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地介绍了老一辈革命家曾山同志的生平事迹,同其他无数老一辈革命家一样,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书全面地反映了他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品德,使读者对他油然而生一种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1]
后记
1999年12月12日(农历十一月初十),是老一辈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江西苏维埃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山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日。曾山同志出生于江西这块红色的土地。他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在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曾山同志鞠躬尽瘁,无私无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为了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学习他的高尚品德,缅怀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表达故乡人民对他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根据中共江西省委的决定,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了这本《曾山传》。
本书各章撰稿分别为:一至五章周声柱,六至十章万建强,十一至十三、十九、二十二、三十章刘勉玉,十四至十七章汤静涛,十八、二十、二十一章黄德华,二十三至二十九、三十一章熊敏。晏蔚青撰写大事年表,并参与修改部分章节。刘津、卢大有、钟海连等也参与了建国后部分文字修改。最后由苏多寿、刘勉玉统稿、定稿。
本书的主要依据是中央档案馆和省、地、县档案馆保存的数千件有关曾山的档案资料和当时的报刊资料,广泛参考了老同志的回忆录和访问记录,力求根据丰富而可靠的历史资料,写出一部真实的历史传记,流传下去。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档案馆、中央文献研究室、交通部、江西省档案馆、南昌大学、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吉安地委党史办、吉安县委党史办、吉安县烈士纪念馆、吉水县政协、吉水县史志档案馆等单位和原曾山同志秘书王青争,还有陈新、刘高平等同志以及曾山同志亲属的大力支持,采访了胡立教、夏征农、彭儒、危秀英、谢象晃、陈兰、饶守坤、黄知机、黄知深、张俊等老同志及范立涛、刘舜辉、曾昭试等同志,选用了王震、张劲夫、钱正英、谭启龙、万海峰、李人俊、曾如清、孙冶方、梁广等老同志回忆曾山同志的资料,本书还吸取了党史学界同仁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金冲及同志在百忙之中仔细审阅了本书初稿,并提出了中肯的宝贵的修改意见。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江西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责任编辑徐建国、游道勤同志为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我们深表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资料不全,尤其是编著者的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编 者
1999年9月
一 革命家庭
二 青少年时代
三 投身大革命
四 领导“四九”暴动
五 第一任吉水县委书记
六 在“二七”会议上
七 攻打吉安总指挥
八 江西省第一任苏维埃主席
九 出席罗坊会议
十 在反“围剿”战争中
十一 留守苏区
十二 辗转游击
十三 千里寻党
十四 参与组建新四军
十五 恢复发展东南党组织
十六 战斗在皖南
十七 苏北淮南的艰苦斗争
十八 指导华中土改
十九 统一华中、华东财经
二十 进驻潍坊
二十一 接管济南
二十二 领导淮海和渡江两大战役后勤支前
二十三 在上海
二十四 治理淮河总指挥
二十五 新中国首任商业部长
二十六 主管交通战线
二十七 出任共和国内务部长
二十八 六次率团出访
二十九 情系老区
三 十 革命伴侣邓六金
三十一 最后岁月
曾山生平大事年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