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

休宁县

中文名 休宁县
车牌代码 皖J
外文名 XiuningCounty
火车站 休宁站
下辖地区 辖10镇11乡
机场 黄山屯溪国际机场
行政区类别 县级
国家/地区 中国华东
著名景点 齐云山、中国状元博物馆、白际风景区
县委书记 吴云忠
电话区号 0559
目录导航

建置沿革

麟圣凯古文化园麟圣凯古文化园休宁县境内前11~8世纪境内就有定居居民,并形成族国,春秋战国时期(前8~3世纪),休宁先后为吴、越、楚三国之领地。秦汉时期为歙县西乡之地,秦属会稽郡、鄣郡,汉属丹阳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分歙县西乡设置休阳县,县治鸺山之南。吴永安元年(258年)改名海阳县,县治万安万岁山,隶属新都郡。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海阳县为海宁县。此后,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代至新中国成立,县名均未改变。县治自唐天宝九年(750年)定驻松萝山之南海阳镇。境域大部未变,局总边缘地域曾有划进划出调整。

新中国成立后,休宁县隶属徽州专区、芜湖专区、徽州地区。1987年11月始隶属地级黄山市。[5]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末,休宁县辖海阳镇、万安镇、汪村镇、五城镇、蓝田镇、商山镇、齐云山镇、东临溪镇、流口镇、溪口镇、板桥乡、山斗乡、渭桥乡、岭南乡、陈霞乡、源芳乡、榆村乡、璜尖乡、龙田乡、鹤城乡、白际乡等10镇11乡,共153个行政村,休宁县人民政府驻海阳镇。[6][7][8]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境域介于东经117°39′~118°26′和北纬29°24′~30°02′之间。南北长约71公里,东西约79公里,总面积2135平方公里。东邻屯溪区、歙县;东北与黄山区、徽州区相连;西北与祁门县、黟县毗邻;东南与浙江淳安、开化县交界;西南与江西省婺源县、浮梁县接壤。著名风景名胜齐云山在县境内,县西南边缘的六股尖为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的发源地。[9]

地形

休宁县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6.70%。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起伏较大,垂直高差明显。境内海拔最高处为1629.8米的六股尖,最低为海拔130米的梅林乡茶馆,相对高差1500米。从中部、东部向南、西、北三个方向,地势逐级升高,进入不同地貌单元。县境内主要地貌类型有:

中山主要分布于县境南部和西部,构成皖、浙、赣三省的界山。山体除西端局限部分为近东西向外,均呈北东~南西向分布,组成物质为浅变质岩和花岗岩,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最高峰六股尖为海拔1629.8米。县境北部也有零星中山分布,海拔高度已降至800米左右,如鹦鹉尖海拔842米,均由浅变质岩和石灰岩组成。中山山休为深切峡谷分割,地形切割深度400~1040米,山坡坡度为42°左右,局部陡立,多为尖形山顶,谷底呈V形。尤其南部中山地面切割破碎,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

低山主要分布于县境中部、北部及中山内部山间盆地的边缘地带,山体多由浅变质岩、红色砂岩、砾岩和石灰岩组成。海拔多在500米左右,少数山峰可达700米以上,如金龙山海拔795米,查山海拔761米,阴公山海拔721米。低山展布方向呈断续北东~南西延伸,为山间盆地和宽谷所隔。因受人为砍伐、毁林垦荒的影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高丘陵主要分布于县境东部率水和横江的沿岸以及山间盆地的边缘。海拔高度低于400米。主要由浅变质岩、红色砂岩、砾岩构成。其脉络尚较清楚,但延伸方向随沟谷方向而多变化。丘坡因长期受流水下切、侧蚀,发育了很多谷地。

气候

休宁县地图休宁县地图休宁县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适宜,无霜期长,水热季节交替明显。春秋短,夏冬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常出现“夹秋早”,气温日较差大;冬季冷而不寒,雨雪不多。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休宁县境内已开发矿产24种68处。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有岩金、银、锑、铜、铁、锌、钨、钼、钒、镉等16处,非金属矿有萤石、瓷土、灰石土、脉英石、膨润土等47种。石煤总储量9.8亿吨,膨润土资源量732万吨。[10]

植物资源

休宁县境内植被丰盈,林木繁茂,林业面积17.98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97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82.17%。是安徽省重点林区,是省速生丰产林基地之一。森林面积、蓄积量、采伐量均列全省第二位,素有“徽杉仓库”之称誉。植物种类180余科约1400种。其中,树种111科1026种。已发现的珍稀树种有银杏、南方红豆杉、香果柑、鹅掌楸、三尖杉等40余种。药用植物165科677种。[10]

动物资源

休宁县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各种珍禽鸟类215种,兽类73种、爬行类54种,两栖类动物26种。[10]

人口民族

2021年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66115人,比上年末减少1351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77209人,占29.0%;乡村人口188906人,占71.0%;男性人口136306人,女性人口129809人,男女性别比为1.05︰1。全年人口出生率6.4‰,比上年下降2.6个千分点;死亡率5.0‰,下降1.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1.4‰,下降1.2个千分点。[3]

政治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唐进
副县长 吴跃辉、朱建新、吴雁冰、胡建伟、程荣刚、冯腾海、汪景峰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书记 吴云忠
副书记 唐进、方巍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汪美月
副主任 邵接后、马学华、方来寿、吴谦敏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储晓华
副主席 吴壮志、李顺宝、宁卫华、余支越、李剑

参考资料来源于休宁县人民政府[11]

经济概况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唐进
副县长 吴跃辉、朱建新、吴雁冰、胡建伟、程荣刚、冯腾海、汪景峰

综述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书记 吴云忠
副书记 唐进、方巍

第一产业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汪美月
副主任 邵接后、马学华、方来寿、吴谦敏

第二产业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储晓华
副主席 吴壮志、李顺宝、宁卫华、余支越、李剑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

休宁风光休宁风光(13)

2021年全年全县生产总值131.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32亿元,增长9.1%;第二产业增加值51.93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62.81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2.5:39.6:47.9,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6.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3]

社会事业

休宁县建国以前,土地贫瘠,耕作粗放,单产偏低,丰年粮食尚可自给,如遇水旱灾害,则须仰赖浙、赣调剂。建国后,生产发展很快。1985年,农业总产值856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58.9%,比1949年增长7.98倍;全县水稻实现了良种化,杂交稻增产效果尤为明显;农业机械得到广泛利用,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6647.6马力;粮食(稻谷)总产量达9360.13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2.4倍;油料作物产量达385.71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6.87倍;生猪存栏81290头,比1949年增长1.55倍;水产品产量62.17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24.6倍;瓜果蔬菜及家畜、家禽等均有大幅度增长。

休宁是安徽省15个以林为主的基地县之一。建国后,历年共为国家提供木材278.14万立方米,毛竹947.93万根。但由于“左”的错误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林业生产受到一定损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了“三定”,落实了林业生产政策,推行了各种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林业发展趋向稳定。1985年与1975年第一次森林资源清查相比,森林覆盖率上升了9.6%,杉木蓄积量上升14.9%,松树蓄积量下降75.3%,竹类蓄积量上升38%。

休宁是全国年产茶叶5万担以上基地县之一。建国后,茶叶产量,几经起伏。1949年,全县茶园4.21万亩,产茶1万担。经过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面积扩大,产量递增。至1958年,产量达4.56万担。由于“公社化”、“大跃进”“左”的错误影响,至1962年,茶园面积比1949年减少6461亩,产量下降至7858担。1975年全国北方农业会议后,认真贯彻以“林茶为主”的山区生产方针,1977年,茶园超16万亩,产量达6万担。推行了各种形式生产责任制后,茶叶生产连上台阶。1982年产茶7.83万担,创历史最高记录。以后几年,年产均达7万担以上。1985年,产茶7.65万担。

2021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8.9%。

2021年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2572公顷,比上年减少120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707公顷,比上年减少23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865公顷,减少97公顷。经济作物中,油菜籽种植面积4483公顷,增加8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982公顷,减少91公顷。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73800吨,比上年增长1.6%。油菜籽7651吨,增长4.6%。蔬菜45926吨,增长2.8%。园林水果1327吨,增长1.1 %。年末全县生猪存栏 153538头,比上年增长0.9 %;全年生猪出栏241809头,增长39.5%。羊存栏2735只,增长15.7%;羊出栏2805只,增长77.6%。家禽出栏122.2万只,下降14.0%。肉类总产量22825吨,增长30.0%。禽蛋产量8181吨,下降20.2%。淡水产品产量3119吨,下降6.9%。

2021年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84034千瓦,比上年增长0.9%。机耕作业面积17050公顷,机播作业面积4020公顷,机收作业面积11280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8203吨,下降1.3%;农药使用量393吨,下降2.2%。农村用电量5745万千瓦时,增长2.0%。耕地有效灌溉面积3470公顷,与上年持平。[3]

邮电通信

休宁手工业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徽墨”、“罗盘”驰名中外。民国4年(1915年),胡开文墨店生产的墨、药材,万安“方秀水元记”、“吴鲁衡”、“胡茹易”罗盘店生产的日规,汪声潮监制的红茶,均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牌奖。

工业的发展始于建国后,建国初期,全县仅有纺织、烟丝、酱坊、酒坊、糖坊、油坊、墨店、罗经、牙刷、制纸等行业,共53户,一般都是前店后坊,设备简陋。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264.2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21.7%。1985年工业总产值596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1.1%。产品有:棉布、服装、皮鞋、木制家具、机制纸、纸板、锯材、人造板、合成氨、农用化肥、塑料制品、日用陶瓷、水泥、煤灰、砖、瓦、元钉、干电池、汽车配件、中小农具、饮料酒等40余种,县黄山电池厂生产的R6型纸板干电池于1985年参加省日化行业“四新”产品评比,获“百花奖”奖杯,同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县酒厂所产“特制营养健身蜂花酒”,1985年参加北京第六届畜牧产品展销会。县粮油食品加工厂生产的二级菜油、蛋黄面条,均于1985年获地区“优质食品”称号。还有精制珍眉茶、碳化页岩砖、糕点等产品,多次参加省、地同行业质量测验与展评,均获得良好名次。

2021年全年全社会工业增加值3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户,比上年增加1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8.5%,全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7.2%,增加值增长8.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0.3%,股份合作企业下降64.7%,股份制企业增长11.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14.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55.19亿元,比上年增加20.0%,实现利润2.82亿元,增长5.9%。

2021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7.12亿元,比上年下降0.2%。年末在库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6家,比上年增加7家。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7.1亿元,增长16.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6万平方米,增加1.6万平方米。[3]

旅游事业

服务业

2021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83亿元,增长6.2 %;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76亿元,增长11.6%;金融业增加值4.31亿元,增长5.4%;房地产业增加值12.29亿元,增长15.0%;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2.54亿元,增长14.7%;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5.48亿元,增长7.4%。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7.8%,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8 %,基础设施投资持平,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0.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7.4%,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1.5 %,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0.2%。分行业看,工业投资下降9.5 %,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5.8%。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0.3%。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0.9 %,商品房销售额增长43.1 %,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21.6%。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4亿元,增长15.4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4.8亿元,增长16.7%。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64.9亿元,增长14.6 %;餐饮收入额6.3亿元,增长32.8%。按单位规模统计,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 11.4亿元,增长28.5%;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59.8亿元,增长13.4%。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1.14亿元,增长26.4%。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95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2%,其中出口26615万美元,增长51.9%;进口2965万美元,增长15.2 %。

2021年全年新签内资项目8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协议投资额103.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8.4亿元,增长14.1 %。新入库省外亿元项目17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00万美元,增长150.8%。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财政收入 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4.5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0.01亿元,增长5.9%。全部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8.25亿元,增长7.0%。税收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1.6%,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财政支出2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财政民生支出21.8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0.2%。从重点支出项目看,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3.4%,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3.3 %,科学技术支出增长6.4%,教育支出增长6.9 %。

2021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9.8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54.53亿元,增长12.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7.13亿元,增长11.7%。[3]

教育科技

休宁县承东启西,贯穿南北,县城距黄山市中心城区18公里,是通往黄山、皖南古村落宏村与西递、婺源江湾等著名景区的重要通道。屯黄公路、205国道和慈张公路穿境而过,徽杭、合铜黄、黄塔桃、在建的黄祁景等5条高速公路和在建的京福高铁及拟建的黄杭、皖赣3条高铁均经过休宁县,高速公路在境内总里程达93公里,位居全市第一,高铁新区地处休宁县与徽州区交界处。

2021年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运总量135.39万吨,比上年增长6.0%;完成道路旅客运输总量28.5万人,比上年增长111.0%。年末,全县公路线路里程1667.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7公里,国道191.8公里,省道248公里,县道288.6公里,乡道375.7公里,村道466.4公里。

2021年年末全县机动汽车拥有量45589辆,比上年增长4.5%,其中载客汽车30940辆,载货汽车1932辆,专项作业车29辆,摩托车12681辆。营运汽车拥有量177辆。[3]

文化卫生

体育事业

2021年全年邮政业务收入3226.74万元,同比增长7.0%。函件(收寄)      2.25万件,包件187.06万件,特快专递(投)19.19万件,报刊期发数 1.21万份,集邮业务量10.35万枚。[3]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92.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8 %,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0.3万人次,下降92.7%。旅游总收入46.9亿元,增长48.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80.5万美元,下降91.5%。年末全县拥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9个,其中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5个,2A级景区2个;旅行社4家。[3]

社会保障

2021年年末全县拥有普通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在校生2893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1 %。普通初中13所,在校生5554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 %。小学29所,在校生1092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21所,在校生5498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2.5%。特殊教育学生105人,其中随班就读66人,送教上门 39人。

2021年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其中当年新认定6家。拥有省民营科技企业48家。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546.75万元,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396万元。全年共授予专利权287件,发明专利授权16件。截至年底,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25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0.6件。

2021年年末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3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不含授权检定机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107台(件),新制定、修订地方标准1项。[3]

历史文化

2021年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美术馆1个,博物馆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项,省级名录9项。广播电台 1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8%。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7.5万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9.1万册,比上年增长10.4%。

2021年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95个,其中医院2个、护理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乡镇卫生院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村卫生室132个,门诊部2个,诊所3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计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15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21人,注册护士506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249张,其中医院669床、卫生院床位530床、妇计中心50床。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991445人次。[3]

地方特产

2021年年末全县拥有体育场地852个,人均面积3.77 平方米。广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年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200余场,参与人数超过2万人次。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达1461.4万元。[3]

风景名胜

2021年全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21元,比上年增长9.9%。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95元,比上年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016元,增长15.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2元,比上年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41元,增长15.5%。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1.91。[3]

著名人物

2021年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为32572人(其中在职24099,离退休8473)。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55723人(其中应缴人数104988,待遇领取50735)。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469人,全年为 205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为673名领取失业金期满未就业的失业人员和不符合失业保险金申领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3848人,享受工伤待遇177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229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38473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45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5023人。

2021年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4个,床位数804张,收养各类人员313人,不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0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1个,社区服务站157个。年末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24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61.3万元;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149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214.4万元;农村低保覆盖率3.2%。农村特困供养1325人,发放农村特困供养资金1093.5万元。[3]

城市荣誉

休宁话

休宁话,属徽语休黟片。徽州方言大致可分为休宁话、歙县话、黟县话、祁门话和绩溪话、婺源话这六个次方言,其中休宁话又分为休宁城内和休宁蓝田两个主体部分。

休宁方言可分为5片:

休宁县齐云山休宁县齐云山海阳片(北乡片) 分布在海阳、岩前、蓝田、渠口、万安、屯溪区梅林等乡镇,海阳话有19个声母,30个韵母和6个声调;

临溪片(东乡片) 分布在原临溪区(东临溪、白际等乡镇)和市区屯溪区大部;

五城片(南乡片)分布在五城、月潭、山斗等乡镇;

溪口片(西乡片) 分布在溪口、冰潭、江潭等乡镇;

流口片(西南片)分布在原流口区流口、汪村等乡镇和冯村乡大部。

其他方言

黟县话属徽语休黟片,分布在休宁县北部原儒村乡。

婺源北乡话属徽语休黟片,分布在与婺源县相邻的花桥、板桥等乡和冯村乡部分村落;

婺源东北乡话属徽语休黟片,齐云山上的大部分居民(如原渠口乡渠口村委会)使用。

淳安话-遂安话属徽语严州片,新安江水库移民使用。

船上话属徽语严州片,类似浙江江山话。生活在新安江流域的“九姓渔户”使用。

词条图册

休宁县 贡菊休宁县 贡菊休宁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取得显著成效,分别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国家级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和“全国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县”。有机茶园颁证面积和绿茶、眉茶的出口量均居全国县级城市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绿茶出口县”。1200多年的制茶历史,制就了名扬古今的“琅源松萝”、“白岳黄芽”、“金龙雀舌”等传统名茶和“新安源银毫”、“松萝山”等新开发的名优茶。

名茶

琅源松萝产于万安镇福寺村松萝山,是中国最早的名茶之一,也是炒青的始祖,品质独特,闻名全国。

白岳黄芽产于“白岳”齐云山,茶色黄隐翠,白毫显露,一叶包一芽,汤色清澈明亮,咽后生津止渴

名州炒青“屯绿”中的极品,产于流口镇名州村,有“头泡清,二泡浓,三泡不减味,四泡味还醇”的美誉。

金台毛峰产于郑湾乡千金台村,芽叶肥硕,香高清鲜。

新安源银毫为新开发的品种,如针状,味浓厚,冲泡后汤中白毫显露。

蓝田花猪

蓝田花猪是全国推广的19个猪种之一,产自休宁蓝田镇。

蓝田花猪特点有三:一是瘦肉多,肥肉少;二是吃不择食,饲养成本低,出肉率高;三是产仔率高,大约有10-14头。

休宁县兰花火腿厂以蓝田花猪为原料,腌的火腿,色香味俱全,畅销国内外。

五城茶干

五城茶干主产于休宁县五城镇及下属的龙湾、双龙二村。乾隆皇帝南下江南时亲自品尝,称赞道“江南一绝”。自此五城被誉为中国茶干之乡。

五城米酒

五城米酒原产地主要是五城及附近的几个乡镇,采用古法酿酒技术,保存了原浆酒的精华,是酒中的上品。五城米酒已申请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相信在不久之后五城米酒将走出大山。

黄山贡菊

黄山贡菊又名徽菊,与杭菊、滁菊和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贡菊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经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证明,贡菊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等功效。该县主要产于兰田、南塘一带。

竹雕竹器

休宁县盛产翠竹,该县张王楼制造厂竹雕产品已远销东南亚各国。竹制工艺品与竹编、竹雕、竹拼三大系列。竹编工艺形成于唐,发展于明清,产品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图案新颖,大多融实用与观赏于一体,传统产品主要是生活用品和农礼品,现已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竹编画和竹编动物等工艺品;竹雕为徽州传统“四雕”之一,主要产品有深浅浮雕笔筒等摆件,竹雕楹联,屏风和竹根雕人物等;竹拼系列是用现代艺术手法表现的新型工艺品,有平面人物挂件、立体人物挂件和抽象装饰品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