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

甘肃农业

中文名 甘肃农业
语种 中文
编辑部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武都路498号
主管单位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编辑单位 《甘肃农业》编辑部
国际刊号 1673-9019
出版周期 月刊
目录导航

办刊历史

1987年,《甘肃农业》创刊。

1994年,该刊被中国知网收录,当时为月刊。

2013年,该刊由月刊变更为半月刊。[1]

2017年4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4]

2019年,该刊由半月刊变更为月刊。[1]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主要栏目

《甘肃农业》设有专家视点、农业产业、新农村建设研究、人力开发、区域经济、农村金融、社会保障、合作医疗等栏目。[2]

人员编制

据2021年第1期《甘肃农业》期刊内页显示,《甘肃农业》编委会有编委33人;编辑部有编辑3人、校对1人、视觉设计1人、美术编辑1人、编务1人。

职务 名单
编委 段彦斌、宋福荣、王立军、景换成、张选民、董国英、安国民、徐麟辉、李志荣、马福祥、刘堤、闫沛峰、丁安元、范瑞雪、潘新、王武松、杨玉杰、刘文武、王学军、常武奇、肖光畔、袁正大、李刚、唐继荣、崔增团、赵贵宾、李积友、李勤慎、张世文、李向东、张力、李国林、文霞
编辑 刘诗吟、赵怀霞、景建丽
校对 张亮
视觉设计 祁生荣
美术编辑 黄志勇
编务 刘洋晖

办刊成果

职务 名单
编委 段彦斌、宋福荣、王立军、景换成、张选民、董国英、安国民、徐麟辉、李志荣、马福祥、刘堤、闫沛峰、丁安元、范瑞雪、潘新、王武松、杨玉杰、刘文武、王学军、常武奇、肖光畔、袁正大、李刚、唐继荣、崔增团、赵贵宾、李积友、李勤慎、张世文、李向东、张力、李国林、文霞
编辑 刘诗吟、赵怀霞、景建丽
校对 张亮
视觉设计 祁生荣
美术编辑 黄志勇
编务 刘洋晖

收录情况

出版发行

《甘肃农业》被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1]

影响因子

据2021年3月10日中国知网显示,《甘肃农业》共出版文献20093篇。[1]

据2021年3月1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甘肃农业》载文量为17388篇、基金论文量为625篇。[2]

据2021年3月10日维普网显示,《甘肃农业》发文量16533篇。[3]

荣誉表彰

据2021年3月10日中国知网显示,《甘肃农业》总被下载1690509次、总被引28883次;(2020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170、(2020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088。[1]

据2021年3月1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甘肃农业》被引量为26281次、下载量为225183次。[2]

据2021年3月10日维普网显示,《甘肃农业》被引量为13019次,影响因子0.26。[3]

文化传统

《甘肃农业》曾获原国家农业部“三新农业知识”组织奖,原甘肃省农业厅“农业科技进步奖”,“五个一工程”奖。

2009年,《甘肃农业》获北方优秀期刊奖。[3]

办刊宗旨

投稿须知

《甘肃农业》的办刊宗旨是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聚焦“三农”,关注经济。[2]

现任领导

一、稿件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请勿一稿多投。

二、稿件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三、论文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等。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新标准。

四、稿件文章为word排版,宋体五号字书写,正文内尽量不添加其他格式。

五、该刊编辑部对稿件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稿件中声明。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一册,以供用途。

六、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主要的、公开出版的文献。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