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区

湘东区

中文名 湘东区
外文名 XiangdongDistrict
地理位置 萍乡市西部、醴陵市东部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行政代码 360313
方言 赣语
邮政编码 337016
国家/地区 中国江西省萍乡市
政府驻地 湘东镇
区委书记 何超
地区生产总值 1463724万元(2021年)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1980年,萍乡市设立城关区、上栗区、湘东区、芦溪区。

1986年2月15日,湘东区设置泉田乡,管辖区为农科所的樟里、青泥、甘泉、盆形、五里、流田六个村。

1993年5月29日,撤销麻山乡、老关乡,设立麻山镇、老关镇。

1994年8月26日,撤销腊市乡、排下乡、下埠乡、荷荛乡,设立腊市镇、排上镇、下埠镇、荷尧镇(赣民字[1994]136号批复)。

1995年12月12日,撤销东桥乡,设立东桥镇。

2000年,全区辖8个镇、5个乡:湘东镇、荷尧镇、下埠镇、老关镇、排上镇、东桥镇、麻山镇、腊市镇、广寒寨乡、龙台乡、白竺乡、源湴乡、泉田乡。

2003年9月4日,撤销源湴乡、龙台乡,成建制划归白竺乡管辖;撤销泉田乡,成建制划归湘东镇管辖

2004年底,全区辖1街道8镇2乡:峡山口街道、湘东镇、荷尧镇、老关镇、下埠镇、腊市镇、麻山镇、排上镇、东桥镇,广寒寨乡、白竺乡。[8]

行政区划

区划名 面积
峡山口街道 9.5平方公里
湘东镇 48.5平方公里
荷尧镇 53.3平方公里
老关镇 51.8平方公里
腊市镇 40.2平方公里
下埠镇 56.9平方公里
排上镇 83平方公里
东桥镇 128平方公里
麻山镇 95平方公里
广寒寨乡 112.5平方公里
白竺乡 173.5平方公里

(资料来源于:[8]

自然地理

区划名 面积
峡山口街道 9.5平方公里
湘东镇 48.5平方公里
荷尧镇 53.3平方公里
老关镇 51.8平方公里
腊市镇 40.2平方公里
下埠镇 56.9平方公里
排上镇 83平方公里
东桥镇 128平方公里
麻山镇 95平方公里
广寒寨乡 112.5平方公里
白竺乡 173.5平方公里

位置

地形

湘东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9′-113°36′,北纬27°31′-27°51′之间。东临萍乡市区和芦溪县,东南靠莲花县,南连湖南省攸县,西接湖南醴陵市,北靠萍乡市上栗县。境内东西宽29千米,南北长43千米。[9]

气候

湘东区境内多山,属武功山脉,婆婆岩耸峙于南,海拔1161.4米,为全区的最高点;最低点是老关镇陂头洲,海拔15.4米,全区平均海拔203.6米。[8]

自然资源

湘东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植被覆盖率高,年平均气温17.2℃;年降雨量为1576.7毫米。[8]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湘东区动物资源多样化,有鸟类、兽类、两栖、爬行四类560多个品种的野生动物,其中重点保护动物有鹰鹃、猴面鹰、水鹿、金钱豹等。植物资源遍布全区。拥有木本植物368种,药用木本植物达88科260多种,珍贵树木有红豆杉、檀树、银杏等。[8]

人口民族

湘东区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铁矿、粘土矿等,并且储量多,品位高。[8]

政治

2021年,以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区总户数为124266户,总人口为404536人,比上年末减少1288人,其中城镇人口185489人,女性194673人。

2021年,以常住人口统计,年末总人口为304602人,比上年净增人口179人,其中城镇人口195842人,女性146901人,年平均人口304532人。年末城镇化率达64.29%,男女性别比为107.35%,人口出生率为7.74‰,人口死亡率为7.03‰,自然增长率为0.71‰。[6]

区委领导

政府领导

区委委员、常委、书记:何超[7][10]

区委常委、副书记:郑锐、景国成[11]

区委常委:漆国辉、汤道攸、周小毛、杨波、汤如龙、胡勇、周斌、李万安

人大领导

区人民政府区长:郑锐

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胡勇、周 斌、范小敏、李波、周菁、陈生清、黄新亮[12]

经济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才[12]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义萍、陈志传、刘 斌、龚家敏、汤志清、刘传焕

综述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63724万元,比上年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839万元,比上年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557207万元,比上年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727678万元,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3.7:36.7∶49.6调整为12.2:38.1:49.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7%、33.3%和55.0%。全年人均生产总值48065元,比上年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7.9%,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7452美元。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24583万元,比上年增长11.4%、两年平均增长8.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0.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财政总收入254804万元,比上年增长13.9%、两年平均增长9.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2668万元,比上年增长3.5%、两年平均增长3.6%。全年税收收入211479万元,比上年增长16.6%、两年平均增长10.1%,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83.0%,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98925万元,比上年增长0.9%、两年平均增长6.8%。 

截至2021年末,全区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达59504户,比上年增长128.0%,其中:本年登记39173户,比上年增长266.2%;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达4913户,比上年增长23.3%,其中:本年登记1544户,比上年增长21.6%。全区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达2442258万元,比上年增长19.7%。 [6]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3029万元,比上年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5.7%。粮食种植面积15216公顷,比上年增加10公顷,增长0.07%。其中,谷物种植面积13813公顷,增加6公顷,增长0.04%;豆类种植面积493公顷,增加2公顷,增长0.4%;薯类种植面积910公顷,增加2公顷,增长0.2%。油料种植面积6169公顷,增加102公顷,增长1.7%。蔬菜类及食用菌种植面积7806公顷,增加273公顷,增长3.6%。

2021年,全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06925吨,比上年增加2170吨,增产2.1%。其中,谷物产量101801吨,增产1.3%;豆类产量1053吨,增产0.7%;薯类产量4071吨,增产15.5%。油料产量8010吨,增产11.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82864吨,增产3.6%。

2021年,全年全区肉类总产量36997吨,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猪肉产量33393吨,增长20.3%;牛肉产量161吨,增长64.3%;羊肉产量1793吨,增长2.0%;禽肉产量1625吨,增长0.7%。禽蛋产量1374吨,下降13.5%。年末生猪存栏16.98万头,增长2.0%;生猪出栏38.29万头,增长23.0%。水产品总产量10025吨,增长3.3%。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99204万元,比上年增长59.3%。农民专业合作社461个,比上年增加32个;合作组织成员1.87万户。[6]

第三产业

2021年,全年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503220万元,比上年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7.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1%、两年平均增长7.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1%,重工业增长13.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43.8%,股份合作企业下降2.3%,股份制企业增长13.6%(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3.0%),私营企业增长5.3%,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47.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29%;分行业看,25个行业大类中,18个实现增长,占比达72.0%。其中,采矿业增长14.3%,制造业增长10.5%,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9%。新产业加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22.5个百分点。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比上年增长2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60.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6.2%,提高26.1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8.8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7.6%,较上年下降7.1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66696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利润总额166018万元,比上年增长6.9%。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2.8元。

2021年,全年工业园区投产企业达104家,安置从业人员1.19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256587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实现利润总额122686万元,增长5.4%。

2021年,全年工业用电量6209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9.5%、两年平均增长11.0%;完成工业增值税48173万元,比上年增长28.4%、两年平均增长14.5%。

2021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3987万元,比上年增长2.2%,两年平均增长2.7%。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9786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41684万元,增长21.1%,占总产值的88.7%;安装工程产值15115万元,增长29.2%,占总产值的9.5%。[6]

社会

服务业 

2021年,全年全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27678万元,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6559万元,比上年增长10.4%、两年平均增长7.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4006万元,比上年增长11.9%、两年平均下降8.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3859万元,比上年增长19.1%、两年平均增长4.9%;金融业增加值31706万元,比上年增长5.1%、两年平均增长4.4%;房地产业增加值81435万元,比上年增长7.5%、两年平均增长6.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27833万元,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7.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0家,实现营业收入94375万元,比上年增长26.9%、两年平均增长24.4% 。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3%,占全部投资的76.8%,工业技改投资下降17.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8.8%。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465.3%,非国有投资增长2.0%,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3%,占全部投资的82.9%,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9.2%。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50.1%。

2021年,年末房地产开发企业10家,投资额增长67.6%,其中,住宅投资增长72.9%。商品房销售面积147745平方米,增长53.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7745平方米,增长53.1%。商品房销售额67512万元,增长88.3%,其中,住宅销售额67512万元,增长88.3%。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077万元,比上年增长21.3%,两年平均增长12.0%。

2021年,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3.1%,饮料类增长61.8%,烟酒类增长47.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3.9%,化妆品类增长3.6%,日用品类增长26.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25.0%,家具类增长20.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6.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70.1%,汽车类增长90.5%。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57项,其中新批外资项目1个。全年完成外贸出口192362万元,比上年增长27.8%。

2021年,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79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122.2亿元,比上年增长8.6%。

旅游

2021年,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0%;旅游总收入8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金融保险业

2021年,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82476万元,比上年增长6.4%,比年初增加125746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54927万元,比上年增长12.3%,比年初增加147922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88190万元,比上年增长20.3%,比年初增加200489万元。

2021年,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3051万元,比上年下降9.0%;赔款支出6074万元,比上年增长9.2%。[6]

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

2021年,全年全区普通中学在校生17211人,小学在校生21184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4115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72人。拥有幼儿园123所,在园幼儿8833人。普通中学、小学教职工人数分别为1672人、1600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175人,幼儿园教职工1351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31人。普通高考录取率86.4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6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0%,小学阶段毛入学率为100%。[6]

文卫体育

2021年,全年成功申报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82项。其中:国家重大科研专项2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7家;省级重点研发计划5项,省级重点新产品3项;市级科研支撑计划22项。申请专利324件,其中发明专利102件,授权30件;推广新技术成果3项。[6]

民生保障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县区广播电视台站1座,有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2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社区服务中心1个 。卫生技术人员1429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7人,中级职称439人,师士933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623张。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172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4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1949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1479人。

2021年,全年全区举办运动会或比赛10次,举办综合运动会2次,举办单项比赛10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3次,其中千人以上活动参加人数1.1万余人次。[6]

资源环境

2021年,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25元,比上年增长8.2%、两年平均增长7.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06元,比上年增长7.5%、两年平均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49元,比上年增长9.1%、两年平均增长8.2%。城乡居民收入比1.88︰1,比上年缩小0.03。

2021年,全年全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032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581元,比上年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919元,比上年增长15.3%。

2021年,全年全区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575万元,直接扶持创业397人,带动就业2829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655人,其中,新增“40、50”人员就业人数384人。年末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228412人,其中:企业职工参保74646人,含离退休人数26216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9970人,含退休人数3306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43796人,含退休人数45454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001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 18085人,其中,职工 12132人,退休人员5953人。全年向城市低保户发放低保金4148万元,月人均补差490元;向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5557万元,月人均补差355元。为全区城乡32735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面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养老服务机构15所,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1所,民办养老机构4所;养老机构床位数共3192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床位1008张,民办养老机构床位2184张;临时救济困难户3901人次。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340万元。全年优待抚恤补助对象3346人,抚恤金额2838万元。[6]

安全生产

2021年,年末全区已建成各种蓄水工程6155座,蓄水总量达5223万立方米。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93.26万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67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3.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17.4%。

2021年,年末全区环保机构3个。境内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乡镇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年空气优良率94.9%,比2018-2020年平均值提高5.3个百分点。全年造林总面积8577亩,森林覆盖率69.85%。[6]

交通运输

2021年,全年全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3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32起。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3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2人。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0.09人。[6]

著名人物

广场夜景广场夜景2021年,年末公路总里程2145.324公里。[6]

词条图册

姓名 简介
张晓耕 民间指墨画家[13]
张树鳍 曾任万安县承审员[14]
张濑芳 曾任萍乡县靖卫团主任,党政委员参事[15]
欧诗才 曾担任浏市小学首任校长[16]
段一中 曾任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江西省赣北抗日游击区总政治指导员[17]
刘起丰 萍乡学生运动的重要骨干[18]
袁德生 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19]
彭作霖 历任修水、余江、莲花等县县长[20]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