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羊

马头羊

中文名 马头羊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亚种 马头羊
亚目 羊亚目
亚科 羊亚科
山羊属
目录导航

羊名来源

马头羊马头羊(6)羊无角、头似马头,群众称马羊而定名,已被农业部列为“九五”期间国家重点推广的畜禽良种之一。

生物特征

马头羊体型高大,躯体较长,胸部深厚,胸围肥大,行走似马。一般周岁羊体重25-30公斤;成年公羊体重40-50公斤,重的可达60公斤以上;一般成年母羊体重为35-40公斤,重的可达55公斤。马头羊繁殖率强,一般在6-7月龄开始配种,产后第一次发情为18-24天,持续2-4天,发情周期为17-21天,平均为18天。怀孕期为147-151天;一般二年三胎,或一年二胎,每胎产1-4羔,平均胎羔1.83只。

马头羊纯白,体形高大,躯体较长,胸部深厚,胸围肥大,走路似马。一般成年公羊体重为40~50千克,重的可达60千克;成年母羊体重为35~40千克,重的可达55千克;羯羊为45~70千克,重的可达100千克。

生物习性

马头羊性情温和,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同许多其他地方优良品种一样,它的食性广泛,并且耐粗饲。因该羊无角、头似马头,走起路来行为像马头一样不停地点头,故群众称马头羊。

主产地区

马头羊是优良的肉用型山羊品种,马头羊分布于湖南、湖北两省,主要产于湖北省的郧西县、湖南省的芷江、石门、新晃等县。马头羊适应性广、合群性强、易于管理,丘陵山地、河滩湖坡、农家庭院、草地均可牧养。华中、西南、云贵高原等地引种牧养,表现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马头羊马头羊(7)近年来,其营养价值,经济开发价值得到专家的重视,并将马头山羊列入国家重点品种科研开发项目,湖北省郧西畜牧部门多年来致力于马头山羊的品种改良,建成了郧西马头山羊繁育中心,攻克了马头山羊低率繁殖难关。使全县马头羊饲养量达到20万只。久藏深山的马头羊名声日增,全国各地大量引进郧西马头羊良种。

2004年,《郧西马头山羊》地方标准的研制取得了多项科技创新,专家们通过对马头山羊杂交效果比较试验的研究,首次测定出郧西马头山羊杂交亲和力强、繁殖率高、羔羊初生重大,遗传性能稳定,屠宰率高,产肉性能好的结论,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推广马头山羊杂交生产模式和肉羊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头羊卷羊肉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远销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科威特等国家。马头羊皮张质地柔软,皮质洁白、韧性强、张幅面积大、用途广、经济价值较高。

食疗作用

马头羊屠宰率高,母羊出肉率为49.3%,羯羊可达53.3%,且脂肪分布均匀,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气小、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低。

马头羊历来是滋阴壮阳的佳品,药用价值极高。《本草纲目》载:“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金人李果说:羊肉有型之物。能补有形肌肉之气,故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补血虚益阳生则阴长也。” 祖国医学认为其性味甘温,入脾肾经,有益补气补虚、温中暖下之功效,因而可用于虚痨羸瘦、腰膝酸痛、产后虚冷、腹痛寒疝、中虚反胃等病症的治疗。

一些中医学实践证明:郧西马头羊,血可治跌打损伤,肝可益血明目,肾能助阳生精益脑,胆有清火明目的功效。用肉骨煮汤对老年体弱、气血亏虚、风寒湿痹等症滋补作用十分明显。

营养价值

郧西马头山羊,肉色鲜红,肉质细嫩,脂肪分布均匀,膻味小,食之可口,美而不腻。它富含优质蛋白质11.1%,脂肪28.8%,为猪肉的一半,还含有矿物质磷、铁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营养极其丰富。

郧西马头羊做法

主料:熟羊排骨和肉800克。

配料:冬笋100克,水发木耳100克,油菜心100克,口蘑50克。

调料:料酒15克,精盐3克,味精3克,辣椒油30克,虾籽酱油50克,蚝油25克,醪糟汁25克,高汤1000克,香油40克。

1、熟羊块剁成4公分见方的块。

2、火锅内参加高汤,下入羊排。

3、下入口蘑,加料酒、精盐、醪糟汁、蚝油烧开。

4、下人菜心、冬笋、木耳摆成型,加味精烫熟即可。辣椒油、虾籽酱油、香油等食用。

特色

形念漂亮,羊肉软烂,香浓味美,养分适口。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