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草寺烈士墓
士墓已被阜阳市定为红色旅游景点。近年来,
该乡党委政府以市场为导向,狠抓结构凋整,
努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初步形成了面积5500
宙的杨树育苗基地,300亩的香椿基地,10000
亩花生种植基地,5000亩的瓜果蔬菜种植基地,
5 50亩的果木林基地,3000亩的山药种植基地。
1958年成立赵集人民公社,
1979年划入城郊区,1981年改名
为岔路口公社,1983年改为岔路口
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由岔路口
乡、草寺乡、界牌乡合并为赵集乡至今。
境内地层0-40米深度为全新统,40米以下为更新统。全新统上段为最新淤积物,岩性为浅黄色粉砂、亚粘土及薄层紫红色亚粘土,厚0-4米;全新统中段为黑、青黄杂色亚粘土和黄色细砂,厚17-23米;全新下段为灰黑色、紫灰色亚粘砂土或粉砂,厚20米左右;更新统上部的顶部岩性为青黄杂色亚粘土,颜色杂乱、较硬、干后坚实、切面光滑,但发育不全。
颍河和黑茨河是赵集乡的界河,分别从乡域南部和东部流过,境内主要大沟有柳青沟、黄沟、母猪沟、红丝沟、强沟、魏沟、黄沟、宋沟、一级沟、张沟等水系,另有中、小沟64条,在境内纵横交错,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
境内草寺集西有纪念1948年阜阳
“四.九”革命暴动牺牲烈士的草寺烈
士墓,1959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修建,
现建为烈士陵园,是当地爱国主义教育
的重要基地,2005年被阜阳市定为红色旅游景点。
境内主要公路太利路——省道,是赵集乡对外联系的桥梁,还有纵穿南北的赵界路和横贯东西的赵太路、赵草路和赵马路,漯阜铁路从乡域南部经过。
有11KV变电所、供电所各一个,境内有10KV以上电力线133.84公里,主要为农民生产生活用电。在赵集有电信支局一个,电话装电容量5600门,实装5300门。
全乡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现有初级中学2所,完小8所,
1个教学点。乡有中心卫生院一
个,各村均建有卫生室。
经济发展迅速,农产品竞争力强劲。初步形成了杨树育苗、香椿林、瓜果蔬菜种植、果木林、山药种植等五大基地,其中山药种植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草莓种植和大樱桃种植正在兴起。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特种养殖发展良好,效益可观。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21元。
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建立了集零售、加工、运输、建筑、服务等较为齐全的行业体系,现有个体私营企业800多家。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近几年共引资1500多万元,企业有天津福芝堂保健品有限公司太和分公司、安徽深达药业有限公司、 太和县赵集乡包装制品厂。建有三角工业集中区。
赵集农村信用社,年存储量4000万元,目前存款余额8000余万元。有赵集、草寺、界牌三个集贸市场,年交易额2亿元。
界牌村,位于沙颖河北岸,人口5800余人,耕地5500多亩,辖11个自然村,村支部共有党员104名。该按照“五个好”的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使党建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该村是山药种植专业村,党员干部带头发展山药种植,从发展山药种植这项产业上促经济发展,增加家庭收入,坚持把山药种植产业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