、增长8.6%;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增加值16.44亿元、增长8.7 %。雨润城市综合体、苏鲁省际商贸中心农贸市场、鼓楼广场、汉城中路地下街等项目有力推进,电子商务、文化健身、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千岛湿地、安国湿地、生美农耕湿地等10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投资3.2亿元。千岛湿地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屯镇安庄渔村成功创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
2014年,沛县成功举办第十届刘邦文化节。送戏158场、送电影6300余场、送图书1.5万册,获批首批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唢呐表演《欢乐新农村》获省“五星工程奖”金奖。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步伐加快,新增数字电视用户2.1万户。[11]
2014年,沛县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11个,新增专利授权1299件。创新载体持续优化,中宇光伏和新格灌排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分站,3家企业获批省研究生工作站,大屯工贸、金石彭源入选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宜沛科技创业园成功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人入选省“博士集聚计划”,25人入选市“研究生集聚工程”。协助海通食品、恒辉纺织等多家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东华大学等高校签订了28家校企联盟。建立了徐州工程学院联合技术转移中心沛县分中心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沛县分中心。
沛县中学2014年,沛县中考总均分跃居徐州五县两区第一位,高考文化二本上线人数比上年增加90人,升学率提高近3个百分点。新建新城区实验学校、马元小学,扩建树人小学等学校。
沛县有高级中学9所,四星级普通高中一所:沛县第一中学,三星级普通高中5所:沛县第二中学,沛县湖西中学,沛县张寨中学,沛县歌风中学,沛县新华中学。初级中学有35所,比较著名的有沛县初级中学,沛县第三中学,沛县第五中学等。
沛县人民医院2014年,沛县新建苏北第一家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新城区人民医院一期门急诊医技楼项目及儿童诊疗中心成立运行,栖山、敬安、魏庙和鹿楼卫生院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卫生院。
沛县境内交通通讯便利,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徐沛铁路纵横南北,与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京沪铁路接轨。公路四通八达,境内通车里程1300公里,自然形成连接鲁南、皖北、豫东和苏北的交通枢纽。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仅有90公里,可直达北京、上海、成都、昆明、广州、厦门、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
徐沛铁路纵贯南北,可方便企业接入铁路专用线(特别适合原料和产品大进大出的企业。开发区内的大屯铝业有限公司建有2600米的铁路专用线,徐州芭田生态有限公司建有350米的铁路专用线)。距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徐州铁路编组站60公里,与欧亚大陆桥、京九、京沪、京广铁路接轨;京沪高速铁路已建成通车,从徐州2个多小时即可到达上海或北京,每6分钟一班。
沛县濒临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北通京津,南达沪杭。可通2000吨位驳船,可方便企业建设货运码头。周边重要港口有连云港、青岛港、日照港、上海港,海上运输十分便利。距离最近的连云港辟有国际集装箱航线20余条,包括日韩、美加、欧盟等主要干线,每月航班140余个。[13]
截止2014年7月,沛县有等级航道180公里,其中二级航道39.2公里、五级航道73.1公里、六级航道47.7公里、七级航道20公里。有港口岸线11170米,千吨级泊位10个、300吨级泊位176个,煤炭港口码头33家,运输驳船近1000艘。
徐济高速公路穿越全境,10分钟可进入全国高速公路网,与京福高速、京沪高速、连霍高速形成高速路网,使沛县的公路交通更加顺畅、便捷。
2003——2013年,沛县境内农村公路已建成1489.09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31.58公里、三级公路163.24公里、四级公路1194.27公里。
沛县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90公里,1小时可达。已开通至北京、上海、温州、广州、厦门、深圳等3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班,并开通徐州直达台北、泰国曼谷航班。
截止2014年7月,沛县共有95辆公交车,其中节能环保公交车61辆;投入运营的乡镇客运站共13个,日均运送旅客800人次;龙固、大屯、张庄、敬安、五段五个镇开通了镇村公交。
沛县名胜古迹众多。泗水亭、歌风台、大风歌碑、琉璃井、汉高祖原庙、吕布辕门射戟台、吕公墓、樊井、微山湖渔村、微山湖千岛湿地、滨河汉文化景区等驰名中外,享誉古今的“五里三诸侯”(周勃、王陵、灌婴)的故里,距沛城约十公里。境内历史遗存遍布,阎尔梅(号古古)墓(清史稿徐州二遗民之一)、张贞观墓、晓明楼、三碑亭、胡陵城遗址、栖山汉墓、城隍庙碑等急待开发利用。县博物馆藏有两千多件文物,其中有五六千年以前原始人使用的石器;有春秋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陶器;还有被称为“江苏三宝”之一的汉代画像石刻及西汉遗留下来的大风歌碑。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沛县文化遗产丰富,较高价值的文物藏品2000多件,其中大风歌碑、汉化石像、汉代陶器等均为国家稀有文物。沛县民风淳厚刚毅,崇文尚武,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唢呐之乡。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沛县文物古迹众多。县博物馆珍藏文物两千多件,有原始人打磨的石器,又春秋战国时代的陶器,有汉画像石。沛县被列入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汉代大风歌碑、汉代范氏井、秦代琉璃井、汉代吕母冢、栖山汉墓群、汉代泗水亭、汉代吕布射戟台、明代张贞观墓、明遗民阎古古墓、民国晓明楼中西合璧建筑群等。
沛县千岛湿地(7)微山湖千岛湿地位于沛县城区东部,北起大屯镇,南至胡寨镇,西临千万吨大港。景区规划总面积约18.3平方公里。分为北、中、南三区。根据三区各自条件和基础,规划在总体体现微山湖湿地环境特点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分别将北、中、南区定位为“千岛湿地”、“休闲湿地”和“农耕湿地”。
千岛湿地旅游区的建设将利用原有的水系、沼泽、水田,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自然野趣,体现生态性、景观性和游憩性,努力建成为集休闲观光、湿地体验、生态保护、教育基地、旅游度假、会议接待于一体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沛公园(3)沛公园位于江苏省沛县新城区的中部,是连接主城区与副城区的生态景观湿地,由北京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规划占地6平方公里。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1.5公里。沛公园是以入湖通道挖工庄河为轴心进行规划建设的,挖工庄河原为一条贯穿新城区中心,东接微山湖,集排涝、灌溉于一体的河流,河流两岸为农田和村落,地势低洼,一些水面大小不等的坑塘分布两岸,自然景色较美。沛公园有六大景区组成。
也叫世界刘氏总会会馆。汉之源景区占地135亩,总投资5000万元,修建3个休闲广场,3座景观桥,1个亲水平台,5座亭榭;绿地面积达105亩,种植各类乔、灌木40000株,地被13950平方米,草皮60030平方米,配套完善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公园主要由世界刘氏宗亲总会会馆、樊井留痕、泗水飘香、鸿门轩、赤帝亭、古井奉茶等景点组成。其中樊井是汉代遗存,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是沛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樊哙跟随刘邦起事前煮狗卖狗肉非常出名,他杀了狗冲洗狗肉就是在这口井边。 世界刘氏宗亲总会会馆为景区主体建筑,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由民俗文化陈列馆、世界刘氏源流馆、“大风歌”书法艺术馆、汉画像石精品展示长廊等组成。大家细细观赏刘氏会馆,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在这儿可欣赏到众多书法名家题写的一幅幅《大风歌》作品。众多的《大风歌》书法精品,悬挂的第一幅是毛泽东的墨迹。
歌风台(2)歌风台原是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征服淮南王英布回乡宴父老歌大风的遗址。沛人为纪念这次盛典,“因台作宝”,后汉明帝来沛祭高祖原庙时,在台前立碑,命随行大文字学家,书法家曹喜大篆书《大风歌》,镌刻碑上,虽经近两千年岁月,黄水地震,碑上字迹剥蚀,但断碑仍在,台也屡毁屡建。现歌风台为1996年重修。台高近10米,台内设有《汉高祖胜迹展》,台上有刘邦汉白玉雕像,北部歌风殿内立有汉代歌风碑,元代摹刻碑和1984年摹刻碑及“汉汤沐邑”的大屏风。东西两廊为碑廊,台南部建了两层阁楼,成为汉城区至高点,登上顶层,汉城区种种景观尽收眼底,为全国最高大的台式建筑之一,整个歌风台,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前195年,沛人在刘邦唱大风歌处筑一高台,名为“歌风台”,歌风台历经沧桑,屡建屡圯。图中歌风台为1996年重建,面积12600平方米,台高10米,前楼后殿,布局匀称,雄浑壮观,台上有大风歌碑、刘邦塑像及两面二厢古今著名石刻作品,台内常年举办《刘邦圣绩展》、《汉代文物展》等。
沛县城雕沛县城雕建于1996年,高22米,位于城南郑沛路入城处。四根巨柱擎起晶体圆球,金色巨龙环绕球上,象征着“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沛县正以腾飞的姿态奔向二十一世纪。
微山湖小渔村位于沛城镇、清朝仿古建筑集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小渔村经过沛城镇的精心改造,以成为河水清澈、桃红柳绿、粉墙黛瓦、建筑古朴、风格清雅的沛城旅游新景点。
江苏沛公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沛县,是全国500家最大饮料制造企业之一,江苏省主要曲酒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10000吨。沛公酒1989年获中国轻工部食品协会“中国名牌”称号。1990年获轻工部优质食品奖;1992年荣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建国43周年全国首届优质酒消费者信任奖;1995年荣获江苏省食品博览会金奖和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沛公商标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沛公牌”曲酒连续二届被认定为江苏省名牌产品。
唐朝祁国公郭子仪戎马一生,德高望重,其子孙多为驸马。郭暧为六子忠孝正直,曾上演过打金枝,成为一代佳话。后人曾为宫廷御厨,凭郭家秘方煮制的烧鸡味美绝伦,世代单传流传至今!历尽岁月沧桑时代变迁,口味依旧未改变。后掌门人郭德修于1886年辗转来到古老的沛县安家立业,故取名为古沛郭家烧鸡店。
沛县狗肉色泽鲜亮,醇香扑鼻,味美不腥,香味持久,肉质韧而不挺,烂而不腻。相传刘邦做泗水亭长后,经常在樊哙的店里吃狗肉,而且从不付账,樊哙很气愤。于是把店搬到河的对面,但却无人问津。刘邦无法渡河,郁闷之际,有一老鼋路径此地,刘邦就乘老鼋而过,继续在樊哙的店里免费吃。樊哙更气一怒之下便追杀老鼋,老鼋仓惶逃跑,却被樊哙砍下一块鳖肉,刘邦得知樊哙伤了老鼋,气得将樊哙切狗肉之刀全部收走,且令他今后不准用刀。樊哙无奈,只好把狗肉用手撕碎出售。樊哙用鳖肉 与狗肉同煮,便有了“鼋汁狗肉”。故“樊哙狗肉满城香,刘邦不吃不开张”和“沛县狗肉不用刀”的吃法一直流传至今。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途经故里沛县,宴请乡亲,以狗肉作饮,酒酣,赋《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李寨白酥梨色香味全,表黄里白,光亮美观,具皮薄、汁多、核小、肉细等特点。梨汁含糖量14-16度,且含多种维生素,药用价值极高。具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等特殊功效,常食对人体大有裨益。李寨乡栽种白酥梨面积达3万亩,年产优质白酥梨1亿公斤,连年获部优、省优、市优产品称号。
沛县,因古有“沛泽”而得名。沛县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和发迹之地,亦是明太祖朱元璋祖籍,向有“汉汤沐邑”、“明先世家”和“千古龙飞地”之称。
沛县风光(5) 春秋战国时,沛地属宋国,齐、楚、魏灭宋,楚得沛地,设县。
秦统一中国后,建沛县,属泗水郡。西汉改为沛郡,辖沛县。
三国时期,曹魏的缔造者曹操是沛国西部的谯县人氏,他将原沛国包括郡治相县在内的绝大部分被划归新建的谯郡,沛国范围大大缩小,郡治也迁移到了北部的沛县(今江苏沛县)。
北齐天宝元年(550)撤销沛郡,沛县隶属彭城郡。
隋、唐时隶属徐州。
宋金议合后,沛县入金。金天兴二年(1233),沛地升格称源州。
元代沛县先后属济宁府、济州。明、清时隶属徐州、徐州府。
民国初年隶属徐海道,民国37年(1948)11月全境解放,正式组建沛县民主政府,隶属于冀豫行署湖西专员公署。
1953年1月,隶属于徐州地区专员公署。
1983年1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沛县隶属徐州市。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
刘邦
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为小名),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出身平民阶级。成为皇帝之前又称沛公、汉中王。
樊哙
樊哙(前242—前189年),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豯、韩信等,为大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第一心腹,楚汉时期仅次于项羽的第二猛将,是一位大汉名将。封舞阳侯,谥武侯。另有,四川宣汉县樊哙镇。
周勃
周勃周勃(?~前169),中国秦末汉初名将。沛县(今属江苏)人。少时家贫。秦二世元年(公元前 209),跟随刘邦起兵,三年后,被赐威武侯,继升将军。
周亚夫
周亚夫(?—前143),沛县(今属江苏)人。周勃之子。西汉文景时期的名将。
王陵
王陵(?—前181),汉初大臣。沛县(今江苏沛县西)人,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敷千人据南阳(今河南南阳)。后归刘邦。从定天下。以功封安国侯,官至右丞相。因反对吕后封请吕为王,罢相,改任太傅,病死。一说以宾客从刘邦起兵,并随刘邦入武关,又随入汉中。楚汉战争中,守丰,后封雍侯。汉朝建立,改封安国侯。
周昌
周昌(?-前192)西汉大臣,刘邦同乡,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时为泗水卒史。秦末农民战争中,随刘邦入关破秦,任中尉。后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耿直敢言。刘邦欲废太子,他直言谏止。后为赵王刘如意相,如意为吕后所杀,他托病不朝。
刘向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曹参
曹参(音cān,?—前190年),字敬伯,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秦二世元年(前209),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仅次于萧何。史载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汉高祖刘邦即皇帝位后,把长子刘肥封为齐王,任命曹参为齐国相国;高祖六年(前201年),赐爵平阳侯,食邑平阳一万六百三十户。孝惠帝元年(前194),改命曹参为齐国丞相。任齐相九年,并从刘邦击破陈稀、英布。在齐时采用盖公的黄老之术,百姓安定,称为坚相。惠帝二年(前193年),汉丞相萧何死后,曹参继任汉丞相,并遵照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治理国家(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萧规曹随”传为历史佳话。 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曹参死,谥为懿侯。
张贞观
张贞观,明诗文家。字惟诚,号惺宇,沛县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十一年进士。历任益都知县、兵部给事中、工科右给事中、礼部都给事中。因直言忤旨除名。青衣步出都门。天启中追赠太常寺卿。《明史》有其传。著有《掖垣谏草》、《野心堂集》等。
村胡玫
胡玫,女,祖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1958年生于北京。与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高希希等同为著名的第五代导演,现任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电影集团国家一级导演。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优秀女性导演之一,她追求个性化的视听语言、独特的视角、悠缓的叙事风格,使她游刃于艺术与现实之间。[20]
胡德风
胡德风(1926—2007),著名指挥家。江苏沛县人,自幼酷爱艺术。1939年参加革命,曾任八路军115师战士剧社演员,解放军华东军区文工团创作员、演出队队长。后任随军文艺记者和文工团长等职,排演过《白毛女》、《王秀鸾》等歌剧。 期间参加了莒县战斗、泗州战斗和鲁南战役,立一等功。1949年后任解放军福建省文工团副团长。1951年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并派赴朝鲜和苏联学习指挥。后历任总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音乐队队长、指挥、副团长,团长、总政治部歌舞团艺术指导、顾问。是中国音协第四、五届理事。
张涵信
张涵信(1936- ),动力学家。江苏沛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63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用摄动法成功地解决了当时国际上难以解决的钝头体高超声速绕流及其熵层问题,发展了钝头细长体绕流的熵层理论,提出了高超声速流动中第二激波形成的条件。首次提出了判定三维流动分离的数学条件,并证明实际流动的分离线是极限流线,且周围的极限流线向它会聚,仅在边界层方程描述流动的情况下,分离线才可能是极限流线的包络;发现了三阶色散项和差分解在激波处出现波动的联系;提出了建立高分辨率差分格式的物理构思,并建立了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耗散(NND)差分算法。建立了云粒子侵蚀和真实气体实验模拟的相似准则。为航天飞行器研制了大量数值计算软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建云
张建云1957年8月出生于江苏沛县,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7月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陆地水文专业。1987年5月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留学爱尔兰,获得爱尔兰国立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博士学位。张建云主要从事水文模型和水情预报方面研究,共四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次一等奖、三次二等奖)。曾任水利部水文局总工程师,2006年8月起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江苏省首批中青年首席科学家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韩晓鹏
韩晓鹏,1982年生,男,籍贯江苏沛县。韩晓鹏2006年2月23日晚在都灵冬奥会上一鸣惊人,在决赛中以250.77分力挫群雄,以完美的两个动作获得了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金牌,也是中国第一枚自由式滑雪项目的金牌 。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中国运动员在都灵冬奥会上再次创造了奇迹。 刘鹏说:“今天晚上可以说是创造了两个奇迹,第一个奇迹是实现了中国在冬奥会历史上男子项目金牌零的突破,第二个是实现了中国在冬奥会历史上雪上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崔文华
崔文华,男,籍贯江苏沛县,身高1.89米。崔文华10开始学习举重,1993年进国家队,成名于1993年七运会,此后在两届亚运会和八运会上,他均力挫群雄,并在近三届世锦赛上五夺冠军,填补了中国举重在超大级别上与世界冠军无缘的历史。1998年在芬兰举行的世锦赛上,崔文华为中国举重男队夺得了唯一一枚金牌。
朱焰
朱焰,1917年生,江苏省沛县人。1936年参加红军,毕业于延安抗大第二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旋即随丁玲到西北战地服务团工作。1940年入八路军总部下属的前方鲁艺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1942年转地方,先后任太行中学教师、太行文联美术部副主任等职。五十年代后先后任山西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国书协山西分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山西分校副校长等职。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山西分会艺术顾问、山西省文联名誉委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邀教授等。
张立辰
张立辰(1939—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江苏沛县人,号渔人,斋号渔人草庐、紫苑。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从学于潘天寿、吴弗之、陆维钊等名师。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李可染基金会学术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电视台书画院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冯亦吾
冯亦吾(1903—2000年),原名守道,字一吾,后改亦吾,号逸翁,1903年出生于江苏省沛县。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桃李满京华。曾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兼书学研究所所长、《现代书画家报》艺术顾问、卿云诗书画联谊社社长等职。
程大利
程大利,1945年生。自学绘画,任师范学校美术教师、文化馆创作干部、出版社美术编辑。1983年后历任江苏省美术出版社副总编、社长兼总编辑,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画刊》主编、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全国美展评委。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参加历届全国美展,部分作品获奖。
张钦
张钦,画家,1980年生,江苏沛县人,毕业于西安工程大学美术系。中国传统立粉画新派“粉金画”创始人。2009年“日本白马国际艺术会日中友好交流展览会”荣获一等奖。2010年4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艺术画展”收录代表作《出世者,入世者》。
于安记
1975年9月生于江苏省沛县,199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200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师从邬烈炎教授,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学研究生,文学硕士。2011年考入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谢建明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2010年度江苏省度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兼职教师。美术与书法作品参加各类展览并获奖,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研究,主要论文与作品发表于《美术观察》、《名作欣赏》、《美术大观》、《中国艺术报》、《艺术探索》、《新视觉艺术》等多种刊物。
陈宝德
陈宝德,1940年生,江苏沛县人。1961年毕业于沛县师范学校。沛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当代硬笔书法家》杂志副主编,北京卿云诗书画联谊社名誉理事。其作品经常参加市级以上书展。1988年江苏省美术社出版春联一副,同年作品分别在山东省曹州书画院和西安美术家画廊展出。1989年参加北京卿云诗书画联谊社举办的国庆40周年书画大展。主编有《中国硬笔书法百日速成指南》。作品、辞条辑入《中国硬笔书法鉴赏大辞典》。
中国百强县
首批全国文明县城
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苏北首个国家生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