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得名于唐元和三年。据《苏州府志》记载:“元和三年,苏州刺史李素请于浙西观察使韩皋开常熟塘。自州齐们北抵常熟,长九十里,因名元和塘,化讹名云河。”元和塘贯陆慕、蠡口两镇。
2002年初,伴随新世纪苏州社会经济的飞跃,经规划批准,将原苏州市相城区陆慕、蠡口二镇合并,设立“元和镇”。
约公元前11世纪,有泰伯、仲雍至江南,建立勾吴国。
公元前473年,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并选择功成身退之路,相传曾携西施隐居蠡口中陶村养鱼,由此得名“蠡口”。
公元前222年,蠡口属吴县。
唐万岁通天元年(696)析吴县地,置长洲县,蠡口属长洲县。
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设镇,隶于长洲县依仁乡。
民国元年(1912),吴县、长洲、元和3县合并为吴县,蠡口隶于陆墓市,是时,境内置有蠡南、蠡北、胡巷3镇。
民国17年(1928),吴县分为19个自治区,蠡口隶于陆墓区(第六区),境内置蠡南、蠡北、胡巷、寺前4镇。
民国23年(1934)6月,江苏省民政厅核准吴县划为13个区共279个乡镇,蠡口改隶于黄埭区,境内置蠡南、蠡北、胡巷、施埂4乡。
1947年,吴县并编区、乡镇,蠡口归蠡胡乡,乡政府设在胡巷,隶于黄埭区,直至1950年2月。
1950年3月,吴县增建枫桥、唯亭、光福、陆墓4个区,蠡口、胡巷从黄埭区中析出,改隶于陆墓区。
1953年5月,太湖行政区改建为震泽县,吴县部分乡区的隶属有所调整,是时境内置有蠡口、胡巷、新建、新泾等乡,隶于陆墓区;渔耕(部分)、堰里(部分)、施秦等隶于黄埭区。
1957年3月,胡巷乡全部及蠡口、堰里两乡的大部分并为蠡口乡。
1958年8~10月,建立人民公社。蠡口乡改称为蠡口人民公社。
1993年,撤乡建镇。
上古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时期,颛顼高阳氏置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陆墓地域属扬州。
夏商(约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时,陆墓所在的“吴”地仍属扬州。
周朝(前11世纪~前771)时,陆墓先后成为吴、越、楚三国的领地。
秦赢政二卜六年(前221),设郡县制,在吴国古都设吴县,陆墓为吴县辖地。
相传到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因宰相陆贽墓葬塔莲桥北堍,才有“陆墓”之称。
唐朝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析吴县地,置长洲县,陆墓始属长洲县管辖。陆墓为县属区、乡政府驻地。
唐元和三年(808),苏州刺史李素开浚齐门至常熟的河道,陆塘遂称元和塘(俗称市河)。
清雍正二年(1724),析长洲县地置元和县,潨泾属元和县,为县属区、乡政府驻地。
清宣统三年十月初四(1911年11月24日),裁苏州府及长洲、元和、吴县三县,设苏州府,陆墓、潨泾属苏州。
民国元年(1912)1月,长洲县和元和县等并入吴县,陆墓和潨泾又属吴县管辖。
1954年8月至1956年3月,划出虎北乡、白洋乡、齐北乡和新齐乡,划入新泾乡和娄北乡。
1956年3月,撤销陆墓区,改为陆墓乡,属黄埭区管辖。
1957年9月,建立陆墓乡人民委员会,所辖陆墓、潨泾、徐庄、娄北、善济和新泾6个小乡。
1958年9月,成立陆墓人民公社。
1968年3月,建立陆墓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12月,陆墓公社革命委员会撤销,建立陆墓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7月,政社分设,改为陆墓乡人民政府。
1985年9月,置为陆墓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大队”更名为“村民委员会”。
1993年,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苏州,途经陆墓时,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建议吴县市领导为之更名。经吴县市政府研究决定,报江苏省民政厅批准,定名为“陆慕”。
2003年,江苏省政府(苏政复[2003]80号)批复同意撤销元和镇、黄桥镇,以原黄桥镇所辖区域,原元和镇相城大道以西的蠡口、芙蓉、蠡苑、中街、南街、北街、下塘、娄花8个居委会和朱巷、御窖、玉成、姚祥、秦埂、唐家、莫阳、凌浜8个村委会以及朱泾、古巷2个村相城大道以西区域设立元和街道,管理9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将原元和镇相城大道以东的胡巷、众泾、娄北、徐庄、采莲、登云、常楼、林巷8个村委会及朱泾、古巷2个村的相城大道以东区域划归太平街道。2010年设立黄桥街道。
原【陆慕镇】因唐代宰相陆贽的墓地在此镇,故名陆墓。唐代后元和塘两岸民居增多,逐渐形成街市。明清时是长洲县属镇,民国时期是吴县第六区区公所驻地,建国初为陆慕区政府驻地。1956年设陆墓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撤乡设镇。1993年更名陆慕镇。1996年,面积31.7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辖娄北、虎啸、曹庄、里池、井亭、 泾、里塘、毛泾、徐庄、夏圩、日益、古巷、凌浜、玉成、韩村、张花、文陵、御窑、花南、南窑、韩家、孙埂、陆渔23个行政村和娄花、中街、南街、北街、下塘5个居委会。
原【蠡口镇】1957年设蠡口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改镇。1996年,面积33.7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姚祥、朱庄、蠡西、蠡口、唐家、朱巷、采莲、灵前、登云、黄泥浜、常楼、雪南、太平、西公田、朱泾、大湾、歇墩、施埂、莫阳、天鹅、秦埂、蠡东、胡巷、蠡渔村24个行政村和蠡口、蠡范、芙蓉3个居委会。[5]
元和,得名于唐元年和三年。据《苏州府志》记载:“元和三年,苏州刺史李素请于浙西观察使韩皋开常熟塘。自州齐们北抵常熟,长九十里,因名元和塘,化讹名云河。”元和塘贯陆慕、蠡口两镇。
公元2002年初,伴随新世纪苏州社会经济的飞跃,经规划批准,将原苏州市相城区陆慕、蠡口二镇合并,设立“元和镇”。“元和”,兼有万物复始,政通人和之意。
元和,自古富甲一方,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元和人繁衍生息的元和塘西通太湖,东连阳澄湖,物产丰富。景色迷人。每到落叶飘零季节,慕名前来品尝阳澄湖清水大闸蟹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成为江南元和地的一道独特风景。元和地处长江三角洲掌心,交通和区域辐射日趋明显。京沪铁路、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苏嘉杭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205省道、苏虞张一级公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苏州古城主干道人民路、临顿路、广济路向北延伸贯穿元和。
京沪高速铁路苏州北站设在元和,2012年地铁2号线北接苏州北站,苏州北站将打造成‘’双十子‘’国家级枢纽,京沪高铁、通苏嘉甬高铁、苏锡常和如苏湖城铁汇集一处,将进一步增强元和的交通优势。街道正努力按照“水城、花城、商城、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的建设目标,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建设中心城区。
苏州北站综合枢纽核心区及苏州北站综合枢纽范围,作为苏州北站国家级综合枢纽的核心功能承载区域,进行深化研究与设计指引。风貌协调区域:4.16平方公里,核心设计范围1.07平方公里,综合枢纽范围:0.55平方公里。
截至2015年4月全街道辖区面积44.36平方公里,下辖28个社区。
娄北社区 | 众泾社区 | 湖沁社区 | 凌浜社区 | 御窑社区 | 玉成社区 | 姚祥社区 |
唐家社区 | 朱巷社区 | 莫阳社区 | 建元社区 | 古巷社区 | 华元社区 | 日益社区 |
御苑家园社区 | 晨曦馨苑社区 | 康桥花园社区 | 绿色时光社区 | 庆元家园社区 | 华辰嘉园社区 | 元和之春社区 |
峰汇园社区 | 水韵花都社区 | 富元一社区 | 香城花园社区 | 依云水岸社区 | 安元佳苑社区 | 水漾花城社区 |
娄北社区 | 众泾社区 | 湖沁社区 | 凌浜社区 | 御窑社区 | 玉成社区 | 姚祥社区 |
唐家社区 | 朱巷社区 | 莫阳社区 | 建元社区 | 古巷社区 | 华元社区 | 日益社区 |
御苑家园社区 | 晨曦馨苑社区 | 康桥花园社区 | 绿色时光社区 | 庆元家园社区 | 华辰嘉园社区 | 元和之春社区 |
峰汇园社区 | 水韵花都社区 | 富元一社区 | 香城花园社区 | 依云水岸社区 | 安元佳苑社区 | 水漾花城社区 |
气候
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无霜期长达230天左右。平均相对湿度:76% ,年平均降水量:1076.2mm ,年平均气压:1016hpa ,年平均风速:2.5m/s , 风向:常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
元和人文历史厚重、区位优势明显,御窑金砖、元和缂丝等非物质文化技艺驰名中外,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贯穿境内,京沪高铁、沪宁城际、轻轨2号线、4号线穿城而过,中国蠡口家具城、相城国际汽车城、中国婚纱城等专业市场发展迅猛,中心城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元和地处长江三角洲掌心,交通和区域辐射日趋明显。京沪铁路、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苏嘉杭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205省道、苏虞张一级公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苏州古城主干道人民路、临顿路、广济路向北延伸贯穿元和。
元和,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1.5小时交通圈内,虹桥、浦东、萧山、苏南、禄口5大国际机场簇拥环绕,洋山港、太仓港等货运港口通江达海;苏州中环快速路、312国道、京沪高速、苏嘉杭高速贯通境内,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沪宁城铁、京沪高铁勾勒轨道交通新格局,人民路、广济路无缝对接中心城区。
2018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5亿元,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8亿元,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39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5.47%和55.5%;注册外资4亿美元,到账外资2013万美元;进出口总额3.7亿美元。[6]
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和中翔家电等大型专业市场已成为相城区发展第三产业优势最强、潜力最大的中心福地。欧风新天地采用全欧式群体模式建筑,该工程是城区重点三产项目,是发展酒店、娱乐、服务行业的最佳场所。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是经江苏省工商局核准的省级家具专业市场。市场总投资20多亿元人民币,是华东地区最大、全国第二的家具专业市场。市场依托优越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良的服务吸引着众多的投资者和家具客商,市场云集了国际、国内近千家著名家具企业。来自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及上海、广东等十几个省、市的3000多家客商,在此投资、置业、发展。现有1600多家家具生产厂家,3000多家家具销售商。
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占地近1000亩,营业、仓储面积120多万平方米,由38栋家具大厅组成。2010年全街道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9.2%;服务业增加值5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占GDP的56.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总量列全市乡镇街道第9位。全街道13个涉农社区集体可支配收入8000多万元,平均超过600万元,7个社区超过了700万元。与此同时,还为6000多个失地农民提供了再就业岗位,为200多人提供了创业致富平台。
元和街道致力于为传统产业赋能,积极探索商贸商务与创新研发相结合新模式,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注重中高端消费、研发创意、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极,形成新动能,全面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
天虹百货、大悦春风里、繁花中心、环球港、欧尚超市、海亮缤纷汇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先后入驻。以白金汉爵、在水一方、希尔顿欢朋为代表的酒店集群初具规模。
蠡口国际家具城名扬海内外,当前正加快改造提升、转型升级步伐,打造集“交易、展示、设计、体验”于一体的现代智能家居国际研发社区。
相城国际汽车城成为华东地区较大的汽车销售服务集聚区,目前拥有宾利、保时捷、奔驰、宝马等44家知名品牌,2018年销售额96.09亿元,税收2.7亿元。
2500年的文明史,让这里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厚,留下了不少范蠡、孙武、苏秦、顾恺之、陆贽、文徵明等历史文化名人的遗迹和传说故事。这里还是最早的中国缂丝工艺诞生地。
文徵明(1470─1559),苏州人,初名璧,字徵明,又字徵仲。号衡山居士,学者称衡山先生。明朝著名书画家。他先后学文法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法于沈周。同徐贞卿、祝枝山和唐伯虎齐名,号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文、书、画人称“四绝”,其代表作《甫田集》里就收录了七百多首诗。他一生作文有《王氏拙政园记》和《虎丘云岩寺重修募缘疏》等二百七十余篇。
申敏三,元朝处士,申时行九世祖。申周,时行曾祖父。用懋,字敬中,号元渚,时行长子,举进士,累官兵部尚书,享年八十三岁。用嘉,时行仲子。举人,官至广西参政。马如飞生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卒于光绪五年(1879),享年62岁。本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浪钓徒,长洲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