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二曲街道镇东村,地处周至县城东半部,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面积6平方公里,有13个村民小组,人口7484人,人均耕地不足0.2亩。
镇东村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现集体经济年收益近300万元,主要用于:
①为全村60岁以上村民发放生活补助(2015年每人发1100元);
②为全体村民缴纳新合疗个人缴费部分;
③为80岁以上老人每天免费供应爱心牛奶;
④给全村退休干部发放补贴。同时大力支持、鼓励村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八成左右的农户参与二、三产业的经营,2015年村民纯收入达15600余元。
村内街巷整洁,给排水、照明设施齐全,村容村貌良好。村风正,民风淳,遵纪守法、与人为善;崇尚科学、重视教育;甘于奉献,热心公益;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良好风气已蔚然形成。
近年来,镇东村得天时而占地利,亨政通而悦人和,以开拓创新的勇气和信心,以与时俱进的观念和魄力。狠抓两个文明建设,成就了辉煌的事业。我村已在本县首家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小康示范村”,村党总支也被西安市委命名为“小康村先进党支部红旗单位”,被陕西省委命名为“小康村先进党组织”。
2015年新一届两委会班子向全村发出了团结一心、努力建设“新镇东”的号召,并赋予“新镇东”的具体目标为:用3-5年时间建成为“省级文明示范村”,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0万元。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世纪之初的镇东村将继续以发展为主题,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线,以德孝文化,兴村富民,建设宽裕型的文明村为总体目标,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培育招商载体,为开放、开发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企业管理,盘活集体资产
1、重组企业 盘活资产
联合医院是上世纪90年代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创建的隶属镇东村的综合医院,建院以来曾为我县群众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年来由于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管理模式落后、医技力量薄弱,连年经营亏损。村上虽已投入巨资建设了一座门诊住院综合大楼,但只完成了主体建设,距大楼运营还需近两个亿的资金。巨大的资金缺口几乎是无法逾越的障碍。村委会主任牛建斌以其大智大勇的智慧带领两委会果断做 出将医院资产转让的决策,这一决策为村上引资2个多亿,救活了医院、盘活了集体资产5千多万。村民代表大会和干部会议在讨论决定时都以全票通过。向所有村民户发放征求意见书得到了99.14%的支持率。
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召开第九届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对联合医院重组方案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确保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2、加强管理 提高效益
对原来集体闲置的土地、厂房,内引外联整合出租,对商铺明确权责、完善合同。经过整合,产权更加明晰,租赁收入普遍增加,个别场地收入近原来收入的3倍。使集体收入增长了30%。
二、狠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内练素质,外树形象
(1) 在2015年6月29日在纪念党的生日活动中,表彰优秀党员的同时,请二曲街办付毓伟副主任讲《廉政教育》党课;2015年8月11日请陕西金周律师事务所-丁律师讲《预防职务犯罪》的法治讲座;2015年12月11日-12日举办“村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提升综合能力”专题培训班。请西安市检察院-董金年处长、周至县公安局城关处所-孙毅所长和二曲街办付毓伟副主任,分别做了《反腐和预防职务犯罪》、《预防刑事犯罪》、《如何做合格基层党员干部》的专题讲座。三次培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专题讲座,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及对职务犯罪的了解,使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基层党员干部有了更深的认识。
(2)以党员和干部为主,成立镇东村志愿者服务组织,使公益活动成为新常态。
通过志愿者活动,捡除了村内、外白色污染和生活垃圾,活动受到了村民的好评,引起了较好的反响,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此次活动不仅为创建文明、卫生县城贡献了一份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产生辐射效应,引导全村党员青年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
(3)建立干部业绩考评制度,年底对所有干部进行考评。
(4)设立考勤打卡机,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并要求每个干部填写工作日志,并逐月进行检查。通过严格的考勤制度使镇东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得以提高,养成了遵章守纪的习惯,使村委会的工作更加规范和高效,彰显了镇东村委会新的风貌。
三、坚持“两学一做”,践行“三严三实”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1、认真学习“两学一做”的具体学习内容。村党委为全村345名党员,每人发一份《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和一个“两学一做”学习心得笔记本,要求手抄党章一遍,并附每次学习的心得。
2、对老弱病党员由支部书记上门进行学习教育;对外出的流动党员,通过新媒体——微信,建立微信群,为所有流动党员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检查流动党员的学习情况。
3、在村部二楼建设了“党员之家”,为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提供专门场所。
4、在2016年6月28日,举行了纪念建党95周年活动,主要内容有:
①表彰先进党小组;
②表彰优秀党员;
③请上级领导和专家讲党史、党课;
④举办“爱党、爱国、爱周至,争做文明高尚镇东人”主题演讲活动。
通过演讲比赛,提高了年轻党员自身党性,加强了党性修养,使党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性意识,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
5.镇东村“两学一做”第三次研讨会——敢于担当创新服务意识
党性是共产党员的灵魂所在。一是敢于担当,讲党性党性就是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讲党性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担当使勇挑重担、敢于负责,敢担当就是坚决落实中央精;讲党性是敢担当的基础,敢担当是讲党性的体现,讲党性、敢担当是一种政治责任、一种行为操守、一种思想境界,是推动工作、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是创新服务意识,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创新服务意识是加强理念创新,理念创新是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关键点;创新服务意识是加强手段创新,手段创新是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着力点。
四、坚持“四议两公开”实行民主管理
1、切实执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凡村、组涉及建设项目、集体资产发包等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2、统一管理,严格报账,实行组账村管,村上成立“财务核算中心”对村民小组的财务程序,杜绝不合理开支。
五、以德孝文化为基础, “三线五风”为抓手,开展精神文明 建设
1、在2015年重阳节,举办了“镇东村首届道德模范表彰大会”对通过三推二评二公示(三推是村民小组推荐、群众联名推荐、个人自荐,二评二公示是村评审组评审后公示,再由两委会评定后公示)的方式,评选出来的11位孝顺媳妇、明白老人、不离不弃好丈夫,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号召全体村民向他们学习。
虽然这场盛会已成为历史,但是却展现了我村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营造出了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同时,加强了对传统习俗的了解。通过对道德模范的表彰,宣扬敬老爱老的中华美德。
2、从2010年开始,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生活补贴。2015年每人发放1100元;从2016年元月1日开始,为全村近百位80岁以上老人每天早晨送上“爱心牛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一位老人都需要关怀。通过发放补贴和早晨送“爱心牛奶”使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每一位老人更多地享受幸福生活,享受社会发展成果,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3、重视“乡贤”文化,推举几十年一直关心村集体,在职时为集体事业操劳,退休后为集体事业出谋划策的村老领导-管崇龙先生为“乡贤”,并组织全体干部敲锣打鼓,为他授匾。
乡贤是一个地区的精神标记,其化育影响的作用亦不可忽视。当我们称管崇龙先生为“乡贤”的时候,是包含道德层面的肯定和赞誉的,所以乡贤文化无疑是人文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4、 为孝敬公婆40年好媳妇-王翠兰在其婆婆下世后的灵前,由村两委会领导代表全村为其披红挂彩,彰其孝行。
5、制订《村规民约》、《红白事理事会规定》为村民的日常行为和婚丧嫁娶做出具体要求。
通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制度》,促进“三线五风” 建设,培育好家风、民风、村风。
6、在村民的结婚典礼上向新婚夫妇颁发《村规民约》并重温其家训。
7、大力支持“孝顺媳妇一条街”活动。努力使这朵精神文明开遍全村每条街巷。
8、2016年三八妇女节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演出,肯定鼓励支持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业余文化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育龄妇女热爱舞蹈、学习舞蹈,既锻炼了身体又娱乐了身心,引领村民用健康的文化生活来充实精神文化生活、融洽邻里关系,提升育龄妇女对村的认同感,激发育龄妇女参与村活动的热情,使我村营造出一派充满生机、活力的文明和谐氛围。
9、实施“天网工程”,在全村范围内安装296个摄像头,实现全覆盖、无死角,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10、修建文明礼堂,为群众节俭办喜宴提供场所,彻底革除铺张浪费、过事占道的陋习。
11、在抓环境卫生的同时把德孝文化、《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规定》等精神文明宣传重点来抓。全村在精神文明宣传中共,刷外墙涂料和粉刷墙体19545平米、新栽美化道沿9598米、墙体喷绘宣传2711平米。美化了生活环境,精神文明宣传画随处可见。
12、2016年4月28日县委书记杨向喜带领全县各镇书记、副书记以及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行80多人到镇东村调研。对镇东村的“两学一做”、“三线五风”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今年以来县人大、政协,宣传部、组织部、政法委领导带领相关部门领导多次到镇东村指导工作,极大的鼓舞、促进了镇东村的各项工作。
在精神文明工作中镇东村的总体思路就是推行“先入眼,再入心”最后付诸行动方式。“刮风、下雨,润物、育人”,即总结提高、推出先进、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通过一年的艰苦努力镇东村的村容村貌、村风民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榜样的力量”为新镇东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储备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面对全村党员、干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村风进一步清正,民心向善、向好的大好局面,镇东村决定在2016年重阳节召开第二届道德模范表彰大会,主题:“榜样的力量——唤醒良知,我与孝善同行”。第二届道德模范表彰大会不同于第一届的是,本届将把全村范围内居住的居民纳入进来,并对长期支持村、组事业,热心群众公益,和睦邻里的优秀居民进行表彰及授予他们“荣誉村民”称号。目前,各村民小组已完成对本组内道德模范和荣誉村民的推荐、评比、表彰活动,共表彰道德模范(孝老敬亲、明白老人、五好家庭)近200位,表彰荣誉村民共150位。各村民小组也将参加村级道德模范评选的人物推荐上来,目前正在公示期间,公示完成后,将安排专人为道德模范拍摄先进事迹短片。
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镇东村以宣传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树立群众身边的典型,作为群众学习的榜样,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为新镇东的建设聚集巨大的精神力量。
附:镇东村村民福利待遇:
1、80周岁及以上村民每天半斤鲜牛奶;
2、60周岁及以上村民每年发放生活补助(2015年每人发放1100元)及每年免费体检一次;
3、村上为全体村民代缴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
4、镇东村民在联合医院住院看病,新农合报销后剩余部分的50%由联合医院再次报销。
2020年12月10日,获得“省级文明村镇”称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