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乡

大寨乡

人口 54172人(2018年户籍人口)
中文名 大寨乡
所属地区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
政府驻地 大寨村道大路1号
邮政区码 456467
面积 67.08km²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清宣统元年(1909年),属东三区(广方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八区。

1949年,属五区。

1955年,成立大寨乡。

1958年,成立公社。

1983年12月,复称大寨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大寨乡辖大寨、西梁家、东梁家、冯家、肖家、张家、卢家、杜家、常营、丁家、娄草坡、汴村、东刘庄、段寨、傅草坡后街、郭庄、袁寨、蒲林、延屯、北延屯、朱草坡、小潘家、傅草坡前街、冯营东街、冯营西街、崔孤屋、孟孤屋、沙窝营、董寨、李孤屋、李家中街、李家后街、小田、李家前街、朱家、韩亮、山木村、岗小田、辉庄、王庄、张寨、大郑、联合、西刘庄4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7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大寨乡下辖44个行政村。[1]乡人民政府驻大寨村道大路1号。

沙窝营村 李孤屋村 卢家村 汴村村
大正村村 孟孤屋村 常营村 东刘庄村
韩亮村 崔孤屋村 小田村 西刘庄村
东冯营村 辉庄村 前草坡村 袁寨村
西冯营村 丁家村 后草坡村 岗小田村
联合村村 杜家村 朱草坡村 李家前街村
北延屯村 肖家村 娄草坡村 李家中街村
延屯村 东梁家村 段寨村 李家后街村
大寨村 西梁家村 董寨村 山木村村
朱家村 冯家村 潘家村 王庄村
蒲林村 张家村 郭庄村 张寨村

地理环境

沙窝营村 李孤屋村 卢家村 汴村村
大正村村 孟孤屋村 常营村 东刘庄村
韩亮村 崔孤屋村 小田村 西刘庄村
东冯营村 辉庄村 前草坡村 袁寨村
西冯营村 丁家村 后草坡村 岗小田村
联合村村 杜家村 朱草坡村 李家前街村
北延屯村 肖家村 娄草坡村 李家中街村
延屯村 东梁家村 段寨村 李家后街村
大寨村 西梁家村 董寨村 山木村村
朱家村 冯家村 潘家村 王庄村
蒲林村 张家村 郭庄村 张寨村

人口

  • 位置境域

大寨乡地处滑县东部,东与濮阳市交界,南与桑村乡接壤,西南与老爷庙乡相连,西与八里营乡相接,北与赵营镇为邻。区域面积67.08平方千米。

经济

2011年末,大寨乡辖区总人口4740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45人,城镇化率4.31%;另有流动人口156人。总人口中,男性25112人,占52.97%;女性22296人,占47.03%; 14岁以下10212人,占21.54%; 15~64岁33704人,占71.09%; 65岁以上3502人,占7.3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7376人,占99.93%;2011年,人口出生率10.8‰,人口死亡率7.5‰,人口自然增长率3.3‰。

2017年,大寨乡常住人口33432人。

截至2018年末,大寨乡户籍人口54172人。

综述

农业

2011年,大寨乡财政总收入1206.6万元,比上年增长49.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5.7万元,比上年增长19.4%。人均财政收入255元,比上年增长50%。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1100万元,比上年增长6%,占国内生产总值3.9%,实现税收1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12元。

2018年,大寨乡有工业企业32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6个。

工业

大寨乡有农业耕地面积7.4万亩,人均1.6亩。2011年,农业增加值达到2.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5.18%。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69万吨,人均1200千克,其中小麦3.25万吨,玉米2.33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料作物。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02万亩,产量3393吨,其中花生3335吨,油菜籽50吨。

大寨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6万头,年末存栏1.2万头;羊饲养量1.8万只,年末存栏1.1万只;牛饲养量0.2万头,年末存栏0.1万头;家禽饲养量58万羽,上市家禽4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810吨,其中猪肉1215吨,牛肉380吨,羊肉210吨;禽蛋19.9吨。畜牧业总产值643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3.2%。

截至2011年末,大寨乡累计造林0.6万亩,其中防护林5000亩,经济林10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0万株,林木覆盖率21.69%。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65台(辆)。

商业

大寨乡工业以冷饮食品、农畜产品加工为支柱产业。2011年,工业增加值达到8900万元,比上年增长7%,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3.7%。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4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

金融

2011年末,大寨乡有商业网点168个,职工56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8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6.8%。

社会事业

2011年,大寨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1%,人均储蓄1920元;各项贷款余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6.4%。

教育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大寨乡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320人,专任教师16人。小学14所,在校生4034人,专任教师14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320人,专任教师9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8%。2011年,教育经费1565.53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85.6%,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1997年8月,大寨乡开通有线电视。2011年末,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6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

2011年末,大寨乡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个,演职人员68人,年演出356场次。电影放映单位1个,年放映130场次。文化馆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20个,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藏书2.7万册。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秧歌、花船、舞龙等。

2011年末,大寨乡有1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5%。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大寨乡有乡卫生院1个;病床140张;固定资产总值13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0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诊疗15.3万人次,手术800台次,出院病人6860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6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7万人,参合率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25‰、1‰、1‰。

基础设施

2011年,大寨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9户,人数131人,支出24.4万元,比上年增长20.8%;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90户,人数2021人,支出215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16%;农村五保集中供养97人,支出23.7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45人,支出19.1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农村医疗救助6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486人次,共支出12.43万元,比上年增长8%。

2011年,大寨乡自然灾害受灾人口75人,紧急转移安置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500亩,倒塌房屋73间,直接经济损失140万元,救灾支出23万元,比上年增长0.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2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32.4万元,比上年增长15%;社会福利费460万元,比上年增长12%。乡敬老院1所,床位36张。新增就业人员500人,有5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83万元,比上年增长5.2%;基金支出合计156万元,比上年增长9.1%。

交通运输

  •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大寨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总长度120千米,投递点110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5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0.8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0.2万件;征订报纸0.2万份,期刊0.08万册。业务收入230万元。

2011年末,大寨乡有电信服务网点17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000门。固定电话用户32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8900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为72.8%,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光缆线路112千米,主干电缆96千米,互联网端口2000个,已占用端口1200个。宽带接入用户1200户,比上年增加260户。

  • 能源

2011年末,大寨乡拥有高压输电线路3条,总长度85千米,用电负荷3.5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16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9%,供电可靠率99.6%。

历史文化

大寨乡境内有县乡级公路1条,长6千米。日均发送36辆客车,日客运量850人次。2011年,客运汽车30辆,720个座位。客运量3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0.75万人·千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