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望帝杜宇化鹃的美丽传说,郫筒街道又称“鹃城”。《华阳风俗录》说:“郫县(今郫都区)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节,倾春酿於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於竹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这也是郫筒之名的由来。
郫筒历史文化悠久,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3000多年前,望帝教民务农,丛帝治水兴蜀,定都郫邑(今郫筒街道)。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设蜀郡,郫邑始称郫县。
2014年2月24日,郫县撤销郫筒镇,设立郫筒街道办事处,辖原郫筒镇所属行政区域;撤销合作镇,设立合作街道办事处,辖原合作镇所属行政区域;将德源镇清江村3组、4组、6组,花石村6组,青马村3组,王桥村1组、2组、3组、4组所属部分行政区域划归郫筒街道办事处管辖。[2]
郫筒街道辖16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3]郫筒街道
一、居民委员会
奎星楼社区 | 菠萝社区 | 石牛社区 |
一里桥社区 | 岷阳社区 | 凉水井社区 |
伏龙社区 | 宋公桥社区 | 双柏社区 |
望丛社区 | 书院社区 | 晨光社区 |
蜀都新邨社区 | 和平社区 | 文庙社区 |
天台社区 |
二、村民委员会
景岗村 | 鹃城村 | 太平村 |
梨园村 | 濂溪村 | 长乐村 |
奎星楼社区 | 菠萝社区 | 石牛社区 |
一里桥社区 | 岷阳社区 | 凉水井社区 |
伏龙社区 | 宋公桥社区 | 双柏社区 |
望丛社区 | 书院社区 | 晨光社区 |
蜀都新邨社区 | 和平社区 | 文庙社区 |
天台社区 |
景岗村 | 鹃城村 | 太平村 |
梨园村 | 濂溪村 | 长乐村 |
郫筒街道地处川西平原的腹心区域,东距成都市中心19公里,西距都江堰市30公里。
郫筒街道东接成都高新西区,南接德源镇,北邻红光、新民场镇,西与安德、友爱镇接壤,幅员面积35.09平方公里,城市规划面积26.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09平方公里。[1]
街道域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沱江河穿城而过,沟渠纵横灌溉。
总人口2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0万人,外来居住人口12万人。[1]
2007年完成全口径税收收入2.41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目标完成7.6亿元,农业增加值完成65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32元。郫筒街道(2)
在结构调优中,全镇先后建成初具规模的镇东南片(晨光、书院、双喜三村)双喜经济林果生态示范基地,合江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中心林业科技园区和花木生产基地等。双喜经济林果生态示范区规划面积1500亩,13000多株优质金花梨2008年将挂果成林,10多家生态旅游项目已落户示范区;合江大棚蔬菜规划面积500亩,已建成各类时令蔬菜面积5000亩;中心林业科技园区500亩,现已建成大棚名贵花卉基地150亩;望丛、洪石花木生产基地2000亩,各类名贵花木数万株,其中晨光引进培植的万株荷兰郁金香、风信子等已陆续投放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全方位促进了农民增收。[4]
郫筒街道内有国营、民营企业400余家,规模企业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配件、电器、医药、能源、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发展格局,民营企业形成了以豆瓣生产,印刷装潢、化工涂料、机械加工和建筑装饰为主体的发展格局,构成了镇域工业经济发展基础。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成立农业专合组织,建成521亩集生产、展销、咨询、示范为一体的鲜盆花种植基地,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各类鲜花500余万盆。草坪种植基地种植规模达到700余亩。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种植面积达1200亩,出口蔬菜基地“三路菜”种植面积达600余亩。
合江村大棚蔬菜-合江村位于国道213线旁,郫筒街道以西4公里处,全村3个农业合作社,耕地面积901亩,农业人口671人,常年种植蔬菜面积500亩,其中大棚蔬菜面积150亩,以海椒、茄子为主。海椒60亩,以鲜椒为主,品种有湘研系列40亩,成椒4号(用作泡椒)20亩,产量达15万公斤,采收时间在4月中旬至8月中旬,茄子90亩,品种为蓉杂茄系列,产量达36万公斤,采收时间在4月中旬至10月上中旬。2008年,合江村大棚蔬菜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蔬菜市场,通过科协种植协会的带动,将形成更大的销售市场。
郫筒街道花木协会-郫筒街道花木协会下属四个分会,拥有各类苗木、盆景、桩头及观赏植物、时令盆花(草本、木本)、郫筒柚、各类鲜切花、绿化树木,栽种面积达3000余亩。该协会可承接各类绿化工程。
双喜牌金花梨-郫筒街道双喜牌金花梨种植在双喜村内,面积300亩,年产量60万公斤,上市时间为9月份,该品种由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果树研究中心培育,是四川省主要推广的梨树品种,品种优质细嫩、口感好、化渣、果核小、皮薄,外观形状好,单果重一般在400克-500克左右。
双柏腌卤鸭-郫筒镇双柏村三社有腌卤户15户,日腌卤鸭3000只,养鸭专业户20户,月出栏肉鸭20000只。
2002年构建的“中国盆景之乡花卉苗木基地型市场走廊”现已初具雏形。它的建成将为郫都区花卉苗木业提供一个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市场。2000年成立“郫筒镇花木协会”,下设两个分会,协会建章立制,吸纳会员50余人,协会已成为郫筒街道花木对外宣传交流的窗口。2008年,郫筒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5700亩,有大型花木种植户20余家,如:托普生态园、省棉麻公司花卉基地、沈婷公司、络德公司、省林业厅花卉基地等等。可谓郫筒街道花卉业的龙头。苗木高、中、低档品种繁多,如:鹤望兰、郁金香、红叶女贞、楠木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花木品种。规格齐全,各种盆栽草花、桩头、绿化苗木、珍稀种苗等等,已销往全国各地。[4]
在城市片区,大力发展生产生活服务业。依托地铁6号线重点发展“地铁经济”,整合沿线站点的土地、商业、通讯、房地产等资源形成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形成商业辐射区, 由点及面,带动沿线商业发展,已形成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中心、蜀都万达、百伦广场、恒创广场、海骏达城等多个区域的城市综合体和购物中心。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引进商业、金融、总部、研发、酒店等“一芯一屏”相关企业和互联网相关产业入驻;与成都工业学院共同打造出成工新邨社区双创空间;依托望丛文化产业园,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延伸望丛祠旅游文化内涵;融合中外文化交流,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培育社区文化品牌,推出鹃宝、双小柏、十八匠等文创产品。
在乡村片区,充分发挥生态和区位优势,对太清路沿线乡村酒店和农家乐进行提档升级,打造集娱乐观光、餐饮接待等服务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旅游产业示范带,实现一三产业互动互融。在国道317线郫彭路以东,集中发展汽车销售、服务、维修、保养等生产型服务项目,打造形成汽车销售服务特色产业区域。
城内遍布各色小吃,沱江肥肠粉、胖哥面、芙蓉蹄花、酥肉豆粉、红糖锅盔、卤肉肘子、黄老二牛脑壳、眼镜麻辣烫、红烧兔、叶儿粑、艾蒿馍馍、碗碗饭,还有各色串串、冒菜、干锅、烧烤、汤锅、火锅、冷淡杯……数不胜数;泰和园、铜壶苑、锦宴等乡村酒店和新一代农家乐,环境优美,菜品丰富,味道“巴适”;蒋排骨、杨鸡肉、蔡二哥大排档等特色餐馆,声名远播,食客如云。除了极具特色的本土美食,还汇聚了中餐、西餐、泰餐、日韩料理,川味、湘味、广味……,甚至能品尝到日本友人现场制作的咖喱饭和尼日利亚、孟买等各国留学生带来的异国美味。
望丛赛歌会是郫筒的特色民俗,郫都人民的文化盛事。望帝兴农业,丛帝治水患,历代蜀人在每年端午节举行盛大的赛歌会,俗称“吼山歌”,参与者数以万计。90年代以后,望丛赛歌会功能得到拓展,升级为民间文化艺术节,将内涵延伸到整个古蜀文化领域,并同时举办物资交流会、美食节等,邀请来自国内外歌手、舞者参与,廖昌永等知名歌唱家都曾在这里一展歌喉,是郫都人民和游客的文化盛宴。
郫筒街道地处川西平原的腹心区域,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和郫都区定位成都西部健康休闲中心,三条大道——317国道、成灌快铁、成灌高速,便捷的轨道交通(地铁6号线、有轨电车)使郫筒街道和成都的联系愈发紧密。
作为现代城镇,镇域内交通便捷,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国道317线和成灌高速贯穿全境,郫温路、郫彭路、郫花路、王桥路、观柏路等十余条道路与市、区、县路路相通,构成现代交通网络。
小学:郫筒一小、郫筒二小华西校区、郫筒二小金花桥校区、嘉祥外国语学校郫筒街道(3)
初中:郫都区实验学校、郫都区岷阳实验外国语学校
中学:郫都一中、郫都二中
高等学校: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学院、四川水产学校
公园:创智公园、知识公园、石牛公园
国际化社区:围绕书院社区、双柏社区、蜀都新邨社区为核心,打造出开放共融、活力创新、美丽和谐的产业服务型国际化社区。通过城市微更新和国际化氛围营造,创智北环路Block街区新消费场景、创智公园国际化景观等成为新地标,休闲、开放、亲和的步行街区、海骏达商业综合体、国际友邻中心,涵盖网红店、无人店、快闪店、智慧店等系列特色商业体验,加上人脸识别技术、24小时无人值守店面、导赏团等时尚、科技元素,是具有郫都特色的国际化消费新场景,集聚大量人气。围绕环成都工业学院知识经济圈建成3000平米“成工新邨众创空间”,搭建校企社合作平台。中外交流频繁,社会力量参与广泛,形成了詹叔、立夏姐姐、青木先生等国际化社区IP,每周开办“詹叔英语沙龙”“双柏对外汉语培训”“日语课堂”,拥有“双语志愿者库”成员50余人,建立了来自高新区企业的30余名外籍员工在内的国际志愿者智囊团。郫筒街道(3)
沱江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全长6.5公里,荣获“2015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按照“防洪、治污、造景、休闲”四位一体的理念,通过拓宽河面、重建水毁桥梁、截污治污、改造城中村和棚户区、建设绿化景观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改造工程,在生态系统修复、河道防洪治污、生物多样性恢复、水质净化、群众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沿河15万居民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公共设施配套完善的优美环境。
曾为古蜀国都城的郫筒街道,街道域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的祀祠望丛祠,有市级保护单位杜鹃遗址、何公墓、郫筒井等名胜古迹。[4]
望丛祠,是纪念春秋战国时期古蜀国帝王望帝杜宇、丛帝鳖灵的祀祠,早为丛帝新庙,南北朝齐明帝建武(494-498)时,益州刺史刘季连将原在灌县(今都江堰市)的望帝祠迁至郫县合为望丛祠。北宋时期曾大加扩建,明末毁于战火,现存古建筑为清乾隆十二(1747)年重修的二进四合院型,附近有望帝、丛帝二陵墓,冢高约8米。199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望丛祠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扩建维修,占地面积已达100余亩,内有花木盆景、水榭亭台,古柏森森,郁郁葱葱,环境幽静雅致,舒爽宜人。望丛祠内有郫都区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约3000件,以战国铜兵器和汉代画像砖、石棺、说唱陶俑最具特色,曾在国内外展览中引起轰动,书画碑帖藏品也比较丰富。现基本陈列有《石刻馆》。《石刻馆》设在祠内晚清建筑听鹊楼下,面积约120平方米,展出汉代至清的各类碑刻、石雕人像及动物、石棺、墓门等石刻文物30余件。郫筒街道—望丛祠(2)
国家AA级旅游景区蜀国鹃都位于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毗邻都江堰,距离二绕入口仅500米,距离成都市区30公里,位于成灌旅游连线上。该项目由四川禾田地现代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倾力打造,是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智慧旅居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园。四川禾田地现代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方式,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助农增收,倾力建设蜀国鹃都项目。目前该项目一期开园,占地面积1500亩,包括精品杜鹃种植园、度假酒店、游乐园、展销中心、康体运动中心、房车露营基地、素质教育基地、马术中心在内的休闲娱乐项目。蜀国鹃都获得“省级示范农庄”、“成都市50佳休闲旅游目的地”、“花重锦官城最美观花基地”等荣誉,项目已被列为省市重大旅游发展战略规划、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现代都市农业的产业典范。[5]郫筒街道—蜀国鹃都(2)
汉代政治家何武、北宋著名诗人张俞、现代著名书法家余中英、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英、美术家邓欤、郭汝愚等均为郫筒镇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