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水库洪门水库为江西省四大水库之一,库区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东南方75 km处,坐落黎川、南城2县区域内(27.27°N、116.47°E),海拔80 m,控制流域面积2 376 平方公里,最大库容12亿立方米。
洪门水库始建于1958年,流域面积2736平方公里,湖区面积568平方公里,大小岛屿1086个,库容12亿立方米,1961年,洪门水库开始蓄水。
1978年,洪门水力发电厂建成投产,现有5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万千瓦,年发电量1.2亿度。
洪门水库洪门水库位于赣东南部的黎滩河中游,兴建于20世纪60年代,地跨南城、黎川两县,集雨面积为2376平方公里,最大库容12.16亿立方米,为江西省四大水库之一。
库区地属武夷山余脉,自然资源丰富,景色秀丽,属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8℃。库区地势高低不等,地形错综复杂,最高海拔为760米,最低海拔为100米,湿地以丘陵为主,土壤为花岗岩红砂岩风化而成的黄红壤,还有大量的草甸。
洪门水库库区人口密度小,人为干扰不大,周边植被发育良好,品种丰富。水库枯水期造成的库区周边湿地,含滩地,面积较大,湿地生态系统典型,这些都为鸟类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鸟类聚集量年年递增。
洪门水库库区湿地已成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成为江西第二大候鸟越冬之地。洪门水库水鸟共有9目13科42种,其中16种为留鸟,夏候鸟6种,冬候鸟16种,旅鸟4种,受法规保护的水鸟有32种
湖区内岛屿星罗棋布,山清水秀、奇山怪石、爽心悦目、是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胜地。
洪门水库现摩崖造像(5)2016年12月底,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的洪门水库水位显著降低,一尊佛头和一些被淹没的遗迹浮出水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业考古队正在对洪门水库摩崖造像周围水域进行水下考古探测。[1]
考古专家根据露出水面的佛头造型,初步判断为明代佛像;崖壁凿刻痕迹中有一些方形的孔,说明此处可能曾建有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