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高1-2米;小枝灰褐色或紫褐色,无毛,有散生直细皮刺,通常密生针刺,针刺基部有圆盘。
小叶5-7,连叶柄长3-8厘米,小叶片卵形、椭圆形、倒卵形或近圆形,长8-30毫米,宽5-18毫米,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重锯齿,有时齿尖有腺体,上面无毛,下面有短柔毛,沿脉较密;叶柄和叶轴被短柔毛、腺毛和稀疏针刺;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腺毛。
花单生或2-3朵簇生;苞片卵形,先端渐尖,边缘有腺毛,两面无毛或有时背面有腺毛;花梗长1.5-3厘米,无毛,有腺毛或无腺毛;花直径3-4 厘米;萼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尾尖,有时扩展成叶状,外面无毛,有时有腺毛,内面密被柔毛;花瓣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宽楔形;花柱离生,被长柔毛,比雄蕊短很多。
果梨形或椭圆形,直径8-18毫米,橙红色,成熟后萼片和萼筒顶部一起脱落。花期6-8月,果期8-10月。[1]
多生于山坡、云杉落叶松林下或林缘等处,海拔1200-2000米。[1]
在新疆的天山北坡,海拔1000–2000m的中低山带或一些平原区,生长在林缘、林中空地、沟谷灌丛、农区的渠边、果园潮湿地方。喜湿润,耐阴,不耐于旱。白花蔷薇4月中、下旬萌发,6月开花,8月种子成熟。
产新疆、青海、甘肃。 苏联西西伯利亚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天山。[1]
白花蕾蔽株丛大,枝叶密,生长旺盛,单株茎叶产量高。绵羊和山羊喜食其当年无刺的嫩枝、叶和花。多年生的嫩枝和叶羊也采食。山羊和骆驼一年四季均采食。牛、马一般不食冬季雪覆盖草地后,是山羊和骆驼的好饲草。其粗蛋白质含量较高、粗脂肪也丰富,为中等饲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