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区

镜湖区

人口 48.1万人(2021年常住人口)
中文名 镜湖区
地理位置 芜湖市中心
火车站 芜湖站
邮政编码 241000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国家/地区 安徽省芜湖市
政府驻地 张家山公共服务中心文化路35号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镜湖区是芜湖的古城区,历史悠久。自吴黄武二年(223年),东吴孙权将芜湖县城由鸠兹迁此,已有一千七百多年。

清光绪二年(1876年),英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把芜湖列为通商口岸之一。

清光绪三年(1877年),英国首先在范罗山上建起了领事馆。同年四月,又同清政府官员议定了芜湖《租界》约,设立芜湖租界。

镜湖区镜湖区(7)1949年4月24日,芜湖解放。1949年5月3日,芜湖市人民政府将全市划为4个行政区。

1952年7月,一区更名为环城区,二区更名为长街区。

1960年,环城区、长街区合并成立镜湖人民公社。

1961年2月,镜湖人民公社改为镜湖区人民委员会。

1968年,成立镜湖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恢复镜湖区人民政府,机关设在环城西路17号。

2000年12月,迁往北京东路97号新建的区机关办公大楼。

2006年2月撤销新芜区,和原镜湖区合并,设立新的镜湖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镜湖区是安徽省芜湖市的中心城区镜湖区是安徽省芜湖市的中心城区2000年,镜湖区辖6个街道。

2003年,镜湖区位于市区中心。区境东、北与鸠江区接壤,西和新芜区毗邻,南与马塘区隔青弋江相望。镜湖区辖境湖、中江、东门、北门、赭山、赭麓6个街道,43个社区、1个村。

2005年9月13日,国务院批准调整芜湖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芜湖市新芜区、镜湖区,设立新的芜湖市镜湖区。将原新芜区、镜湖区的行政区域和鸠江区的荆山街道以及湾里镇的广福、莲塘2个社区划归镜湖区管辖。镜湖区人民政府驻北京东路。

2006年2月9日,芜湖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新芜区、镜湖区,设立新的镜湖区。将原新芜区、镜湖区的行政区域、芜湖县原荆山镇区域、鸠江区广福、莲塘2个居委会划归镜湖区管辖,区政府驻北京东路。

2006年4月,镜湖区将14个街道调整为11个(镜湖、吉和、赭山、弋矶山、天门山、汀棠、赭麓、北京路、东门、北门、荆山)。

2010年8月,原芜湖县方村镇划归镜湖区管辖,同时撤销方村镇,在其原行政区域设立方村街道,为镜湖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驻方塘。

2011年,镜湖区下辖镜湖、东门、北门、赭山、赭麓、吉和、北京路、弋矶山、天门山、汀棠、荆山、方村12个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委会。738个居民小组,60个村民小组。

2012年9月,镜湖区作为安徽省试点在全市率先启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撤销11个街道办事处,设立10个公共服务中心之后,全区现辖滨江、天门山、弋矶山、赭山、赭麓、张家山、镜湖新城、大砻坊、汀棠、荆山10个公共服务中心和方村街道办事处,55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委会。

镜湖区位于芜湖市中心区域,是全市经济、文化、信息、金融中心和中央商务区,交通便捷、商业发达,生活、娱乐、休闲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素有“半城山、半城水”之称。2021年全区辖张家山、赭麓、范罗山、赭山、弋矶山、汀棠、天门山、大砻坊、荆山、方村十个街道办事处,55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委会,区域面积121平方公里。[2]

区划详情

截至2018年,镜湖区共辖10个公共服务中心和1个街道,区政府驻张家山公共服务中心。[5]

公共服务中心、街道 社区
滨江公共服务中心 滨江社区、淳良里社区、健康路社区、七更点社区、青山街社区、狮子山社区、体育场社区、新芜路社区、殷家山社区
天门山公共服务中心 香格里拉社区、广福社区、光华星城社区
弋矶山公共服务中心 陡门口社区、花园社区、王家巷社区、绿影社区、红星社区、荷塘社区、杏园社区、香苑社区、小赭山社区
赭山公共服务中心 凤凰山社区、黄果山社区、官山社区、新园社区、周家山社区
赭麓公共服务中心 建杨社区、车站社区、汀苑社区、旭日天都社区
张家山公共服务中心 团结东路社区、扬子新村社区、邢家山社区、洗布山社区、张家山社区、文化路社区、西洋里社区、三山里社区
镜湖新城公共服务中心 海南渡社区
大砻坊公共服务中心 金马门社区、北门口社区、教场东村社区、古城社区、大砻坊社区
汀棠公共服务中心 红梅社区、园丁二区社区、藕香园社区、芜宁路社区、大富社区、莲塘社区
荆山公共服务中心 荆山社区、荆西社区、荆东社区
方村街道 旗杆村、王梗村、方塘社区、行春村、花园村、合心村、五星村、利民村、埭南社区、马厂村、方家村、天城村、腰梗村、土斗 村

地理环境

公共服务中心、街道 社区
滨江公共服务中心 滨江社区、淳良里社区、健康路社区、七更点社区、青山街社区、狮子山社区、体育场社区、新芜路社区、殷家山社区
天门山公共服务中心 香格里拉社区、广福社区、光华星城社区
弋矶山公共服务中心 陡门口社区、花园社区、王家巷社区、绿影社区、红星社区、荷塘社区、杏园社区、香苑社区、小赭山社区
赭山公共服务中心 凤凰山社区、黄果山社区、官山社区、新园社区、周家山社区
赭麓公共服务中心 建杨社区、车站社区、汀苑社区、旭日天都社区
张家山公共服务中心 团结东路社区、扬子新村社区、邢家山社区、洗布山社区、张家山社区、文化路社区、西洋里社区、三山里社区
镜湖新城公共服务中心 海南渡社区
大砻坊公共服务中心 金马门社区、北门口社区、教场东村社区、古城社区、大砻坊社区
汀棠公共服务中心 红梅社区、园丁二区社区、藕香园社区、芜宁路社区、大富社区、莲塘社区
荆山公共服务中心 荆山社区、荆西社区、荆东社区
方村街道 旗杆村、王梗村、方塘社区、行春村、花园村、合心村、五星村、利民村、埭南社区、马厂村、方家村、天城村、腰梗村、土斗 村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镜湖区是芜湖市中心区,位于青弋江北岸,全区由中心城区和荆方地区两部分组成。其中,中心城区位于长江东岸,青弋江北岸,东起海南渡社区边界经神山路、鸠江北路与鸠江区比邻,西至长江芜湖段,南至青弋江与弋江区相望,北至港一路,临鸠江区。荆方地区位于青弋江南岸,东起青弋江与芜湖县相邻,南隔荆山河与南陵县相邻,西至荆山河与芜湖县相望,北至青弋江与鸠江区相邻。地处东经117°58'—118°43',北纬30°38'—31°31',总面积121平方千米。

气候状况

镜湖区境地貌属平原地带,地形起伏不大,地势呈北高南低,平均海拔为9米。境内有邢家山、曹家山、营盘山、神山、赤铸山、马鞍山、大小火炉山等。湖塘有镜湖、九莲塘、西洋湖等。

人口

镜湖区气候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毫米,年平均日照1860.6小时。

经济

2010年,镜湖区常住人口53333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6809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65231人,增长13.94%,年平均增长1.31%。

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为48.1万人。[2]

综述

第一产业

2018年,镜湖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2.7亿元,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4亿元,增长11.8%;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增长1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97元,增长9.6%。

第二产业

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7136万元,同比增长6%。全年粮食产量3.07万吨,同比增长2.3%;棉花产量3吨,同比持平,油料产量1555吨,同比上升41.1%;肉类总产量824吨,同比下降34.1%;水产品产量4014吨,同比增长3.6%。[2]

第三产业

镜湖区镜湖区(2)解放初期,区境工业以手工作坊为主,私营主自行组织生产。主要有棉织业、藤竹器业、饴糖酱色业等。当时工厂不多,各有归属,无专业管理部门。益新面粉厂因资方无主,由军代表组织生产,供应军需民食,火柴厂则属皖南行署企业公司。

2021年全区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与专业承包建筑单位122家,单位数较上年增加37家。期末从业人员数1.06万人,同比下降7%。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8.81亿元,同比增长19.5%。

2021年全区规模工业9家。202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9%,与去年同期持平。实现营业收入142.3亿元,同比增长16.6%;利润总额46.7亿元,同比增长11.1%。[2]

社会事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12.2%,其中项目类投资同比下降31.5;房地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5%。

内外贸易

202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2亿元,同比增长21.5%。

财政

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共完成35.1亿元,同比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5亿元,同比增长6.8%。[2]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2018年,镜湖区内育红小学新校区投入使用,华强小学、荆山幼儿园、官山翰林幼儿园即将交付,解放西路小学二期、实验幼儿园改造完工。“赵玲校长工作室”成为全市首个教育部挂牌的名校长工作室。镜湖区代表队在国际青少年教育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三金两银一铜,27中位列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普及组第1名。

镜湖区高等院校一览
安徽省师范大学 芜湖市教育学院 芜湖电大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芜湖地区卫生学校

文体事业

镜湖区高等院校一览
安徽省师范大学 芜湖市教育学院 芜湖电大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芜湖地区卫生学校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区拥有卫生机构20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8462张;卫生机构人员1108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810人,执业(助理)医师3783人,注册护士4957人。[2]

交通运输

2018年,镜湖区在全区11个中心(街道)、66个社区(村)设立基层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宣传活动100余场。全民健身活动参与人数达1万人次,旭日天都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对外开放。建成铁画博物馆,徽艺坊成为全国首家铁画高新技术企业。区图书馆蝉联国家一级公益图书馆,镜湖区成功入选“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风景名胜

2021年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数为12.6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6.89万人。[2]

荣誉称号

铁路:宁安城际铁路、皖赣扩能、商合杭客运专线、宁芜线、芜铜线、皖赣线、淮南线相汇。

公路:G4211宁芜高速、G5011芜合高速、G50沪渝高速和205、308、329、347、236国道相通。

水路:芜湖长江大桥从境内穿过黄金水道长江和青弋江在这里相汇。

词条图册

中江塔

中江塔位于青弋江、长江汇合处江堤上的中江塔,建于明朝万历四四十六年(1618年),被古人誉为“江上芙蓉”,是芜湖旧八景之一。

广济寺

广济寺旧时为佛教圣地,位于赭山南麓,与普济寺、吉祥寺、能仁寺并称为芜湖四大佛寺;位于东内街的城隍庙,建于赤乌二年(公元239年),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最早的城隍庙;坐落于雨耕山麓的天主教堂由法国传教士创建于1903年。广济寺是首批国家批准的重点开放寺院。

圣雅阁中学

圣雅阁中学(现十一中学),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曾经在这里领导过反对教会学校对学生进行奴化教育的爱国学生运动,建有王稼祥纪念园,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镜湖之畔的柳春园建有“步文亭”,供后人纪念王步文烈士。

汀棠公园

汀棠公园是全国第一家农民公园,占地42.83万平方米,其中水面32.93万平方米,由原西江公社棠桥大队于1983年集资兴建。建于公园内的玩鞭亭是仿二十里铺己毁的古玩鞭亭,以冀恢复原芜湖八景之一的“玩鞭春色”。园内主要景点有:长堤、拱桥、曲桥、钟亭水榭、园艺馆等。

镜湖细柳

"镜湖细柳"是古"芜湖八景"之一,历来"为邑中风景最佳处"。镜湖原名陶塘,位于市区中心,分东西两湖,水面达二百余亩,由南宋著名爱国词人、状元张孝祥"捐田百亩,汇而成湖"。

城隍庙

城隍庙座落在东内街62号—1,位于衙署前左侧。《辞海》载:“芜湖城隍庙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是中国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城隍建筑。旧县志记载,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建,明成化年间(1465—1487)增建两廊。解放初期,解放军驻跸于此,后部分建筑被毁,驻军撤出。“文化大革命”时期,城隍庙被改造为皖南电影院,1995年,建为美丽华大舞台。

点将台

古城中央十字街北,耸立一座古石台,因周瑜在此点将,又名周瑜点将台。台高3.2米,宽7米,长18.4米。台系青色花岗岩砌成,台顶筑有台廊,台北侧有石阶,长八米。

夫子庙

芜湖学宫亦称县学,建有夫子庙。学宫系元符末年(公元1100年)始建,从南向北有大成坊、大成殿、明伦堂和尊经阁,这是夫子庙的四大组成部分,其中又以大成殿为主。大成殿是夫子庙的正殿。夫子庙的四大组成部分历遭破坏,后经市人民政府修复座落在芜湖十二中内。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