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

中文名 应急预案体系
基本概述 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
目录导航

体系定义

        应急预案-国家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内容简介

国家专项应急预案

        1、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2、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3、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4、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5、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6、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         7、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8、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   

        9、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   

        10、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11、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   

        12、国家核应急预案   

        13、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4、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15、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6、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17、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18、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9、国家粮食应急预案(待发布)   

        20、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待发布)   

        21、国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待发布)

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

        部门应急预案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        

        1、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2、铁路防洪应急预案   

        3、铁路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4、铁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5、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草原火灾应急预案   

        7、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8、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9、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        10、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   

        11、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12、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   

        13、赤潮灾害应急预案   

        14、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15、中国红十字总会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16、国防科技工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7、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8、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19、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20、城市桥梁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21、铁路交通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22、铁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23、铁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24、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5、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26、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27、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28、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9、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0、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31、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32、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3、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4、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5、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6、海洋石油天然气作业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7、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应急预案   

        38、国家医药储备应急预案   

        39、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40、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41、进出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4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民用航空器应急控制预案   

        43、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   

        44、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应急预案   

        45、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应急预案   

        46、国家物资储备应急预案   

        47、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48、司法行政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9、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0、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1、海关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52、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   

        53、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54、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55、新华社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   

        56、外汇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

地方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具体包括: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上述预案在省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

构成介绍

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

1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2 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3 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体系拟建

        今年1月1日至2月15日,我国共发生27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安全事故,其中26起发生在公共安全领域。在全国“两会”上,公共安全问题再度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公共安全是所有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曾面临过的问题,解决公共安全问题刻不容缓。记者昨天就此采访有关部门时获悉,国务院开始着手重大突发事件统一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

  【问题】管理缺乏统一机构

  据参与北京地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一位陆姓专家介绍说,我国许多地区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统一的公共安全实体机构,有的只是分类别、分地区、分部门的单一灾害处置机构。由于各种灾害往往具有群发性和链状性的特点,一旦灾害突如其来,临时组建的地区灾害处置指挥机构、资源和信息在短时间难以实现有效整合,这往往容易贻误救灾的最佳时机。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徐玉麟表示,社会承受能力弱,群众防范意识差的现状也亟须解决。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公共设施,特别是农村公共设施差,建设中对突发危机因素考虑不够;对群众的防灾和自救、互救技能的宣传和训练不够。

  为此,专家表示,建立体制完备、高效运行的社会统一公共安全应急救援机制,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方案一】拟建统一预案体系

  记者了解到,我国国务院已经组织专门力量,开始着手重大突发事件的统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并正在就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整合现有应急救援资源。据了解,我国正在着手建立的应急预案将主要包括突发事件科学应对措施、突发事件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化救援队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施行等几大方面。

  【方案二】组建快速反应队伍

  此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说,组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建设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化救援队伍的工作,目前已进入紧张筹备阶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在近日公开表示,今年全国安全生产的控制目标是: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比去年降低2.5%,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状况继续好转,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死亡率等指标有较大幅度下降,重特大事故有所减少。各种应急措施的建立无疑将保障完成这一目标。

  【方案三】制定《紧急状态法》

  在立法方面,我国《紧急状态法》的制定工作日前业已启动。《紧急状态法》将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必要情况下及时启动和顺利实施,从而杜绝类似去年非典疫情初期,各方信息不畅通和应对措施乏力的情况发生。

  委员声音

  公共安全首推立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白钢表示,公共安全问题属于公共产品范畴,是运用公共权力的政府必须向公民提供的服务。对政府来说,首要的任务是要用法治来确保公共安全,即加快规章制度建设,健全与完善关于维护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其次,是加强公共安全的监督管理,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落实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三,建立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搞好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防范和管理水平。

  本报记者  张瑾

  应急能力亟须评价

  民盟中央的党派提案提出,在灾害应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中,“应急能力评价”是基础中的基础。这项工作的实际操作,需要一个“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实施,既关系到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系统的牢固、严谨、灵活、高效,也关系到国家为此所作投入能否实现最大效益。根据国外灾害应急管理的经验和我国国情,我国应急能力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包括:灾害监测与预警能力、社会控制效能、居民反应能力、工程防御能力、灾害救援能力、资源保障能力。

  本报记者  郭爱娣

  国外经验

  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

  1979年正式成立,简称为FE鄄MA。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全国设有10个地区分区,是政府一个独立的联邦机构。其署长直接由总统提名任命,向总统负责。编制人员共有2600名全职人员,工作在华盛顿总部、各地区分部。

  FEMA的职责是:通过全面的紧急事故减灾、预案、处置及恢复管理程序,保证在各种灾害中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保护全国重要的基础设施。致力于减轻灾害,加强灾害支持系统,帮助公众和其社区防灾抗灾。

  FEMA处理范围很广,包括了斯坦福特法案中所定义的所有紧急事务,并下设了以下八个机构:减灾局、准备与训练局、抢救应变复原局、联邦保险局、行动支援局、信息技术报务局、消防管理局、地区办公室。以上七个局长和分设在10个城市的地区办公室指挥官都由总统任命,并经国会通过。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总署是“联邦应急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施者。

  日本内阁危机管理中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危机管理,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危机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全国的危机应变能力。

  日本政府从国家安全、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不同的方面,建立了以内阁首相为危机管理最高指挥官的危机管理体系,负责全国的危机管理。在日本许多政府部门都设有负责危机管理的处室。一旦发生紧急事态,一般都要根据内阁会议决议成立对策本部;如果是比较重大的问题或事态,还要由首相亲任本部长,坐镇指挥。

  在这一危机管理体系中,日本政府还根据不同的危机类别,启动不同的危机管理部门。安全保障会议主要承担日本国家安全危机管理的职责,下设专门对策委员会,为决策提供相关建议。以首相为会长的中央防灾会议负责应对全国的自然灾害,其成员除首相和负责防灾的国土交通大臣之外,还有其他内阁成员以及公共机构的负责人等。[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