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制学 研究军队的组织、编制、兵役、装备、训练、管理、教育、纪律、动员等的学科。 军制学是研究军事编制、体制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其基本任务是揭示军事制度的发展规律,阐明军事制度的原理、原则,为军事制度的制定、改革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其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军事制度,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保障战争的准备与实施。军制学(830.45)设置的二级学科有:军事组织体制学(830.4510)、军队装备学(830.4520)、军队管理学(830.4530)等。
国家军伟11学 徐向前题 护丸,、祥十月价日 徐向前为《国家军制学》题写的书名 士兵、文职人员的管理制度,研究各国的兵 役制度、动员制度、国防教育制度、军衔制 度等,以借鉴有益的经验。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重视军制问题的研 究。从研究内容看,有的注重研究国家的军 事制度,有的主要研究军队本身的制度,还 有的专门研究某一方面的军事制度。许多 国家主要研究现实军事制度,也有的注意 研究军事制度史。许多国家不仅注重研究 本国的军事制度,而且将本国和其他国家 的军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但是,军制理论 研究在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真正把军制 学当成军事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系统研 究的国家还不多,大多数国家侧重于现实 军制问题的研究。 发展趋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科 学技术突飞猛进,武器装备日益更新,战争 iunzhixue 军制学(scienee of miritary system)研 究军事制度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军事科 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基本任务是揭示军 事制度的发展规律,阐明军事制度的原理 原则,为军事制度的制定、改革与实施提供 理论依据。 军制学的理论体系,主要由军制基础 理论、军制应用理论、军制史和军制发展 理论等构成。军制基础理论,主要研究军 制的概念和范围、内容和形式、规律和特 点、功能和作用,以及制定和实施军事制 度的依据、原则。军制应用理论,主要包 括:军事(国防)体制理论,武装力量和军 队组编理论,军队管理制度理论,武器装 备管理制度理论,战争动员制度理论,兵 役制度理论,后备力量建设制度理论,军 事法制理论等。军制史,主要研究军事制 度的历史演变及其规律,研究军制思想的 历史演变及其规律。军制发展理论,主要 研究军事制度发展的制约因素,预测军事 制度的发展趋势。 军制学的分支学科,主要包括:国防 体制学、军队制度学、战争动员制度学、兵 役制度学、后备力量建设制度学、武器装备 管理制度学、国防经济管理制度学、国防教 育制度学、民防制度学、军事法制学、军制 史和军制思想史等。其中,军队制度学作为 军制学的骨干学科,按军种、兵种又可分为 陆军军制学、海军军制学、空军军制学和战 …二鲡 设,保障战争的准备和实施,丰富和发展军的研究领域也进一步拓宽,内容更加丰富, 事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并与有关学科结合,逐渐分化出一些分支 形成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学科和交叉学科。 政权及军事机器的加强,特别是军事建设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 和战争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对军事制度军事科学发生深刻的革命。按照马克思、 的认识不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有关军事恩格斯的观点,军事制度是随着阶级、国 制度的理论也逐渐产生,并不断发展。古希家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为阶级统治服务 腊历史学家、军事理论家色诺芬的著作中,的;军事组织以整个生产为基础,最终取 已有对军事组织、武器装备、教育训练和兵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新式武器装备 员补充等制度的记载和论述。古罗马奥尼的发明和使用,必然引起军事组织内部关 山德尔的《军事首长教令》、F.韦格蒂乌斯系的变革;军队必须有良好的编组.、训 的《论军事》以及后来许多军事家的著作练、管理、纪律、供应和动员、兵员补充等 中,都论及军制问题。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制度;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 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新式武器装备阶级大军,无产阶级必须武装人民群众, 的使用,战争规模的扩大和作战样式的重粉碎旧的军事组织,建立新社会的军事制 大变化,使军事建设面临许多新间题,引起度;等等。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军制 军事制度不断革新,带来军事组织及其内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无产阶级军制理论 部关系和行为规范的巨大变革,这些都要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列宁、斯大林 求从理论上给予说明、论证。一些军事著作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领导 专门论述了军制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武装斗争和国防与军队建设的实践中,进 瑞士军事理论家A.H.若米尼的《战争艺术一步阐述了无产阶级建立和建设军事力量 概论》,专节论述军事制度,强调建立良好的原理、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军事制度的积极作用,并提出要建立征集的军制理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 兵员、组织预备队、成立总参谋部、维持整苏联军队白创办院校始,就讲授军制学, 个民族的尚武精神等12项军事制度。19世在某些高等军事学院称为“军事法制和军 纪上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军制学的制学”课,在军事政治学校称为“苏联军事 名称和专著,军制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制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军队的组 学科。《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称:“在俄国,织体制和机构,军队指挥体制及各级指挥 军制学作为一门学利‘,是19世纪30年代出机构的职权,军队的补充和服役制度,军 现的。”法国拿破仑一世的元帅A一F一队武器装备和物资器材的保障体制,军人 LVde.马尔蒙,于1845年编写出版《军制及其家属的优待和抚恤制度,军队的动员 要论》,日本于1883年翻译出版,并纳人其和复员制度,等等。 陆军文库。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在中国,军制理论研究的历史源远流 阶段,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和一系列局部比甲骨文、金文和《尚书》等文物古籍中, 战争的影响,军事科学迅速发展,军制理论已有大量军事制度方面的记载。在较长时 军iun 419 期里,对军事制度的研究融于兵法研究之一批新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 _…{盯井 炸重裂度韵梨曝.、臀罗i髻紧豪清光绪三十一年改、《军制学教课书》首页暮溉悬稽嘿髯{i揣弩星 杜预等在历史和军事研究中,对军制问题志》、《湘军新志》等中国军制史专著。这个表和出版大批论文、论著。 均有所论列。唐朝,杜佑在《通典》中专辟时期的军制理论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不结合军队改革开展现实军制问题的研 “兵”典,其中汇集有关于军制的资料,开仅研究中国历代军事制度,而且注重考察究。军内外广大专家、学者等,依据邓小平 创了分科论述军制的先例。宋朝,在官方欧、美和日本的军事制度,引进西方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时期军 的提倡下,兵家、史家、文人研究军制成近代的军事制度及其理论,并用于教学和队建设思想,研究明确了新时期军事制度 妹L,对掌军之制、起兵之制、立军之制、征指导军队变革;在研究范围上,主要涉及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大量对策性、咨询性 调之制、军伍之制、用兵之制、养兵之制、军队的组织编制、武器装备、兵员补充和的研究报告和建议,内容涉及国防领导体 镇戍之制和练兵之制等,无不论及,产生马政等;在理论体系上,一般分为“军制、武装力量体制、军队体制编制、军队管 一批研究成果,类书中出现军制专卷,论令”、“军政”、“军法”三个方面;在学科理制度、国防经济管理体制、战争动员制 著中出现军制专著。北宋,李防等编纂《太地位上,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列度、兵役制度、后备力量建设制度、国防教 平御览》,在“兵部”专设“军制”项,收为军事学校的一门正式课程。育制度、民防制度和军事法制等。为适应新 录前代有关军制的记载和论述。欧阳修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还配合职能部 编撰《新唐书》,首创“兵志”,是记载唐朝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建立和发门对有关军事制度的制定与改革,开展大 军事制度沿革的专史。南宋,陈傅良撰《历展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制度。毛泽量重要专题的研究、论证。 代兵制》,记叙和评议西周至北宋间各朝代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革命实践深人开展中国军制史的研究。军内外 的军事制度,是研究中国军制的第一部通和精辟论述,为建立当代中国的军制学奠专家、学者积极开展中国军制史的研究,分 史性专著。南宋末期,王应麟编撰《玉海》,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析制定与实施军事制度的各种制约因素, 专列“兵制”部分,涉及军队编制、装备、期,刘伯承元帅就强调开展军制理论研究,探索军事制度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为国 部署、训练、调发、后勤、军权、军律、兵并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开始编写防与军队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提供历史的借 役等许多方面的制度。元朝,马端临在《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制学讲义》。60年代初,鉴与启示。先后发表了包括通史、断代史和 献通考》中专设“兵考”,对军事制度作了刘伯承、叶剑英元帅又多次指示,建立专门专题史研究在内的一批中国军制史著作和 较详细的记载。清朝,陈梦雷、蒋廷锡等在机构,加强军制理论研究,以毛泽东思想为论文。通史性著作主要有《历代兵制浅说》、 《古今图书集成·戎政典》中专辟“兵制”指导编写军制学。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中国军事史·兵制》、《中国兵制简史》、 部共52卷,辑录历代有关军事制度的汇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后,军制理论《简明中国军制史》、《中国古代军制史》 考、总论、艺文、纪事和杂录等。清朝后研究得到较快的发展。1979年,中国人民等;断代史著作主要有《宋朝兵制初探》、 期,军制学逐渐形成。至中华民国时期,先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组建军制研究部,作为《秦汉军事制度史》等;专题史著作主要有 后编著出版《军制学》、《军制学讲义》、《军专门的研究机构,全面、系统地开展了军制《魏晋南北朝兵户制度研究》、《府兵制度考 制学教程》、《军制学概要》等军制学著作理论研究。释》、《军功爵制研究》等。 和教材;翻译和编写《军制》(五卷本)、《西研究现状80年代以后,随着战争实广泛开展对世界其他国家军事制度的 国陆军制考略》、《列国陆军制》、《各国军践和军事建设与改革的发展,许多国家都研究。军内外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着 制要纲》、《现代之军制与统帅》等介绍西十分重视对军制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现重研究各国的国防体制和军队组织体制编 方国家军事制度的书籍;还编撰((r卜国军实军制问题的研究。在中国,军制理论研究制(包括领导指挥体制、后勤保障体制、院 制史》、《中国历代兵制概要》、《绿营兵空前活跃,军制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校体制与科研体制等),研究各国军队军官、 实践不断发展,军事理论迅速演进,必将导 致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这 些都对加强军制研究,完善军制学体系,发 展军制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开辟了 更广阔的前景。军制学的发展趋势主要是: 在加强军制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 步沿着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与 相关学科交叉、渗透,不断完善现有分支学 科,并分化出新的分支学科,成为一门综合 性更强的学科;在剖析现实军制问题和总 结军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未来军 制发展趋势的研究,以指导军制的制定和 革新;进一步利用新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有 益知识和研究成果,不断改进和丰富研究 方法;进一步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手 段,加强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实现军制 信息的快速收集、传递和处理,缩短研究周 期,提高研究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