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黔紫薇

川黔紫薇

植物界
桃金娘目
中文学名 川黔紫薇
双子叶植物纲
分布区域 中国贵州、四川、湖北
紫薇属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川黔紫薇川黔紫薇(2)落叶大乔木,高20-30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灰褐色,成薄片状剥落。叶对生,膜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长7-13厘米,宽3.5-5厘米,顶端突然收缩,阔短尖,基部钝形,两边不等大,边缘波状,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被柔毛,后来除沿叶脉外其余变无毛,侧脉7-9对,稀达11对,纤细,在两面均凸起,近边缘处分叉而互相连接,网状脉在两面均凸起;叶柄长4-8毫米,扁,被短柔毛。

圆锥花序长11-30厘米,宽3-8厘米,分枝具4棱,密被灰褐色星状柔毛;花多而密,细小,簇生状;花(5-)6基数,花芽近球形,被柔毛;花萼长2毫米,有不明显的脉纹12条,初被星状短柔毛,后变无毛,裂片三角形,与萼筒近等长,内面有毛,顶端具一增厚的小尖头,附属体细小,直立;花瓣黄白色,阔三角状矩圆形,基部偏斜,具长1-1.2毫米的爪;雄蕊6,着生于萼筒近基部,长约6毫米,花药圆形;子房球形,无毛,5-6室,花柱长5.5毫米。

蒴果球状卵形,长3.5-5毫米,6裂,种子长不超过3毫米。花期4月,果期7月。[1]

生长环境

川黔紫薇川黔紫薇(5)紫薇其喜暖湿气候,喜光,略耐阴,喜肥,尤喜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好生于略有湿气之地,亦耐干旱,忌涝,忌种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湿地方,性喜温暖,而能抗寒,萌蘖性强。紫薇还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对二氧化硫、氟化氢及氯气的抗性较强。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贵州(平坝及梵净山)、四川(南川)、湖北(利川);常生于海拔1200-2000米的山谷密林中。[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