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堂

唐明堂

建造时间 688年
面积 7568平方米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公元688年春,武后排斥众议,拆除东都洛阳宫的正殿乾元殿(即隋之乾阳殿),在其地建明堂。以后又在明堂之北隋大业殿处建高五层的天堂,以贮巨大的佛像。明堂、天堂是唐代所建最高大的木构建筑,充分显示了唐代极盛期建筑的高度水平。明堂、天堂的建造,一改宫中主殿为单层的传统,极大地改变了洛阳宫的面貌和立体轮廓,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大事。

其他信息

象神宫。明堂是儒家的礼制建筑,为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武则天将明堂建在隋乾阳殿,天堂建在隋大业殿,说明明堂、天堂在当时是按皇家宫殿的规格礼制建造的,不仅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大事,而且影响到后世。据《旧唐书卷二十二志第二》]《旧唐书·武后本纪》。记载,垂拱三年春(公元687年),武则天力排众议,拆除隋代东都洛阳宫的正殿乾元殿(即隋之乾阳殿),就其地创建明堂。《旧唐书·武后本纪》记载“毁乾元殿,于其地作明堂。以僧怀义为使,凡役数万人。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层,下层法四时,各随方色,中层法十二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法二十四气,亦为圆盖,以木为瓦,夹纻漆之,上施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栭、栌、橕,借以为本。下施铁渠,为辟雍之像,号曰万象神宫。又命怀义作夹纻大像,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于明堂北起天堂五级以贮之,至三级则俯视明堂矣”。历约一年,垂拱四年正月五日(公元688年春),明堂成。武则天对明堂的建成很高兴,“永昌元年正月元日,始亲享明堂,大赦改元。其月四日,御明堂布政,颁九条以训于百官。文多不载。翌日,又御明堂,飨群臣,赐缣纁有差。自明堂成后,纵东都妇人及诸州父老入观,兼赐酒食,久之乃止。吐蕃及诸夷以明堂成,亦各遣使来贺。”武则天不仅在这里举行国家大典,而且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佛教活动,每举行一次,用钱万缗,热闹非凡。明堂奇特之一是高大。据《旧唐书卷二十二志第二》的记载,名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注:唐制有小尺大尺两种。大尺依实测日本所藏唐尺,在29.3至31.3厘米之间。依日本所藏唐代尺子平均值每尺约为30.03厘米计算,明堂高约为88米左右,东西南北各三百尺(约90米左右)。奇特奇特之二是法时令与天地。明堂基础高台是方的(象征大地),下施铁渠(铁筑成环水渠),以为辟雍之象。台上第一层为等边八方形(象征一年四时八节,即春、夏、秋、冬四时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节),各随方色;中层为十二等边形(一年十二月),上层为二十四边形(法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亘之以铁索。刻木为瓦,夹纻漆之。圆盖(象征天圆)。

奇特之三是龙朝凤。明堂顶盖是圆形,就像今天北京天坛的祈年殿那样,盖上盘有九条龙,共同捧着一只金凤凰。《新唐书》记载说:“盖盘九龙捧之,圆盖顶部为鸾鷟,黄金饰之,势若飞翥。号万象神宫”。

武则天诏书曰:“今以鼎郊胜壤,圭邑奥区,处天地之中,顺阴阳之序,舟车是凑,贡赋攸均,爰藉子来之功,式遵奉先之旨。”

明堂可以说是当时最豪华时髦奇特的宫殿建筑。因改河南县为合宫县。”(注:圆盖顶部的鸾鷟,实际是展翅奋飞之凤凰,象征女皇武则天,仅这个饰黄金的凤凰就高一丈,约2.94米。后人将原来史书记载的“凤凰”改称“鸾鷟”、“飞翥”。

名堂建起后武则天很高兴,“永昌元年正月元日,始亲享明堂,大赦改元。其月四日,御明堂布政,颁九条以训于百官。文多不载。翌日,又御明堂,飨群臣,赐缣纁有差。”

旧名堂又是国家举行祭祀大典的场合,武则天亲祀明堂,合祭天地。但武则天别出心裁,把周文王及武氏先考、先妣配,百神等一股脑放在一块祭祀之。管祭祀的官员认为不合礼制,遂引经据典,对武皇说应该按古代礼制举行祭祀大典,《唐书卷二十二志第二》记其事曰:“天授二年正月乙酉,日南至,亲祀明堂,合祭天地,以周文王及武氏先考、先妣配,百神从祀,并于坛位次第布席以祀之。于是春官郎中韦叔夏奏曰:‘谨按明堂大享,唯祀五帝。故《月令》云:‘是月也,大享帝。’则《曲礼》所云‘大享不问卜’,郑玄注云‘谓遍祭五帝于明堂,莫适卜’是也。又按《祭法》云:‘祖文王而宗武王。’郑玄注云:‘祭五帝、五神于明堂曰祖、宗。’故《孝经》云:“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据此诸文,明堂正礼,唯祀五帝,配以祖宗及五帝、五官神等,自外余神,并不合预。伏惟陛下追远情深,崇禋志切,于明堂祀,加昊天上帝、皇地祇,重之以先帝、先后配享,此乃补前王之阙典,弘严配之虔诚。往以神都郊坛未建,乃于明堂之下,广祭众神,盖义出权时,非不刊之礼也。谨按礼经:其内官、中官、五岳、四渎诸神,并合从祀于二至。明堂总奠,事乃不经。然则宗祀配天之亲,杂与小神同荐,于严敬之道,理有不安。望请每岁元日,惟祀天地大神,配以帝后。其五岳以下,请依礼于冬、夏二至,从祀方丘、圆丘,庶不烦黩”。

武则天很开明,对礼官的奏请就两个字:“从之”

唐东都(武则天时期)皇宫中轴线上有天堂(隋大业殿)、明堂(隋乾阳殿)、端门、天枢、天津桥、天街、定鼎门(隋建国门)。河南博物院“洛阳唐皇宫模型”中,唐皇宫中轴线上的明堂、天堂和天枢,虽然建筑形制和具体方位与文献记载可能有出入。圆顶上的九龙捧金凤凰也不详细。还有天枢应在端门外,但模型中的天枢在端门内。尽管有许多不足,还是为我们提供了可直观的参考图象。关于天堂,《旧唐书卷二十二志第二》记载:“时则天又于明堂北隋大业殿处造天堂,以安佛像,高百余尺。始起建构,为大风振倒。俄又重营,其功未毕。证圣元年正月丙申夜,佛堂灾,延烧明堂,至曙,二堂并尽。”“则天寻令依旧规制重造明堂,凡高二百九十四尺,东西南北广三百尺。上施宝凤,俄以火珠代之。明堂之下,圜饶施铁渠,以为辟雍之象。天册万岁二年三月,重造明堂成,号为通天宫。四月朔日,又行亲享之礼,大赦,改元为万岁通天。翼日,则天御通天宫之端扆殿,命有司读时令,布政于群后。其年,铸铜为九州鼎,既成,置于明堂之庭,各依方位列焉。神都鼎高一丈八尺,受一千八百石。冀州鼎名武兴,雍州鼎名长安,兖州名日观,青州名少阳,徐州名东原,扬州名江都,荆州名江陵,梁州名成都。其八州鼎高一丈四尺,各受一千二百石。司农卿宗晋卿为九鼎使,都用铜五十六万七百一十二斤。鼎上图写本州山川物产之像,仍令工书人著作郎贾膺福、殿中丞薛昌容、凤阁主事李元振、司农录事钟绍京等分题之,左尚方署令曹元廓图画之。鼎成,自玄武门外曳入,令宰相、诸王率南北衙宿卫兵十余万人,并仗内大牛、白象共曳之。则天自为《曳鼎歌》,令相唱和。其时又造大仪钟,敛天下三品金,竟不成。九鼎初成,欲以黄金千两涂之。纳言姚璹曰:“鼎者神器,贵于质朴,无假别为浮饰。臣观其状,光有五彩辉焕错杂其间,岂待金色为之炫耀?”乃止。其年九月,又大享于通天宫。以契丹破灭,九鼎初成,大赦。改元为神功。”

武则天将明堂建在隋乾阳殿,天堂建在隋大业殿,说明明堂、天堂在当时是按皇家宫殿的规格礼制建造的,唐代宫城中轴线的建制,还直接影响到后世。

《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记:延载元年“秋八月,司宾少卿姚璹为纳言。左肃政御史中丞杨再思为鸾台侍郎,洛州司马杜景俭为凤阁侍郎,仍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梁王武三思劝率诸蕃酋长奏请大征敛东都铜铁,造天枢于端门之外,立颂以纪上之功业。”

明堂是儒家的礼制建筑,为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武则天将明堂建在隋乾阳殿,天堂建在隋大业殿,说明明堂、天堂在当时是按皇家宫殿的规格礼制建造的,不仅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大事,而且影响到后世。像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就参考了唐洛阳明堂上圆以法天,(台基)方以发地,法十二辰、二十四气,顶部为凤(唐洛阳明堂凤在建筑外顶部,天坛祈年殿的凤在建筑内顶部)。唐洛阳的天堂

内安佛像,北京雍和宫也有安佛像的大殿。

唐代洛阳明堂只能以文献记载来推测,而且没有图像,今天,我们可以从北京天坛的祈年殿,看到一些唐代洛阳明堂的影子。

例如,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就参考了唐洛阳明堂上圆以法天,(台基)方以发地,法十二辰、二十四气,顶部为凤(唐洛阳明堂凤在建筑外顶部,天坛祈年殿的凤在建筑内顶部)等基本要点。唐洛阳的天堂内安佛像,北京雍和宫也有安佛像的大殿。

天坛祈年殿仅参考了唐代洛阳明堂的部分形制,并不是洛阳明堂的翻版,也没有洛阳明堂高,仅高38米,但是这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殿檐颜色深蓝,是用蓝色琉璃瓦铺砌,以此来象征天的独特建筑,已成为北京旅游重要标志之一。北京祈年殿的全部重量都依靠28根大楠木柱和各种互相衔着的斗、枋、桷支撑着,力学结构巧妙、完整。而这些柱子和横枋都有象征的涵义。当中四根两个半人才能合抱的“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中间12根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层12根柱子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殿内地面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上面有天然的龙凤花纹,富丽堂皇。殿前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一座,背后又一座皇乾殿,前后左右连成一气,显得庄严,雄伟,气势磅礴。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