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边村

港边村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文名 港边村
人口数量 3326
电话区号 0595
目录导航

地理环境

港边村为于永宁镇西南部,北面为盐田,南接梅林村,东邻永宁镇区,西靠深泸湾,村庄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中部村庄的南部。

港边村整体起伏较小,总体呈势起伏北高南低中部高,东西两边低。

历史人文

港边村主要姓氏有李氏、佘氏、陈氏、张氏等四在姓,另外还有小数的蔡、黄、许、林、王、吴、邵、柳、康、谢、高邱、朱、庄等十四个姓。

港边李氏分为三李,有蒲溶李、银李、梅林李。蒲溶李氏、溯吾蒲蓉:系分凤池生息其间有余稔矣。事因人丁式微,清嘉道中、初迁住永宁、后转徒鳌江,随定居焉。银李:自先哲迁徙开拓,历经百有余年,传世二十二代。梅林李氏:由梅林迁入,人口较少数。港边江鳌李氏:现人口1000多人,聚居村中部,郡号“陇西”。港边江鳌佘氏:肇基始祖梅江,其祖父系元,提举使肃齐。梅江名班字直忠,授南京金吾使,钦赐昭毅将军,正三品,自一世梅江至今,鳌江佘氏又历600余载,传世二十八代,现有人口1050多人,聚居村东角,郡号“雁门”。港边鳌江陈氏:始祖荣遥,河南光州固始人,南宋时期曾任职于朝廷,后昆仲陆续入闽,居永宁,后迁江鳌(今港边)传二十余世,海内外现有人口1000多人,聚居村西部,郡号“颖川”。港边张氏:肇基始祖相传是从金门青屿迁徙而来,至今有500余载,传世二十一代,现有人口420人,聚居村北部,郡号“清河”。

港边村其余自明初起,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陆续由他地迁入散居港边自然村内,现有人口总计三百余人。

港边历代人才辈出:

(佘维充)永宁港边人,副榜。于乾隆壬申科。(1752年)中科考举人。

(佘海宗)永宁港边人,武职。乾隆年间任都司。

(佘尚义)永宁港边人,武职。道光年间任温州千总。

(佘伯昭)永宁港边人,武职。嘉庆年间任都督同知。

现有港边籍的有处级干部4人、科级20人、研究生4人、硕士2 人、大学生90多人、教师24人、市人代1人、市党代1人。

(李爱珍)中国女科学家、当选美国院士。(陈永灿)曾任厦大教授,以上不完全统计。[1]

交通运输

离石狮市38米达大道通往本村,并且黄金海岸,梅林码头,沿海大道连接本村。

社会事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港边村经济、文化、村风、村貌都有了很大地发展和变化,祠堂宫庙陆继旧翻新建。祠堂有佘氏宗祠、

李氏宗祠、蔡氏宗祠、陈氏宗祠、张氏宗祠、银李宗祠、宫殿有普门寺,尊王公宫,番王爷宫,博代巡馆陈厝尾露天观音佛像,佘厝七代巡馆,保生大帝宫13座。以及厂房、工厂、民房、高级民宅,一眼望去尽是高楼耸立。

佘厝西侧,有座历史悠久的保生大帝宫,古称“净觉庵”是村中主要宫庙,相传始建于明朝顺治年间,历代有修葺,香大旺盛,1981年佘文闪、佘文钞捐奉重建2006年承蒙海内外弟子慷慨解囊捐奉。于2006年4月奠基至2007年4月竣工,面貌焕然壮观,浮雕门神、精雕细琢,金碧辉煌、华丽无比、让港边村多了一道美丽的风景。[1]港边村村部新建于99年奠基至2003年竣工。2004年搬迁,总投资150万元,三层楼面积3100平方米。2002年筹资90多万元投建陶青学校科技投,2005年组建校董会,购建教育俚进会的办公楼150万元,2004年镇海造田46.8亩,投资100多万元,建立工业和民房小区,2006年港边佘厝道路铺设基本完成。达3000平方米左右。2008年佘厝改建公厕3座、为“无害化”公厕取得海外侨胞的支持捐建。

港边村先后获得县市级以上荣誉有2006年度、文明安全村和五好村居。2007年被评为先进调节单位,2008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与石狮市先进关工委单位,等荣誉称号。

充满活力和发展中的港边村全面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实现村级高度自治,正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范要求迈进。[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