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起,先后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本科(师从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谢理教授主修声乐)、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进修(师从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李维渤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音乐系研究生(师从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张晓钟教授)。[2]
多年来,一直活跃在音乐表演舞台上,曾先后在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职业艺术学院、湘南学院、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语学院、阿坝师范学院[3] 、宜宾学院[4] 、四川文理学院 [5] 、西华师范大学[6] 等高校及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区成功举办多场个人音乐会及师生教学班音乐会。[2]
1989年开始从事声乐表演、声乐史及舞台实践艺术等教学和研究工作。高校教学与表演三十多年来,先后任教于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任声乐教研室主任(1989年-1996年);广东韶关学院音乐学院,任音乐系声乐教研室主任、音乐系副主任,音乐学院院长等职务(1996年-2015年);2015年人才引进至成都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2015年7月至今)。[2]
近年来,多名学生在以下声乐比赛中获奖:
第二届广东省大学生声乐比赛(美声)专业组”第二名;
第三、四届珠江·凯撒堡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一等奖、美声唱法三等奖;
第六届孔雀奖全国高等院校声乐展演”综合院校美声唱法研究生组二等奖;
“第二届香港国际声乐公开赛”歌剧咏叹调青年组一等奖;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四川赛区美声唱法三等奖等。 [7]
个人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模范”等荣誉和称号。[2]
主编教材《中国艺术歌曲教程》(21世纪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规划教材)(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
出版专著《高校声乐教学新理念技巧与训练》(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年6月第一版);[2]
出版专著《中国当代声乐教育发展概述》(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第一版)等。 [8]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
1、参研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21世纪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已于2005年结题并获2005年华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9]
2、主研的韶关学院校级重点课题“声乐课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获本院第五届校级成果二等奖;
3、主持的校级重点课题“粤北瑶族‘长鼓舞’音乐文化特征研究”已在立项研究中。
先后在《中国音乐学》、《乐府新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艺术探索》、《戏剧文学》、《上海戏剧》、《音乐教育与创作》、《艺术教育》、《艺术评论》等国家核心期刊、省级刊物上发表了颇有建术的学术论文2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