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远著

中文名 熊远著
主要成就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
性别
毕业院校 华中农学院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1930年07月03日,熊远著出生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

1950年09月—1959年09月,就读于华中农学院兽医畜牧专业大学本科,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9年09月—1990年01月,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华中农学院畜牧系助教、讲师(1979年晋升)、副教授(1983年晋升)、教授(1986年晋升)[1]

1975年03月—1975年07月,参加东北农学院“动物数量遗传”研讨班。

1985年,建立中国第一个种猪测定中心─中国武汉种猪测定中心。

1990年01月—1999年01月,担任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教授。

1999年01月—2017年01月,担任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01月30日晚23点30分,在武昌去世,享年87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熊远著主持育成瘦肉型母本新品种湖北白猪及其品系。10余次引进世界名优猪种资源,主持培育的杂优杜湖猪,20世纪80年代成为畅销港澳的名优瘦肉猪。20世纪80年代初提中国出专门化品系选育的技术路线与方法,主持培育出多个专门化父母本品系。建立了PCR-RFLP等快速准确检测猪氟烷基因型的分子生物技术,提出RYR1基因多重效应的利用途径与方法,培育出瘦肉猪抗应激新品系。20世纪90年代组建猪的资源家系,在中国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猪重要经济性状QTL定位及后选基因的研究,同时分离、鉴定了与肌肉生长、肉质等性状有关的多个新基因和新分子标记,为开展猪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先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种猪测定中心,农业部种猪质检中心,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1.5万头规模的育种试验场。

  •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8月,熊远著先后在中国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种猪测定原理与方法》等3部专著。

出版时间 名称 出版社
1999年 《实用养猪技术》 湖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 《种猪测定原理及方法》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年 《猪生化及分子遗传试验导论》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年 《中国养猪大成》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承担项目

截至2017年8月,熊远著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等科研项目40余项。

项目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1999年—2002年 国家种猪测定中心建设 农业部项目,250万,国家级
2000年—2002年 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科技部项目,400万,国家级
2000年—2002年 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湖北省科委项目,800万,省部级
2000年—2005年 农业动物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150万,国家级
2001年—2003年 优质、高效瘦肉猪专门化品系选育 湖北省重大专项,342万,省部级
2001年—2003年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SII系的开发与利用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80万,国家级
2001年—2005年 瘦肉猪规模化养殖技术体系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国家攻关,185万,国家级
2002年—2005年 猪肉质及其他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863项目,225万,国家级
2004年—2005年 动物种质资源条件平台建设 教育部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60万,省部级
2004年—2005年 种猪测定中心改扩建工程 农业部项目,150万,省部级
2004年—2005年 猪肌肉生长、品质与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克隆、功能及应用研究 863项目,120万,国家级
种猪优化繁育技术 农业部948项目,106万,国家级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7年8月,熊远著先后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5项、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10余项。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8年度 瘦肉型母本新品种“湖北白猪”及其品系(Ⅲ、Ⅳ系) 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8年度 “杜湖”商品瘦肉猪生产配套技术和繁育体系的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91年度 国家标准“瘦肉型猪综合标准”的编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999年度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系优良种猪及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99年度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选育与配套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1年度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1系持续选育与配套利用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2006年度 瘦肉型猪新品种(系)及配套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开发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7年度 猪肉质、繁殖性状分子标记筛选与优质瘦肉猪新品系选育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人才培养

出版时间 名称 出版社
1999年 《实用养猪技术》 湖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 《种猪测定原理及方法》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年 《猪生化及分子遗传试验导论》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年 《中国养猪大成》 中国农业出版社

荣誉表彰

项目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1999年—2002年 国家种猪测定中心建设 农业部项目,250万,国家级
2000年—2002年 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科技部项目,400万,国家级
2000年—2002年 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湖北省科委项目,800万,省部级
2000年—2005年 农业动物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150万,国家级
2001年—2003年 优质、高效瘦肉猪专门化品系选育 湖北省重大专项,342万,省部级
2001年—2003年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SII系的开发与利用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80万,国家级
2001年—2005年 瘦肉猪规模化养殖技术体系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国家攻关,185万,国家级
2002年—2005年 猪肉质及其他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863项目,225万,国家级
2004年—2005年 动物种质资源条件平台建设 教育部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60万,省部级
2004年—2005年 种猪测定中心改扩建工程 农业部项目,150万,省部级
2004年—2005年 猪肌肉生长、品质与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克隆、功能及应用研究 863项目,120万,国家级
种猪优化繁育技术 农业部948项目,106万,国家级

社会任职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8年度 瘦肉型母本新品种“湖北白猪”及其品系(Ⅲ、Ⅳ系) 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8年度 “杜湖”商品瘦肉猪生产配套技术和繁育体系的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91年度 国家标准“瘦肉型猪综合标准”的编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999年度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系优良种猪及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99年度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选育与配套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1年度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1系持续选育与配套利用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2006年度 瘦肉型猪新品种(系)及配套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开发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7年度 猪肉质、繁殖性状分子标记筛选与优质瘦肉猪新品系选育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个人生活

  • 教育思想

熊远著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勤思考,不要死啃书本。他常说,没有设计方案的科研是不会有成果的,没有目标的学习同样也是不会有成效的。他常用“敏而好学”“行成于思”与学生共勉。他的座右铭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出色的研究思想和理论基础,就不可能制定出完备的研究方案;有了正确的研究方案,如果没有娴熟的操作技巧,再好的研究方案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熊远著对到岗的新教师,他总是首先安排他们到生产、科研第一线,了解、熟悉研究对象,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同样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品德培养,不容许工作中的马虎、随意和懒散现象。他常说,搞科研,不仅要不怕吃苦,更有奉献精神和团队作战思想。他认为搞现代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动物遗传育种的科学研究,只有团队作战,吃苦奉献,才有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 指导学生

截至2017年8月,熊远著先后培养博士40余人、硕士60余人。

  • 教育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09年度 动物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人物评价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09年度 动物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