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叫叫

泥叫叫

中文名 泥叫叫
用途 民间祭祀,儿童玩具
性质 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起源

相传,在清末的时候,鱼化寨有个东围墙村,村里有一个“娘娘庙”,里面住着两位从外地流落至此的老汉,以做泥叫叫为生。因其乐善好施,村上小孩都有泥叫叫玩耍吹唱。两个老汉的举动启发了鱼化寨人的灵性,后来村民们相继投入泥叫叫的生产,因此,东围墙村后来被誉为“泥叫叫村”。

还有一种说法传说,白鹿原泥叫叫最早起源于清末民初。那时从户县来了个讨饭的,人称“户县张”,住在鱼东村的一座庙里,会做娃娃哨。刚好鱼化寨一带有适合制作娃娃哨的黑土,“户县张”便以制作娃娃哨为生。村民跟着学,在鱼化寨渐成气候,一代代流传下来。解放初还曾被当作中国民俗工艺品的代表漂洋过海到瑞士展览。

现状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在过去,每逢农闲时节,村子里家家户户取土做泥叫叫,送到古城西安城隍庙、八仙庵等地,由挑担小贩穿街走巷叫卖,十分畅销。泥叫叫亦成为当时孩童们心中不可多得的玩具。泥叫叫从清末至今,经历了起起伏伏。如今,鱼化寨当地的村民早已经不再制作泥叫叫,甚至一些年轻人已经不知道泥叫叫为何物。

制作工艺

一个“泥叫叫”,从创作形象、选土、粉土和泥、制模、泥人、晾晒、烘烤、彩绘、罩油等十多道工序、历时三天左右才能完成。[1]

传承

全西安现仅存两位泥叫叫手艺的传承人,一位是生活在白鹿原狄寨街道办的徐文岳老人,另一位就是鱼化寨的杨云峰,他们二位都已年过古稀。早在2007、08年,徐氏“泥叫叫”制作工艺,分别被列入陕西省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