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理工学院

营口理工学院

中文名 营口理工学院
现任校长 夏立新
外文名 YingKouInstituteofTechnology
学校类型 理工类
主要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等26个本科专业
党委书记 王卫兵
校址 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博文路46号
主管部门 辽宁省
主要院系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等9个学院(部)
目录导航

办学历史

历史渊源

学校风貌学校风貌1958年,营口工学院、营口医学院、营口海水化学工业专科学校相继成立。几经周折,至1963年三所高等学校全部停止办学。

1978年,辽宁师范学院营口分院在营口师范学校开始招生。此后,营口教育学院、营口市职工大学等成人高等专科学校相继成立。

1983年至1984年,营口师范专科学校、营口大学、熊岳农业专科学校相继成立,开始举办普通高等专科教育。[5]

改革开放后20多年中,营口的高等学校多次被调整。到2000年,坐落在营口区域内的高等学校仅有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省属普通专科高校)、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市属普通专科高校)两所。

2003年,营口请示省政府商请教育部,将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辽宁理工学院。但由于教育部“近期不再受理审批中职院校升格为高职院校,不再受理审批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政策限制,辽宁理工学院未被批准设置。[5]

筹备建校

营口理工学院营口理工学院2008年5月,营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程到省政府,向省长和教育厅主要领导汇报,请求省政府帮助营口建设本科大学。省长指示,营口要高标准建设本科大学,要抓紧推进建设进程。此后,营口市政府先后起草了《营口市建设高等本科教育工作基本方案》,《营口大学园建设实施方案》。

2009年1月,辽宁省政府召开营口大学园筹建工作会议,原则通过了《营口大学园建设实施方案》,决定成立营口大学园,由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到营口大学园设置教学区,支持营口举办本科教育,为营口建设独立设置本科院校奠定基础;9月,营口大学园顺利开学。[5]

建校历程

学校揭牌学校揭牌2012年1月,营口市政府向辽宁省政府递交请示,申请设置营口理工学院。8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设置营口理工学院的函》(辽政〔2012〕209号)上报教育部。[5]

2013年1月,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六届二次会议经过审议,表决通过了营口理工学院设置申请。4月18日,《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营口理工学院的函》(教发函﹝2013﹞37号)中,同意建立营口理工学院,首批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物流管理5个本科专业。

2013年8月3日,营口理工学院完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物流管理5个专业、600人的招生录取计划,录取考生分数平均分高于二批本科控制线21.1分;第一志愿报考考生平均占76.1%。
       2013年9月6日,来自辽宁、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山东、四川、内蒙古8个省区591名新生到校报到,报到率为99%,初步实现了“报到率高、生源质量优”的既定目标,打好了开局初建的第一战役。[5]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学校2021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共有26个本科专业。[6]

学院 专业名称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工艺技术、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基础教育部 ----------
外语教育部 ----------
体育教育部 ----------

师资力量

学院 专业名称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工艺技术、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基础教育部 ----------
外语教育部 ----------
体育教育部 ----------

教学建设

营口理工学院营口理工学院师资概况

据2021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在编教职工521人,其中专任教师326人;副高级及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45.09%;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99.08%。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3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45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33.91%;教师中有博士生指导教师2人,硕士生指导教师14人。2020年教师荣获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2人、省优秀教师1人。教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5人(千层次7人、万层次18人)。[7]

杰出人才

师德标兵:张庆伟、杨薇、闫红、徐洋、王岭、王剑、汪德莉、宋宇宁、施宏远、皮红梅、刘微、李佳馨、丛伟、邓书平、朱秀慧、尚丽莉、李印、车焕、张珩、杨薇、徐广晨、宋宇宁、王园悦、梁爽、李文俊、刁鹏、甄强、荆珂、郭彬、刘飞、安金辉、曹亮、邓书平、关云虎、侯彤璞、胡彪、李桂芝、李阳、刘国志、孙炳全、王笑竹、夏丹、赵旭艳[8]

学术研究

  • 设施建设

据2017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84个实验、实训室,建有能满足学生车、铣、刨、磨、钳以及焊接、铸造、数控加工等多工种综合训练需要的工程训练中心;拥有2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

  • 教学改革

学校承担2014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9]

2014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 主持人
构建“任务驱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邓书平
应用技术院校工科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刘国志
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项目教学方法与实践改革 荆珂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组织与建设 王刚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刘志勇[9]

科研平台

2014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 主持人
构建“任务驱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邓书平
应用技术院校工科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刘国志
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项目教学方法与实践改革 荆珂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组织与建设 王刚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刘志勇[9]

研究成果

学术资源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建有8个协同创新中心。

协同创新中心名称 所属系部
精细化工、特种油品研发协同创新中心 化工系
环境检测与水体养殖研发中心 化工系
镁质、金属材料及多功能材料研发中心 化工系
汽保设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机电系
装备制造研发协同创新中心 机电系
辽南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企业文化环境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思政部
营口物流创新研发中心 经管系

文化传统

协同创新中心名称 所属系部
精细化工、特种油品研发协同创新中心 化工系
环境检测与水体养殖研发中心 化工系
镁质、金属材料及多功能材料研发中心 化工系
汽保设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机电系
装备制造研发协同创新中心 机电系
辽南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企业文化环境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思政部
营口物流创新研发中心 经管系

形象标识

绿茵场绿茵场据2017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完成各类科研项目5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36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40篇。[7]

2014-2015学年度,学校组织进行了科研类奖励评审活动,获奖科研成果共110项,其中,科研获奖类4项,学术论文类92项,学术著作类14项,奖励金额合计236550元。[10]

2015年3月,学校王惠德教授主持的科研课题《试论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优势与作用》在辽宁省委统战部2014年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11]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共获得省级科研项目20项,共获得81.8万元科研经费;获得市级科研项目7项,获得0.6万元科研经费;横向课题获得3项,获得15万元科研经费。[12]

营口理工学院省级科研项目一览表(截至2014年10月)
项目来源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辽宁省社科联2012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 辽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王惠德
辽宁省教育厅2013年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碳纳米管微柱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痕量污染物的研究 朱秀慧
新型荧光传感器的构筑及专一选择性识别ATP性能研究 吴晓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壳寡糖单体MIP分离膜的基础研究 郑永军
基于物联网的辽宁省智慧港口群信息平台架构体系研究 白秋颖
辽宁省港口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的优化策略研究 李桂芝
辽宁省高校工委2013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课题 学生党组织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中作用的研究 张世泽
辽宁省教育厅2014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项目 大学生无聊倾向性的成因分析与干预机制研究 张世泽
辽宁省教育厅201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关于在辽宁高校中开展辽海文化教育的研究—以培育辽宁精神为中心 孙孝伟
辽宁省三线城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杨会云
辽宁省教育厅201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微波合成系列阴-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及性能研究 陈红
空心微珠/AZ91D复合材料高温压缩变形微观机制研究 黄志求
氢气直喷稀薄燃烧氢气汽油双燃料车用发动机节能机理研究 梁金广
营口东方对虾养殖池中几丁质降解菌的筛选及抑菌活性研究 刘凤翊
新型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与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研究 刘海燕
基于物联网的辽宁省“农超对接”信息平台架构研究 孙琪恒
激光熔化沉积TiAl合金微观组织和成形精度控制研究 王刚
辽宁省社科联2014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 辽宁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力研究 关明坤
辽宁“农超对接”现状、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 孙琪恒
辽宁省委统战部2014年辽宁省统战理论研究立项课题 研究我国当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支持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 王惠德[12]

精神文化

营口理工学院省级科研项目一览表(截至2014年10月)
项目来源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辽宁省社科联2012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 辽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王惠德
辽宁省教育厅2013年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碳纳米管微柱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痕量污染物的研究 朱秀慧
新型荧光传感器的构筑及专一选择性识别ATP性能研究 吴晓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壳寡糖单体MIP分离膜的基础研究 郑永军
基于物联网的辽宁省智慧港口群信息平台架构体系研究 白秋颖
辽宁省港口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的优化策略研究 李桂芝
辽宁省高校工委2013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课题 学生党组织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中作用的研究 张世泽
辽宁省教育厅2014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项目 大学生无聊倾向性的成因分析与干预机制研究 张世泽
辽宁省教育厅201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关于在辽宁高校中开展辽海文化教育的研究—以培育辽宁精神为中心 孙孝伟
辽宁省三线城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杨会云
辽宁省教育厅201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微波合成系列阴-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及性能研究 陈红
空心微珠/AZ91D复合材料高温压缩变形微观机制研究 黄志求
氢气直喷稀薄燃烧氢气汽油双燃料车用发动机节能机理研究 梁金广
营口东方对虾养殖池中几丁质降解菌的筛选及抑菌活性研究 刘凤翊
新型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与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研究 刘海燕
基于物联网的辽宁省“农超对接”信息平台架构研究 孙琪恒
激光熔化沉积TiAl合金微观组织和成形精度控制研究 王刚
辽宁省社科联2014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 辽宁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力研究 关明坤
辽宁“农超对接”现状、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 孙琪恒
辽宁省委统战部2014年辽宁省统战理论研究立项课题 研究我国当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支持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 王惠德[12]

致知讲堂

  • 馆藏资源

据2021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纸质图书64.82万册,期刊室现刊400余种,过刊1193种。订购数字资源10个,试用数字资源40余个,存储空间90个TB。馆藏资源初步形成了以理科、工科、管理学科为主,法、文、史、综等多学科兼顾的格局,并形成了以印刷型资源为主,电子资源为辅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 学术期刊

《营口理工学院学报(电子版)》为双月刊,主要栏目有:学术论文、教学论文、管理类论文、述评、基础研究、实验技术、综述、经验交流、学术动态、科研课题介绍、学生科研园地、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等。

学校全景学校全景

现任领导

学校排名

  • 校徽

校徽以三层环线组合,从设计方式上更简洁,干练,体现出现代感、时尚感。

中心图形由一条婉转的丝带贯穿,象征营口北端的辽河,表明学校的地理属性,线条弯曲构成一簇海浪,象征学校的崛起犹如激流勇进。同时,海浪背后升起的齿轮,表明理工类的基本属性,又宛如日出,象征学校的蒸蒸日上,更彰显出学校如同升起在渤海边上的一颗锦绣明珠。

该标志采用蓝色为主体色,彰显了学校远大的蓝图愿景。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