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警察学院

山东警察学院

中文名 山东警察学院
学校代码 11324
外文名 ShandongPoliceCollege
学校类型 政法类
党委书记 韩锋
校址 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54号
创办时间 1946年5月
主管部门 山东省人民政府
简称 山东警院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1946年5月,山东省警官学院在山东省临沂市城西梨杭村,时任华东局社会部部长的舒同同志兼任第一任校长;

历史照片历史照片(4)1946年10月,山东省警官学校第一期学员毕业,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在学员毕业证书上题词:“忠心革命事业,坚决保卫人民利益”;

1948年9月,更名为华东警官学校;

1948年12月,学校迁至济南市府东大街79号;

1949年6月,更名为山东省警察干部学校;

1950年4月,更名为山东省公安干部学校;

1955年7月,更名为山东省公安学校,迁至文化东路54号;

1958年12月,山东省公安干部学校与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二师合并成立山东政法学院(与现在的山东政法学院是同一所学校);

1961年8月,山东政法学院第一次被撤销,山东省公安干部学校从中独立出来,10月更名为山东省公安学校;

1968年4月至1976年4月文革期间停办;

1978年,招收首届青年学生中专班;

1980年8月,更名为山东省公安干部学校;

1983年1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山东公安专科学校;

2004年5月,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山东警察学院。

2013年12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山东警察学院与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进行资源整合,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相关资源、人员、资产整体划入山东警察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根据2016年9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侦查系 、治安系 、刑事科学技术系 、专业基础教研部 、公共基础教研部 、法律教研部 、政治理论教研部 、实战技能教研部 、干部培训部等9个教学机构。

学科建设

根据2016年9月学校官网数据,山东警察学院设有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交通管理工程5个本科专业,具有法学、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开设侦查、治安管理、刑事技术3个专科专业。

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2个):侦查学、治安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583人,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3.4%,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2.2%,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公安部部级津贴获得者1人,入选公安部、省公安厅专家人才库29人次,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全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7人,省部级教学名师8人。[1]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警用武器、痕检、文检、法医、刑事化验、刑事音像、现场勘查、防爆排爆、测谎等48个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00多万元。学校有2个省级特色专业、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校级精品课程。

省级特色专业(2个):侦查、刑事科学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4门):网络信息安全、刑事诉讼法、警察职业道德、犯罪心理学。

校级精品课程(10门):逻辑学、公安公文写作、大学语文、现代管理学、刑法、大学英语、法理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警察学原理。

教学成果

学校为山东省、全国培训在职警察,是公安部确定的全国县市公安局长培训基地之一。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已为国内30个省市(除港澳台)培训公安局长近3000人。

对外交流

山东警察学院山东警察学院(5)学校为国外培训高级警务人员,是公安部、商务部确定的国家援外培训基地之一。从2006年至2010年10月,已经举办了24期国外警察培训班,培训了30多个国家的392名高级官员。学院多次组团出访并接待了多国警察机关或警察院校的访问。此外,还与香港、澳门警方和省内外公安实战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关系。2014年,学校举办了首届省属公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山东警察学院建有公共安全研究所、警察心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山东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侦查对策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学院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服务公安一线。三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4项,厅局级项目31项,其中,某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被列为2019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表学术论文19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6篇,被SCI、EI、CSSCI期刊收录20篇,出版学术著作33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项,厅局级科研成果奖14项,其中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度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8年度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连续5届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2007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级立项1项、省部级立项11项、厅局级立项10项。

2008年,学校共计发表学术论文236篇,出版著作9部,40项成果获得厅局级以上奖励。

2009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科研立项30项。

2011年,学院共获批省部级项目22项,厅局级项目15项。其中,荣获厅局级科研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0项。

2012年,学校24项科研成果获得山东公安科学进步奖,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9项。其中,政治理论教研部单卫华副教授主持的项目《公安队伍激励机制建设研究》荣获一等奖。

学术资源

图书馆藏

截至2012年8月,图书馆有藏书63万余册,11万余种;年订购期刊800余种、1640余份。图书馆已引进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数字图书馆及维普模拟考试平台等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立了中、外文警学期刊及公安、法律类图书等特色数据库。图书馆馆藏始终以社会科学类为主,自然科学为辅,强调突出公安专业特色。

学术期刊

山东警察学院主办的《山东警察学院学报》是一份政治法律类学术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收录期刊。本刊2001年5月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认定为侦查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核心刊物,很多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和摘登。1999年、2002年、2006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1年、2003年、2005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期刊”,2002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学术交流

2011年,学校举办了第十三届华东地区公安高校治安管理学术研讨会。

校园文化

校徽

山东警察学院校徽山东警察学院校徽

释义:学校校徽主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徽图案,两侧为橄榄枝图案,底色为紫色,中英文校名上下呼应。

校训

忠诚 严谨 团结 奉献

校容校貌

山东警察学院景色山东警察学院景色(4)

学院分明水校区和文化东路校区两地办学,明水校区驻济南市章丘区章莱路2555号,主要承担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任务,文化东路校区驻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54号,主要承担国内民警培训和援外培训任务。两校区占地1730.93亩,校舍总面积24.15万平方米。建有41个专业实验室、2个警务实战训练馆、1个泅渡馆和1个射击馆。另外,在全省建有51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局域网分别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公安信息网”互联互通。图书馆藏书156003种、77万余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138.28万元,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11991.7平方米。[7]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韩锋
党委副书记 隋从容
党委委员、副院长 徐仲成、刘大为、刘克振[8][9][2]

历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韩锋
党委副书记 隋从容
党委委员、副院长 徐仲成、刘大为、刘克振[8][9][2]

词条图册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舒同 校长 1946年5月~1946年11月
梁国斌 校长 1948年9月~1949年5月
郑文卿 校长 1949年6月~1950年12月
季明 校长 1951年1月~1952年1月
王路宾 校长 1952年2月~1953年4月
张国峰 校长 1953年4月~1956年5月
1962年1月~1965年8月
侯铮石 校长 1956年5月~1956年12月
刘秉琳 校长 1958年12月~1961年10月
郭宏毅 校长 1976年9月~1979年3月
王亚东 校长 1979年3月~1983年6月
韩邦聚 校长 1984年~1985年
孟昭炬 校长 1986年~1987年
李诚 校长 1988年~1990年
孟庆丰 校长 1991年~1996年
高新亭 校长 1997年~2001年
曲植凡 校长 2002年~2004年5月
院长 2004年9月~2009年2月
王献增 院长 2009年3月~2012年3月
范华平 院长   2020年9月-2022年6月[9][10]
张龙沼 党委书记 1986年4月~1993年7月
李鸣昌 党委书记 1993年7月~1994年1月
韩顺祥 党委书记 1994年1月~1999年3月
杨和德 党委书记 1999年3月~2013年3月
张俊海

党委书记

2013年3月-2016年10月[1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